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化書中法 智育課中人
劉云云
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需要下一代去傳承發(fā)揚。課堂是書法教育的主要陣地。通過融通生活情境、融合學科資源、強化動手探究、樹立行為榜樣、養(yǎng)成常態(tài)習慣等途徑,可以使書法課堂教學呈現(xiàn)書中之法活起來、課中之人動起來、學習之意濃起來的良好態(tài)勢。
情境;圖示;探究;示范;習慣
“法”,刑也,即暗合宇宙萬物的本質精神,天人合一,順其自然的最高行事準則。書中之法,森嚴而有法度。古人云:“書者,玄妙之技也?!笨梢姇ㄊ且婚T深奧的學科,同時又是一門必修的課程。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需要我們下一代去傳承發(fā)揚,怎樣讓書中之法活起來、課中之人動起來、學習之意濃起來呢?
杜威認為:“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從經(jīng)驗中學習?!狈e極開發(fā)、有效利用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jīng)驗、生活環(huán)境以及處世之理等生活資源,找到書法與生活的相通相融之處,用生活的淺顯去詮釋書寫的精深。課堂上,一則則情境小故事,一個個情境趣活動,一茬茬情境熱話題,就是生活場景的再現(xiàn),表面是在陳述一種生活現(xiàn)象,其實,是在無聲地表達書寫技法。
教學片斷(左上包右下字)
師:(出示:母親護孩圖;“虎”字)你覺得今天所學的虎字,與這幅圖有什么相像的地方嗎?
生:虎字頭就像圖中的媽媽,下面的“幾”就是他的孩子。
師:你能想象在雨中這個虎媽媽與孩子發(fā)生了什么?
生:虎媽媽用雨披保護著孩子,孩子很調(diào)皮,要露出一點兒身子來玩水。
師:我仿佛看到這對虎媽媽和寶寶其樂融融的情景,那么我們寫時下面虎寶寶“幾”就要——
生:稍微往右挪一點。
師:這就是左上包右下字的共同特點。
生活的魅力是不可阻擋的,原來“重心平穩(wěn)”也可以這么講,真是書通萬象?!豆P陣圖》中衛(wèi)夫人所談的七種筆畫取萬類之象,集筆畫之中,而我們的課堂則反之,將抽象的筆畫還原其之所象,創(chuàng)造生活化的書法場景。
圖1
圖2
學科融合既是學科發(fā)展的趨勢,也是產(chǎn)生創(chuàng)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徑。打破學科邊界,將“讀臨評”單一模式的書法教學與豐富多彩的學科特色有機整合,更淺顯、更形象地呈現(xiàn)書法之韻味,有效調(diào)動小學生尤其是低中年級學生的有意注意,讓學生在已有知識建構的基礎上,再認識,再建構。如巧妙地利用與本課內(nèi)容緊密相關的圖案,設計課堂書寫練習紙(如圖1),美化板書,讓美術學科唯美的氣息與墨香交融;亦可用已學的數(shù)學軸對稱圖形知識,以明了的圖示方式呈現(xiàn),將所學內(nèi)容從錯綜復雜的背景中凸顯出來,體會方塊字的“對稱平穩(wěn)”。在《虎字頭》一課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左上包右下字的特點,我又作如上圖示(圖2)。
教學片斷
師:(出示:展 麻 壓 房 疼 危)寫字最講究舉一反三,觀察這些字,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生:都是半包圍結構的字。
師:對,而且都是左上包右下的字。(出示藍色色塊)那么,今天的學習收獲,在這些字中是否也適用呢?(出示:紅色的豎中線從色塊中間穿過)你看豎中線將它們分成了左右兩個部分,比較這兩個部分,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用手比畫,讓學生更明確。)生:左邊的窄一些,右邊的寬一些。師:為什么會是這樣?你能解釋解釋嗎?生:為了重心平穩(wěn),在寫這些字時,已經(jīng)把右下部分的字向右平移了。師:這就是左上包右下字的共同特點。
眾多學科資源與書法合理融合,豐富了教學方式,豐盈了課堂效應,遠比用書法的手段學書法通靈得多。
書法有法,通過教師的“反芻”,讓書法課堂更適合學生的需求,符合他們的認知特點,為學生親近及濡染漢字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條件。學生又會通過什么樣的學習方式去發(fā)現(xiàn)、去實踐已然轉化了的書法之法呢?瑪利亞·蒙臺梭利曾說:“我聽過了,我就忘了;我看見了,我就記得了;我做過了,我就理解了?!睍ㄕn上除了讓學生用眼睛看起來,還可以讓學生動起來,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通過折一折、擺一擺、走一走、比一比等形式各樣的活動,探索所學字的特點。
教學片斷(學寫合體字“黑”)
師:一天,小黑準備遠航。你瞧,在他的面前有兩艘船(出示:兩艘船,一艘窄一些,一艘寬一些。)請你為他選擇一艘船。
生:我選寬一些的船。(生動手將兩部分拼起來。)
師:(追問)為什么呢?
生:寬寬大大的船,坐上去才安全,才穩(wěn)當。
師:書寫也是如此,它們有什么相通的地方嗎?
生:“黑”字的四點底就像一艘船,船要寬大一些,四點底也應該比上面部分寬一些。
師:對,像個托盤,這樣才托得穩(wěn)當。你能在作業(yè)紙上給“黑”“杰”“熊”添一添四點底嗎?
生:(添加四點底。)
學生在練習添加四點底的時候,我在其間巡視,無意間就聽到一學生一邊臨寫一邊說:“四點底的船,我要寫得稍寬一些,穩(wěn)穩(wěn)的?!蔽蚁脒@一書寫規(guī)則,學生已自我建構,并深入其心。此外,學生通過臨寫動筆實踐探索,體會作品行款布局的要求,如何安排才是得體的、美觀的,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多變的作品展示,才能尋求最適合自己的書寫風格。只有不斷地探索,不住地探求,才有更深入的體會,更出色的書寫表現(xiàn)。
夸美紐斯在《母育學?!芬粫忻鞔_指出,“在兒童面前為他們提供一個永久的優(yōu)良的范例,是極為必要的?!币驗椤皟和煨灾幸巡ハ履7碌姆N子”。有時不必自尋煩惱,硬搬一些書寫方法來強加指導,教了還不懂的,我們就不教,否則就是灌輸。直接請班上書寫悟性較高的孩子上臺示范,用行為將技法形象化、現(xiàn)實化,學生自然悟到了。身教勝于言傳,同學中榜樣的力量遠比教師唾沫橫飛有效。
在輔導學生書寫反文旁時,要求“中宮收緊”。為什么是中宮收緊?自己也不知道,上網(wǎng)搜了搜,字面上的解釋找到了,但如何落實在書寫實踐中,還是云里霧里,請教專業(yè)美術老師,他邊示范邊講解,令我印象十分深刻。上課前我也當起了師傅,教會了一個學生,課堂上采用以生教生的形式,學生更有興致,眼睛睜得大大的,看起筆,觀位置,學生示范完,臺下一學生不禁站起身來,說:“哦,我知道了!筆畫中間的空隙小一點,就顯得緊湊一些?!边@就是榜樣示范后學生得到的最直接的答案。櫥窗里同伴作品的展示、比賽后獲得的榮譽證書,都是榜樣無言的激勵。用學生影響學生,墨耕小能人們的輻射效應會帶著更多乃至全班學生向著更高的目標進發(fā)。這是一種心理的暗示,也是外顯的行為引領。
漢字多如夜空中的星斗,僅靠每周一節(jié)的書法課,解決的僅是一鱗片爪。課堂中,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是習得書法技能,浸潤書法文化的重要前提。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即養(yǎng)成良好的讀帖、臨帖、比照等習慣,這種自主“讀臨比”的書寫素養(yǎng)將引領學生習得更多的字,嗅到更濃的味,得到更好的熏陶。
(一)先察后擬——讀起來
“先能察,而后擬,擬既精而察益精?!彼^“察”就是讀帖,現(xiàn)在小學生為什么字練數(shù)遍而無成效,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學生未讀帖。對于低年級學生,老師抓住關鍵筆畫,用填空的形式帶領學生去觀察;步入中年級,可以引領學生在比較中讀題,比較是確定事物異同關系的思維過程和方法。在比較中,學生品基本筆畫之妙;在比較中,學生知間架擺布之理。小學高年級則巧妙地利用自然界與字有關聯(lián)的物象呈現(xiàn),通過字形讀出筆畫的神采。
(二)對照例字——比起來
善于比照,也是學生在書寫時一個非常重要的習慣。大多數(shù)情況下,學生只是埋著頭,一遍接一遍地寫,無意識去比較對照,寫字如抄寫,抄完萬事大吉。老師應有意識地教會學生與例字比較的方法,使每堂課中呈現(xiàn)出一定的梯度。首先,由老師帶學生整體感知;然后,筆筆對照;接著,同桌你幫我,我?guī)湍氵M行比照;最后,提升到自我的認識階段,自我對照。有比對,才會有發(fā)現(xiàn);有發(fā)現(xiàn),才能有所改進。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書法大至天地宇宙,人文精神之“道”,細微至點畫長短、動作提按之“技”,涵括廣袤,博大精深。對于啟蒙階段的小學生,我們只有將書中之法童稚化,用各種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轉化,架起“法”與“生”的橋梁,才能讓“法”走近兒童,讓兒童深入課堂,讓課堂翰墨飄香。
J292.1
B
1005-6009(2017)85-0016-03
劉云云,江蘇省如東縣洋口港實驗學校(江蘇如東,226400)教師,一級教師,南通市優(yōu)秀班主任,如東縣小學語文骨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