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小云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安徽 合肥 230011)
對接受手術治療的食管癌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的效果探究
宛小云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安徽 合肥 230011)
目的:探討對接受手術治療的食管癌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合肥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在2013年7月至2016年8月期間收治的42例食管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42例患者隨機分為A組(22例)與B組(20例)。在這兩組患者接受手術治療期間,對A組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對B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和對護理的滿意度。結果:與B組患者相比,A組患者護理的總有效率和對護理的滿意率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接受手術治療的食管癌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
食管癌;手術治療;優(yōu)質護理
食管癌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具有發(fā)病率高、致死率高等特點。進行手術治療是臨床上治療食管癌的主要手段。有研究指出,對接受手術治療的食管癌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的臨床效果較好。為了進一步探討對接受手術治療的食管癌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對合肥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42例食管癌患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采用抽簽法選取合肥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在2013年7月至2016年8月期間收治的42例食管癌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將這42例患者隨機分為A組(22例)與B組(20例)。A組22例患者中有男15例,女7例;其年齡在55歲至72歲之間,平均年齡(63.5±2.7)歲;其中進行胃食管胸內吻合術的患者有12例,進行胃食管弓上吻合術的患者有8例,進行胃食管弓下吻合術的患者有2例;其中學歷為初中及初中以下的患者有7例,為高中的患者有11例,為大專及大專以上的患者有4例。B組20例患者中有男18例,女2例;其年齡在58歲至71歲之間,平均年齡(64.5±2.2)歲;其中進行胃食管胸內吻合術的患者有6例,進行胃食管弓上吻合術的患者有12例,進行胃食管弓下吻合術的患者有2例;其中學歷為初中及初中以下的患者有3例,為高中的患者有15例,為大專及大專以上的患者有2例。兩組研究對象的年齡、性別、學歷等一般資料相比,P>0.05,可進行組間對比研究。
對B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包括密切監(jiān)測其生命體征、對其進行用藥指導、飲食指導、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導等。對A組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如下:1)觀察患者病情的變化情況。在術后,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引流液的顏色和流出量[1],并注意觀察其切口是否出現滲血、滲液。一旦發(fā)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告知主治醫(yī)師。2)進行呼吸道護理。待患者的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協(xié)助其取半臥位,并每隔2 h協(xié)助其翻身1次。同時,每隔3 h對患者進行1次拍背,以促進其痰液的排出。拍背時,應注意避開切口。3)指導患者掌握正確的咳嗽方法。護理人員使用食指與中指按壓患者胸骨上切跡上方的氣管部位,雙手扶住其胸壁,并輕輕按壓其傷口,然后指導其輕聲咳嗽。告知患者感覺痰液松動后深吸氣,摒氣1~3 s,然后再用力將痰液咳出。同時,遵醫(yī)囑使用氨溴索、異丙托溴銨和生理鹽水的混合液對患者進行霧化吸入治療,3次/d,必要時可對其進行鼻導管吸氧[2-3]。4)進行飲食護理。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病情對其進行腸內營養(yǎng)支持或腸外營養(yǎng)支持。進行腸內營養(yǎng)支持的方法是:將十二指腸營養(yǎng)管置入患者的十二指腸內。在術后的第1d,經營養(yǎng)管為患者勻速泵注250 ml的生理鹽水,滴注的速度為10~30 ml/h。如患者無不適癥狀,可在術后的第2d經營養(yǎng)管為其勻速泵注500 ml的能全力(腸內營養(yǎng)混懸液)。從術后的第3d起,每天經營養(yǎng)管為患者勻速泵注500 ml的營養(yǎng)米糊,100 ml/h。每次注入后使用30~50 ml的溫水沖洗營養(yǎng)管,以防止管道堵塞。在術后的第10d為患者拔除胃管,指導其進食適量的流質食物,并注意觀察其在進食后是否出現腹瀉、腹痛、發(fā)熱等癥狀[4]。5) 進行引流管護理。護理人員告知患者不要拉扯胸腔引流管,以防止胸腔引流管脫出[5]。
顯效:護理后,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提高>30%。有效:護理后,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提高10%~30%。無效:護理后,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提高<10%。
本次研究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后,A組患者中對護理工作的評價為非常滿意的患者有19例(占86.4%),為基本滿意的患者有2例(占9.1%),為不滿意的患者有1例(占4.5%)。A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為95.5%(21/22)。B組患者中對護理工作的評價為非常滿意的患者有13例(占65.0%),為基本滿意的患者有2例(占10.0%),為不滿意的患者有5例(占25.0%)。B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為75.0%(15/20)。A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高于B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A組患者中臨床護理效果為顯效的患者有18例(占81.8%),為有效的患者有2例(占9.1%),為無效的患者有2例(占9.1%)。A組患者護理的總有效率為90.9%(20/22)。B組患者中臨床護理效果為顯效的患者有12例(占60.0%),為有效的患者有4例(占20.0%),為無效的患者有4例(占20.0%)。B組患者護理的總有效率為80.0%(16/20)。A組患者護理的總有效率高于B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
近年來,食管癌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且發(fā)病人群呈現低齡化的趨勢[4]。進行手術治療是臨床上治療食管癌的主要手段。在本次研究中,筆者采用優(yōu)質護理方案對在合肥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接受手術治療的22例食管癌患者進行護理,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B組患者相比,A組患者護理的總有效率和對護理的滿意率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上述研究結果與張秀英、蔣麗娟的文獻報道[5]相一致。
綜上所述,對接受手術治療的食管癌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能夠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度。此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陳道英.食管癌根治手術患者術后留置十二指腸營養(yǎng)管的臨床護理分析[J]. 大家健康(學術版),2012(23):1-2.
[2]夏芳.早期疼痛護理改善食管癌患者術后疼痛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6(18):144-146.
[3]李亞萍,蔡君東.臨床護理路徑在食管癌患者術后放化療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4):169-170,173.
[4]王曉燕.食管癌患者術后并發(fā)吻合口瘺的護理體會[J]. 基層醫(yī)學論壇,2010(9):202-203.
[5]張秀英,蔣麗娟.25例食管癌患者的術前術后護理觀察及體會[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36):200-201.
R473
B
2095-7629-(2017)11-0164-02
宛小云,女,本科學歷,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