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傳浩
中圖分類號:G82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3-000-02
摘 要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與工作壓力的增大,在職人群的亞健康比例明顯升高,在職人群的健身方法也在隨其出現(xiàn)了多元化的發(fā)展。本文旨在分析成都市在職人群(包括體育人口與非體育人口)的健身方法中,運用長跑健身的現(xiàn)狀以及現(xiàn)狀出現(xiàn)的原因,認識長跑健身的發(fā)展趨勢、健身價值以及特點等,通過現(xiàn)狀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建議,提高長跑在在職人群健身方法中的運用。通過問卷調(diào)查、文獻資料法等方法,研究發(fā)現(xiàn):南充市抽樣調(diào)查的在職人群中,體育人口少于非體育人口;其中體育人口與非體育人口中采用長跑健身的所占比例不同,具有所占比例較大的特點;長跑健身具有搭配穿戴設備的發(fā)展趨勢;長跑健身能促進在職人群的身心健康。
關鍵詞 南充市 在職人群 長跑健身
一、前言
在職人群是指正在任職期間,擔任著職務的人群[1],例如老師、醫(yī)生、工人、商販等。體育人口是指每周鍛煉三次以上,每次鍛煉時間一小時以上并且鍛煉強度達到中等以上的人群[2]。本次調(diào)查問卷實際發(fā)放300份,收回問卷290份,其中有效問卷為282份,無效問卷為8份。問卷調(diào)查對象為南充市在職人群,包括大、中小學老師、醫(yī)生、護士、辦公室職員、商人等。在職人群的亞健康狀態(tài)使得閑暇時間的健身頗為重要,健身時間的合理分配、健身內(nèi)容的正確選擇以及健身方法的合理運用成為有效健身的前提。長跑作為在職人群健身的途徑具有其他項目不同的特色,長跑作為簡單易行的運動項目,對于在職人群的身心健康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二、在職人群健身項目現(xiàn)狀及產(chǎn)生現(xiàn)狀原因
(一)在職人群健身項目現(xiàn)狀
目前,在職人群健身除了長跑之外方法眾多,最常見的有健身操(舞)、球類運動、游泳、武術以及瑜伽等。不同的健身項目對人體鍛煉效果以及鍛煉的部位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一般對健身方法的選擇依據(jù)主要靠個人的興趣愛好以及場地條件、經(jīng)濟狀況等。從表1看,體育人口參加的體育項目中,長跑所占比例最大,約五分之二左右,球類項目次之,約五分之一左右,健身操(舞)、武術位列三、四,游泳和瑜伽末位。在非體育人口參加的體育項目中,長跑這個項目依然占最大比例,并且比體育人口還高出12.73個百分點,由于長跑的比例大幅上升,其他項目的所占比例都出現(xiàn)了一定的下滑,甚至出現(xiàn)了無人參加的項目。長跑作為大眾健身的方法出現(xiàn)較早,在全民健身中的應用比例非??捎^,但是采用長跑健身的人群大部分為青、中年人,據(jù)統(tǒng)計,采用長跑健身的人群中,青、中年的比例占95%以上[3],在老年人群中所占比例甚少。通過調(diào)查還發(fā)現(xiàn),南充市在職人群一般采用的長跑形式為半程馬拉松(21km)、迷你馬拉松(10km)、健身長跑(5km)等,其中多數(shù)人長跑距離集中在5—10km。
(二)產(chǎn)生現(xiàn)狀的原因
從表1和表2的數(shù)據(jù)分析,第一,項目的特點、場地、教練指導員以及費用問題等決定了各個項目參加比例有所不同,這也是此類現(xiàn)狀出現(xiàn)的最主要原因。長跑、球類以及健身操(舞)屬于極易操作的項目,不需要專業(yè)的教練員,單獨一個人或者一群人就可以組成一隊(組)進行體育運動;在場地資源上也是相對于其他項目比較充足,不管是在學校還是社區(qū),田徑場、球場等的占地空間最多;費用上,跑步、球類、健身操(舞)屬于低消費或者零消費項目,是經(jīng)濟基礎較差的在職人群首選項目;而像游泳、瑜伽以及其他操作復雜、場地要求苛刻,甚至經(jīng)費需求極大的項目,不僅需要相應的匹配技術還需要昂貴的教練費、場地費等苛刻的客觀條件。第二,表1和表2同種項目所占比例的變化原因是參加健身項目的在職人群種類的不同,體育人口和非體育人口存在主觀和客觀上的差異,主觀上的差異在于健身思想的差異,而客觀差異包括時間、金錢等,因此才會出現(xiàn)表2大部分項目所占比例下降的情況,而至于表2長跑一項大幅度上升的情況主要原因在于主觀意識的不同,大部分非體育人口認為采用長跑健身足矣。
二、在職人群健身項目中長跑運動的發(fā)展趨勢
在職人群健身項目中,長跑健身的發(fā)展趨勢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長跑運動與音樂的融合。隨著科技的進步,移動多媒體的推廣進一步發(fā)展,不再局限在MP3等過時設備,更多的無線高端設備取而代之,例如無線藍牙耳機、運動型耳麥等,長跑的同時,利用隨身的無線多媒體設備收聽優(yōu)美的音樂,使長跑更具有情趣。第二,長跑中運動APP的應用。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背景下,軟件應用程序已經(jīng)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大量運動APP的涌現(xiàn),例如長跑俱樂部、悅動圈等,改善了長跑運動枯燥乏味的特點,并使其健身更科學系統(tǒng)。第三,長跑健身俱樂部日益增多。由于長跑人群巨大,更多志同道合的“跑友”以俱樂部的形式聚攏,定期“約跑”,分享長跑帶來的快樂,擺脫長跑路途中的孤獨身形,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人際交往。
三、在職人群長跑健身的價值與特點
長跑作為一種體育運動,具有特殊的身心價值。在心理方面,長跑運動對在職人群的心理影響起到了積極的效果。根據(jù)長跑運動的特點,要求練習者必須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并且還要堅忍不拔、持之以恒,能有效提高在職人群在心理意識上的承受能力與磨練。在身體方面,最突出的價值是提高心肺功能、減脂塑身。長期從事長跑運動,可以增大練習者肺部的最大攝氧量及氧氣利用率,提高心臟的收縮力度,增強有氧代謝能力,燃燒脂肪,減脂瘦身。
在職人群采用長跑健身必將和其他體育項目有不同之處,其特點主要有三:(一)寓樂于健身之中,苦樂相伴。長跑項目是一項在較長時間里做重復性動作的運動,枯燥乏味,但帶給長跑者的是戰(zhàn)勝距離的樂趣,其樂趣不同于進球后的快感,更多的是長期堅持后,自身跑的更遠、更快的樂趣,是自身不斷突破自我的展現(xiàn)。但在長跑的后程會出現(xiàn)能量竭盡、力竭等狀況,練習者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油然而生。(二)夜跑比重較大,長跑路線固定。由于大部分在職人群的工作時間為白天(朝九晚五),所以多數(shù)人選擇工作后的傍晚或晚上進行長跑鍛煉,避免了與工作時間的沖突;而其選擇的練習場所為距離自家較近的體育公園或健身綠道,因此長跑路線較為固定。(三)練習負荷因人而異。由于在職人群的性別、年齡、工作特點等因素,其體能情況較差,并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因此要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長跑距離和練習時間。
四、研究結論
(一)南充市抽樣調(diào)查的在職人群中,體育人口少于非體育人口,體育人口與非體育人口中利用長跑健身的人數(shù)所占比重多于其它項目,其他各項比例不同;主觀(健身意識、思想等)與客觀(場地、費用等)因素是產(chǎn)生比例差異的原因。
(二)在職人群健身項目中,長跑健身的發(fā)展趨勢體為:長跑運動與音樂的融合;長跑中運動APP的廣泛應用;長跑健身俱樂部日益增多。
(三)長跑健身對促進在職人群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并于在職人群中體現(xiàn)出長跑寓樂于健身之中,苦樂相伴,夜跑比重較大,路線固定,負荷因人而異的項目健身特點。
參考文獻:
[1] 賈英男,李洋,梁羽佳.在職人群身體活動社會心理因素量表的修訂及信效度評價[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13.40(4):441-446.
[2] 周西寬.體育基本理論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3] 羅旭.我國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的理論與實證研究[J].體育科學.2008.28(8):8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