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響
“餓了就要吃”,這個道理誰都懂,可有時候工作太忙難免錯過吃飯時間,等干完手里的活兒才發(fā)現(xiàn)之前的饑餓感沒了,也就是“餓過勁兒了”,如果這時候再吃太硬的食物,對腸胃很不利。
人之所以會感到饑餓是血糖的濃度降低而產(chǎn)生的正常反應(yīng)。此時如果沒有及時進食,人體會分解平時儲存在肝臟中的肝糖原,使血糖濃度恢復(fù)到正常水平,這時,人就不會覺得像之前那么餓了。
不餓了就不吃了?不!還是要吃。因為空腹狀態(tài)下人體胃腸道處于排空狀態(tài),在胃腸道壁上幾乎沒有食物附著,不僅如此,還會充盈著大量消化液,如大量胃酸的存在會傷害胃黏膜,增加慢性胃炎的發(fā)生幾率。此時可以先從半流食過渡到普食,如稀粥、餛飩、面條這些好消化吸收的食物,同時把進食節(jié)奏慢下來,這樣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