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麥苗期管理技術要點
小麥播種后,隨之而來的是苗期管理。苗期管理不僅關系著小麥的安全越冬,還直接影響到小麥未來的長勢和產(chǎn)量。具體管理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小麥是密植作物,缺苗如缺地,所以全苗是小麥高產(chǎn)的基礎。為達到小麥全苗的要求,一般對麥行內以10厘米無苗為缺苗,15厘米無苗為斷壟。在小麥齊苗后,對地頭、地邊缺苗處要及時補苗。
補苗方法:①浸種催芽補種。先把同一品種的麥種放在30~35℃溫水中浸泡4小時,然后撈出麥種放在向陽處,蓋上塑料布悶種一天,麥種胚芽露出小白頭時,立即播種。②麥苗移栽。在麥苗長到三葉期以后進入分蘗期就可以移栽,把從密處起出來的麥苗,放在預先在缺苗處用竹片挖好的小坑里,隨及澆小水埋土、踏實,做到上不埋心,下不露根,麥苗很容易成活生長。
麥苗長到三葉期以后,就要靠自身光合作用制造養(yǎng)分供給麥苗生長發(fā)育需要,此時麥苗根少、葉小,急需跟上管理,促進增根長孽,壯苗早發(fā)。因此,在小麥三葉期使用輕型鎮(zhèn)壓器進行幼苗期鎮(zhèn)壓,利于促進麥苗壯苗早發(fā)。同時,對冬前旺苗麥田進行鎮(zhèn)壓,也是控旺轉壯的有效措施,簡便易行,效果好。
注意事項:鎮(zhèn)壓時,應掌握“地濕不壓地干壓,陰天不壓晴天壓,早晨不壓中午壓的”原則。
在麥苗3~5葉時,田間雜草正值2~3葉期,草齡小,對藥劑敏感,抗藥力低,化學除草效果好。一般在小麥播種40天后,11月中旬向麥田噴灑除草劑,一方面可防止藥液飄移造成其他作物藥害,同時還可防止除草劑對下茬作物造成藥害。對麥田惡性雜草野燕麥、節(jié)節(jié)麥、看麥娘等,可選用6.9%驃馬每667平方米50~60毫升,莖葉噴霧防治。防治麥田闊葉雜草,每667平方米可用75%巨星懸浮劑1克,或10%苯磺隆10克,對水30~40千克噴霧。
主要蟲害:小麥苗期蟲害主要有蚜蟲、灰飛虱、土蝗、地老虎等。對蚜蟲、灰飛虱、土蝗,除了鏟除害蟲棲息場所和寄主,減少害蟲數(shù)量外,在小麥齊苗后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把麥田四周噴5~10米藥帶,防止害蟲遷入,預防病毒病。對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蟲,在小麥出苗后用3%辛硫磷顆粒劑每667平方米6~8千克,順壟撒施在麥苗根部進行除治。
主要病害:小麥苗期病害主要有銹病、全蝕病、白粉病和紋枯病等。對銹病、白粉病,可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50克或20%粉銹寧乳油40毫升,對水50~70千克,每667平方米用藥液量30千克以上,全田均勻噴霧。并對發(fā)病中心,要重點多用藥,噴嚴、打透,防止擴散再侵染。對全蝕病,應在小麥苗期用20%粉銹寧乳油120~200毫升,對水50~75千克,順壟噴灑麥苗,667平方米用藥液量30千克以上,使藥液順麥苗下滲到根部。對紋枯病,對發(fā)病地塊用20%粉銹寧乳油150毫升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75克,對水50~75千克,順麥壟噴灑,每667平方米用藥液量30千克以上。
在小麥苗期,對底肥不足、養(yǎng)分不全或整地粗放等原因造成麥苗細弱、葉子發(fā)黃生長緩慢的麥田,可噴施高純磷酸二氫鉀,這既可促進小麥壯苗早發(fā)、強根增孽、由弱變強,又能控制麥苗旺長,還能增強抗病力,確保小麥安全越冬。
對搶墑播種底墑不足或整地粗放、土壤不踏實的麥田要適期澆好凍水。澆凍水的適期是夜凍晝消時即日平均溫度7~8℃時開始,到日均溫度5℃時結束,時間11月底至12月初。澆凍水要選晴好天氣,上午九時至下午3時為好。以澆透為準,澆水量以當天滲下為宜,切忌大水漫灌。澆凍水后要及時鋤劃摟麥,破板結,防止土壤裂縫傷根,并可除草保墑,上促壯苗,下促根系生長。(李守成 山東省農(nóng)廣校利津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