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宏志
漫步在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爾街頭,看到尋常百姓的生活,倒也讓我感到興味盎然。走累了找個茶攤坐坐,從背包里拿出《吃在伊斯坦布爾》的書翻閱,書中一篇文章引起我的注意,文章劈頭就說:“伊斯坦布爾人總會為兩個羊頭哪個更好吃而爭論不休……”這“兩個羊頭”,一種是熱吃的烤羊頭,另一種是冷吃的水煮羊頭。我查了兩家店的位置,離茶攤約莫兩三公里,便興起來去尋覓的念頭。
一路走去并沒有想象中順利,好幾個地方道路彎曲多歧,稍不注意就走錯了路。正當我累到想要放棄時,突然發(fā)現(xiàn)眼前有一家肉鋪,門口的木櫥柜里滿滿地擺著烤羊頭。我心頭一震,難道我要尋找的并不是餐廳,而是肉店里賣的熟食嗎?遂探頭詢問。
一位中年男子聞聲抬頭,我指著店外孤零零的木柜問:“請問這里就是賣烤羊頭的地方嗎?”我揚一揚手上的書,說:“書上的烤羊頭,是不是這里?”中年男子笑開懷了:“當然是,我們在這里賣羊頭超過五十年了……”我指著柜中堆棧如山的烤羊頭:“給我來一個。”
中年男子大聲吆喝了一聲,里面賣肉的矮胖師傅立刻走了出來。他滿臉嚴肅,自顧自地取出一個熱騰騰的羊頭,羊皮已剝?nèi)?,羊肉烤成焦香的金黃色。師傅一刀劈下,羊頭骨應(yīng)聲裂開,隨后旋轉(zhuǎn)剁刀,把頭蓋骨掀開,再拿出一個紙飯盒,用湯匙把羊腦刮入盒中。師傅刀手并用,剝下兩頰的肉,隨后是羊舌、羊眼,切好放入紙盒。再撒上孜然粉和辣椒粉,擺上幾支芫荽 (即香菜),一盒羊頭肉大功告成。
買到了烤羊頭,我也心中有數(shù),“冷羊頭”大概也在這種小店中?;仡^走,果然在剛才走過好幾遍的路口,找到一個小攤販,也有一個擺滿大羊頭的木頭櫥柜。我指一指柜子里的羊頭:“我要一個羊頭?!睅煾德冻鼋鹧?,笑容可掬。
我又指一指隔壁的酒吧,說:“我在隔壁等可以嗎?”師傅又是笑著用力點點頭。
我走進酒吧,點了杯冰啤酒,一口下去,說不出的痛快。再打開那盒烤羊頭,用叉子叉起一串切碎的羊頰肉,送入口中,羊肉香氣四溢,又柔軟多汁,加上一點辣椒的刺激以及孜然和芫荽的香氣,真是太好吃了……
羊舌的口感硬一些,但細嚼之后另有滿足之感;然后試羊腦,入口即化,更細滑;最后嘗試羊眼,羊眼經(jīng)過師傅刀工處理,結(jié)實卻又柔軟,好像是更細膩的羊頰肉。沒想到一輪試下來,羊眼睛最為甘美。
嘗試烤羊頭當口,我看到隔壁師傅處理羊頭的動作。他用了一把薄片刀,薄刃上下翻飛,快速將羊頰肉片成如紙的薄片;然后他取出一個盤子,鋪一層生洋蔥絲,再將切好的羊頭肉置入盤中,撒上幾種香料,再加上大量切碎的芫荽葉。
水煮羊頭端上來之后,我看它肉色比較暗淡,不像烤羊頭有著焦黃的美麗顏色。我拿起叉子滿滿叉了一串羊肉,送入口中,稍一咀嚼,不禁覺得驚奇,因為它意外地好吃,口感更緊實,暗含隱隱香氣。
應(yīng)該不是調(diào)味的緣故,可能水煮時,湯汁中已加入其他香料,煮后放涼,肉吸入湯汁,收縮后變得更為緊致美味。話說回來,這正是羊頭的優(yōu)點——肉貼骨帶筋,可以久煮不柴。
在伊斯坦布爾的最后三天,我一共吃了六家小餐廳或路邊攤,幾乎無一不好吃。相形之下,高級餐廳反而沒有多少印象了。也許在旅途中,土耳其的“兩個羊頭”太有特色、太令人難忘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