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妍, 盧寶周, 孫 杰
(中國石油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山東 青島 266580)
成果導向視角下文科類專業(yè)新型實踐教學模式構建
張 妍, 盧寶周, 孫 杰
(中國石油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山東 青島 266580)
目前學者們大多集中于OBE理念在工程專業(yè)的研究,忽視了對文科類專業(yè)的探討,而文科類專業(yè)的學生同樣需要專業(yè)實踐能力的訓練,設計實踐課程時也應該關注過程與學生本身。因此,基于OBE理念設計文科類專業(yè)的教學模式亦顯重要。主要探討在成果導向視角下文科類專業(yè)的實踐教學模式構建,并從企業(yè)、學校、教師與學生4個層面提出相應的實施建議。
OBE教育理念; 文科類專業(yè); 實踐教學模式
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是目前教育界一種較為先進的教育理念,已成為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教育與教學改革的主流理念[1]。2013年6月,我國成為“華盛頓協議”簽約成員。OBE教育理念是強調產出導向,培養(yǎng)與社會接軌的人才,并革新教育過程中不合實際的教學方式?,F有關OBE的文獻僅限于其內涵闡述及廣義上的教育改革,研究對象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因而,本文具體以文科類專業(yè)的實踐教學為研究對象,分析其現有教學模式的現狀與不足,力爭在OBE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重新對文科類專業(yè)新實踐教學模式進行構建與探索。
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內涵源于1994年美國學者Spady撰寫的《基于產出的教育模式:爭議與答案》一書,Spady[2]把成果導向教育理念(OBE)定義為“把教育系統(tǒng)中的一切都圍繞著學生在學習結束時必須能達到的能力去組織與設計。即首先要清晰地確定學生能做到什么是最重要的,然后組織課程、教學和評核,以確保所期望的學習成果最終能夠發(fā)生”。顧佩華等[3]將OBE理念定義為以預期的學習產出目標為根本目的來組織、實施并評價教育過程與成果的結構模式;李志義等[4]認為OBE理念是指通過教學設計和實施,學生通過被教育后所獲得的學習成果(Learning outcomes)。綜上,本文采用Spady對成果導向教育理念提出的定義。
OBE理念想要解決的問題是:我們想讓學生獲得的最后學習成果是什么?為什么想讓學生獲得這樣的學習成果?用什么方法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獲得這些學習成果?如何確定學生已經獲得了這些學習成果?[4]
基于這些問題來設計OBE的實施框架,框架設計遵循了一個反向設計的原則,即由想要得到的結果反向推出為實現這個目標而應該實施的步驟。
(1) 明確學習產出目標。學校與教師層面應在授課前確定社會需要什么樣類型的人才,根據該目標制定相應的課程體系與授課策略。
(2) 進行課程體系構建。在確定學習產出目標以后,需要學校與教師協商制定相應的課程體系,為實現最終的學習目標而服務,每門課程都要對期望的學習產出目標有貢獻。
(3) 確定教學策略。文科類的課程相對理科類專業(yè)來說理論知識大于實踐部分,傳統(tǒng)的課程體系缺少實踐課程的設計。
(4) 明確教師與學生職責。OBE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產出成果而不在于教師灌輸知識的多少,教師的責任是引導學生,學生的職責是自主學習。
(5) 實施教學策略。在前期準備都確定以后,實施相應的教學計劃和策略。
(6) 評估教學效果。OBE理念強調最終的學習產出成果。一方面是學生縱向比較,另一方面是教師教學方法與計劃的評估。修改并明確新的學習產出目標;學習過程的循環(huán)不可能一成不變,教學課程體系和教學策略需要根據教學效果的評估結果來修改完善。
(1) 強調教學產出目標的確定。OBE理念注重產出目標確定,每個專業(yè)都應制定相應的產出目標,即教學應以培養(yǎng)適合社會需要的專業(yè)性人才為目標。
(2) 圍繞產出目標設計教學架構。為培養(yǎng)專業(yè)性的應用型人才,OBE理念強調以產出目標為目的來設計構建教學架構。將學生畢業(yè)時應該達到的能力定為教學目標,從各個層面進行策略設計為該目標服務。
(3) 重視教學產出過程和結果評估。OBE教育理念圍繞“定義預期學習產出目標—實現預期產出目標—評估學習產出過程與結果”這條主線而展開,學生產出評估是教育質量不斷改進的結點[3](見圖1)。
圖1 基于OBE模式的教學設計[3]
OBE教育理念轉變主要體現(見表1):
(1) 從學科導向向目標導向轉變。OBE理念突破傳統(tǒng)教育以學科導向為目標的不足,不再以完成多少學科的教學任務為重點,而是以培養(yǎng)應用型和研究型人才為目標。
(2) 從教師中心向學生中心轉變。OBE理念的教學目標,架構設計與評估都圍繞學生來設計。不再以教師為中心,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與需求。
(3) 從孤立學科向協同教學轉變。OBE理念強調學生所學會用的能力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單學科教學所能實現,需要多門相關學科協同教學。
(4) 從理論教學向應用教學轉變。OBE理念強調能力培養(yǎng),要求教師不僅是傳授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及社會其他能力。
表1 OBE教育理念轉變的體現方面
現行文科類專業(yè)實踐教學模式主要問題如下:
(1) 以理論課程為中心,實踐課程安排少。多數學校為完成相應的學科教學目標,主要以理論學科為導向來設計相關課程,忽視實踐學科課程的安排。目前的教育理念仍然以“理論教學[6]”為主,缺乏相應課程的實踐學科安排,學生真正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2) 授課方式以知識灌輸為主,學生缺乏自主性。傳統(tǒng)實踐教學方式仍以教師灌輸的方式為主。盡管課堂中穿插著學生分組討論,但學生討論缺乏目的性與計劃性,學生自主性和學習自由性相對較低。歐美國家的課堂氛圍較自由靈活,上課討論更加開放,強調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教師的角色是輔助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實踐。
(3) 課程設計不合理,理論實踐相對孤立。目前,高校的課程設計不合理,主要表現在課程之間相對獨立,沒有系統(tǒng)的體系、或相互矛盾、或存在重疊。例如,理論課程中傳授的知識比較詳細,但在實踐課程中卻得不到應用,導致學生很難理解并消化理論知識。
(4) 過度重視理論,忽略學科實踐性。大多文科類專業(yè)局限于課本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必要的實踐性。很多學生僅吸收了少量理論知識,浮于表面。由于缺乏實踐支持,理論知識未能有效地轉化為學生的內在能力,表現為學生的應用能力普遍較差。
(5) 實踐學習過程封閉,落后于時代。文科類專業(yè)的教學注重理論知識且局限于課本,嚴重缺乏對社會的關注及與時俱進。眾所周知,某些專業(yè)的知識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發(fā)生很大變化,但由于出版的滯后性使課本上的知識經常會落后于時代發(fā)展。
(6) 學習成果局限于理論成績,忽視實踐過程評估。OBE理念中的起點和終點都是學習產出成果,在實行過程中需要重視的是“過程評估”。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中,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更注重最終的卷面成績,忽視平時實踐教學的評估。因此形成了一種學習成果局限于“數字成績”的畸形教育。
轉變學科導向的觀念,合理安排實踐課程,學校與教師應以培養(yǎng)學生為中心[7]。應用OBE理念,以學習產出成果為目標,制定相應的教學課程與教學策略。一方面,根據社會所需和學習產出目標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應用型和研究型文科類人才;另一方面,則根據學生自主需求設定相應的課程并加以引導。
教師應多借鑒歐美等國家開放性的課堂討論模式、豐富的教學手段及新穎的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優(yōu)質的在線學習平臺,比如MOOC、清華學堂在線、吳曉波頻道等,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以清華大學為例,教師們在學術交流工作中使用“微沙龍”的交流模式,使隨時隨地開展學術交流成為可能[8]。
文科類專業(yè)學科之間會有重疊與沖突,這就需要學校與教師之間進行充分溝通,讓真正接觸學生的課堂引導者—教師參與到課程體系的設計過程中。學校教務處應該發(fā)揮協調和引導的作用。在課程設計中,除了保持學科原有的獨立性之外,更重要的是應該協調一致,為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專業(yè)體系[9]。
OBE理念注重最終學生能力的提高,學校在課程設計上應實現理論課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厘清理論課與實踐課的關系,兩者具有互補性,相輔相成[10]。
本文提出兩點建議:①產學研融合。高校更應主動地聯系企業(yè)[11],如可以共建“企業(yè)+師資+學生”的實踐教學平臺。例如,杭州師范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就是阿里巴巴集團與馬云母校共同建立的商學院,學校充分利用地方企業(yè)資源,為學生搭建起可以進行實戰(zhàn)的平臺[12]。②嘗試雙導師制。大學本科階段可以嘗試雙導師制,即形成精通理論的高校導師與實踐經驗豐富的企業(yè)導師相結合的教學師資。學校應提供一個校企合作載體和運行機制為本科淺層次的雙導師制的建立提供保障[13]。
教師應引導學生去參加高水平的專業(yè)競賽,以增加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營銷專業(yè)的學生更應注重互聯網營銷與服務營銷,應參加“社科獎全國高校市場營銷大賽”“互聯網營銷大賽”等高水平競賽。利用這些比賽能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能力、實踐能力等。
實踐教學應關注平時實踐過程的考核評估,相對弱化對最終卷面成績的關注度。首先,考核不應以分數的高低為目標,而應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其次,教師應精細化管理學習過程,分組合作,相互監(jiān)督,讓同學發(fā)揮更大的主動性。圖2所示呈現了OBE理念下的文科類專業(yè)實踐教學模式構建探索。
圖2 OBE理念下的文科類專業(yè)實踐教學模式構建探索
企業(yè)應與學校長期合作,篩選優(yōu)秀的學生進企業(yè)實習,并提供轉正的機會;安排具有較高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資深管理者或技術專家擔任學校的實踐導師,以“企業(yè)課堂”等多種形式定期為學生開展實踐教學;實踐導師與學生共同研究企業(yè)面臨的實際問題,在不泄露企業(yè)機密的前提下提供必要的資料數據。
①在課程設計上,應賦予教師相當的話語權參與到課程設計與教學制度的制定中;②應積極聯系當地企業(yè)并建立企業(yè)庫與校企合作[14]實踐基地,與企業(yè)保持長期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③為實施本科雙導師制,學校應給予資金等支持。
①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不斷更新教學方式。例如,進入網絡時代,教師應嘗試“微課[15]”或“翻轉課堂[16]”,也應該將教學內容結合時事;②教師要把握社會趨勢,引導學生參加與專業(yè)有關的高水平競賽,并提供必要的指導;③教師要在學校平臺的支持下積極聯系企業(yè),引導學生利用實踐平臺實現企業(yè)與學生的對接。
①學生應該本著對自己負責的態(tài)度積極主動獲取知識,抓住實踐機會,改變傳統(tǒng)教育中的被動學習角色;②在學校和教師平臺的建設下,學生應積極配合,為了最終的產出目標而主動學習探索。
[1] 李志義,朱 泓,劉志軍,等. 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引導高等工程教育教學改革[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29-34,70.
[2] Spady W G. Outcome-based education: Critical issues and answers[Z]. Arlington, VA: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1994.
[3] 顧佩華,胡文龍,林 鵬,等. 基于“學習產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頭大學的實踐與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4] 李志義. 解析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的成果導向理念[J].中國高等教育,2014(17):7-10.
[5] 周福仁,任洪云. 關于創(chuàng)新市場營銷專業(yè)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J].北方經貿, 2013(3):169.
[6] 肖偉才. 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4):81-84.
[7] 白逸仙. 走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評估模式——以中國《本科教學質量報告》與美國NSSE為比較對象[J]. 中國高教研究, 2014(11):64-68.
[8] 張小平, 劉博涵,吳錦鵬,等. 基于社交媒體的“互聯網+”學術交流模式探究——以清華大學微沙龍為例[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6(10):38-42.
[9] 卜桂玲. 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專業(yè)知識體系[J]. 煤炭高等教育,2004(4):97-98.
[10] 高群,王小慧. 創(chuàng)新雙螺旋視角下的高校創(chuàng)客教育模式[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89-93.
[11] 張 煉. 我國產學研合作教育的政策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0(5):10-12.
[12] 王 琦. 杭師大阿里巴巴商學院昨成立[N]. 杭州日報,2008-11-01A01.
[13] 鐘定國,李 明.“雙導師制”本科生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構建[J].人力資源管理,2015(8):209-210.
[14] 魏小銳,李 勇,趙維佺. 電子商務三元制實踐教學體系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157-160,172.
[15] 張一川,錢揚義. 國內外“微課”資源建設與應用進展[J]. 遠程教育雜志,2013(6):26-33.
[16] 繆靜敏,汪 瓊. 高校翻轉課堂:現狀、成效與挑戰(zhàn)——基于實踐一線教師的調查[J]. 開放教育研究,2015(5):74-82.
StudyonthePracticalTeachingMethodofLiberalArtsMajorsunderOutcome-orientedPerspective
ZHANGYan,LUBaozhou,SUNJi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266580, Shandong China)
At present, most scholars focus on the engineering majors, neglecting the related study of liberal arts majors. The liberal arts major students are also in need of training to acquire practical abilities. The design of practical curriculum is supposed to consider the process and students. Consequently, it is essential to design OBE-based curriculum for liberal arts major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 for liberal arts majors under outcome-oriented perspective. Meanwhi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spective suggestions for implementation from four stakeholders: enterprise, school, teacher and students.
OBE educational concept; liberal arts major;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
Q 331
A
1006-7167(2017)11-0279-04
2017-01-15
山東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計劃(J16WF35);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常規(guī)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JY-B201626)
張 妍(1985-)女,山東濟寧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為OBE教育理念。
Tel.:18661893635;E-mail:zhangyan2010@z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