游宇明
王安石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1084年,蘇軾乘船路過金陵時,王安石穿著平民服裝、騎著驢子來到江邊拜訪。
王安石主動拜訪蘇軾不是件容易的事。其一,王安石曾官至宰相,而當(dāng)時的蘇軾不過是一個級別極低的貶官。其二,王安石算是長輩。然而,王安石愿意屈己,而且做得一點(diǎn)也不勉強(qiáng)。
張友鸞是民國時代最有影響的新聞人之一,張友鸞的才華也是屈己的成舍我發(fā)現(xiàn)的。1925年,《世界日報》總編輯張恨水提出辭職,報社經(jīng)理向成舍我推薦因編輯《文學(xué)周刊》而嶄露頭角的張友鸞。當(dāng)時只有二十出頭的張友鸞到報社只上了三天班就被辭退。于是,張友鸞寫了一封信大罵成舍我。讀完這封信,成舍我非但沒有生氣,還特別高興地說:“此人雖出言不遜,但罵得痛快,切中要害。文章也寫得漂亮,有才氣?!彼又笫忠粨]說:“此人非用不可?!敝?,他立即請回張友鸞。
所謂屈己,就是放低姿態(tài),給下位者、弱勢者、對手超出尋常的尊重與敬意。王安石屈己,是因?yàn)樗吹搅颂K軾雖然反對新法卻是從國家、民族利益的角度出發(fā)。成舍我屈己,是由于他覺得此人可以幫助自己將報紙很好地辦下去。屈己反映著一個人做人的大格局。從本性說,屈己是一種對是非的在乎。(據(jù)文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