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桃桃
語文作為母語學科,面對著最廣大的人群,蘊藏著豐富的性別教育價值,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綜觀現(xiàn)行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雖然較之前版本有所進步,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應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本文擬就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女性形象的不足作簡要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編寫建議,請各位方家指正。
一、女性形象不足的表現(xiàn)
1.女性形象邊緣化
長期以來“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植根于人們腦海當中,男性是這個社會的主導者,以男性的視角來審視評判女性,女性被限制在狹隘的范圍內,遠離社會生活領域,這種社會性別定勢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學作品取材于生活,生活中的影子會折射在作品當中,男性掌握著話語權,女性則成為一種邊緣化的符號。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兩性在社會上擁有的機會、資源不平等,從而導致女性一直以男性的附屬關系而存在。
魯迅筆下的祥林嫂就是一個被邊緣化的女性,祥林嫂兩次從夫家逃出來,卻仍然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無法獲得真正的自由。男權社會對女性的要求是“從一而終”。祥林嫂年輕時死了丈夫,成了寡婦,正是“夫死從子,無子從夫家”的封建思想讓她成為夫家的附屬品。祥林嫂被婆家當作商品賣給深山里的賀老六,改嫁后,她的名字并沒有改為賀老六嫂,人們依然叫她祥林嫂,可見在傳統(tǒng)的男性社會中,男性三妻四妾是天經地義,女性再嫁二夫卻被社會所不容。嫁給賀老六時,祥林嫂拼死反抗就是“一女不能嫁二夫”的思想在主導著她,使她寧可犧牲性命也不愿再嫁人。對于祥林嫂的悲慘命運,魯鎮(zhèn)的人不僅沒有同情,還以其冷漠麻木讓祥林嫂更痛苦。四叔認為“這種人雖然似乎很可憐,但是敗壞風俗的”。祥林嫂即使用了一年的工錢去捐了門檻,在祭祀時仍被當作異物?!拔摇弊鳛橐粋€有著新思想,見過世面的新型知識分子,祥林嫂想在“我”那里得到支持與安慰時,“我”想到的只是逃避,并沒有也無法幫助她,連最后的一點精神支柱都倒塌了!祥林嫂生活在男權社會中,被壓抑、被歧視,無法去抗拒甚至去掌控自己的命運,成為一個邊緣化的女性形象。
《琵琶行》中,琵琶女亦是一個典型的被邊緣化的女性。詩之開篇“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奔匆训於伺门贿吘壔纳鐣h(huán)境,萬物凋零之秋與琵琶女年老色衰相映襯,也為后文琵琶女自敘幼年風華卓絕、年老色衰嫁作商人婦埋下伏筆?!皩ぢ暟祮枏椪哒l,琵琶聲停欲語遲?!蔽匆娖淙?,讀者已經能感覺到這是一個愁腸滿腹的女子。詩的全文,可以從三個層次論證琵琶女的邊緣化身份。首先,早年她身為京城歌妓,即已是一個邊緣女性,歌妓的身份使她不得不流連于歌舞場,賣笑為生,“五陵年少”也只是把她當作玩弄的尤物而已。出身的卑賤,使她注定只能成為一個被邊緣化的女子。其次,長年歌舞生涯,使她無法享受到正常少女所應享有的家庭溫情與愛情,不得不在年老色衰后嫁做商人婦。在當時社會等級中,士農工商,最末等的是商人,所嫁之人又使其陷入被邊緣化的境地。最后則是商人的“重利輕離別”,再一次使琵琶女陷入無助悲慘的邊緣境地。年老色衰,再也不會有“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的盛景,老無所依的流離之苦,使得琵琶女一次次“夢啼妝淚紅闌干”。
《辛德勒名單》中的海倫是一位猶太女傭,她的生死取決于辛德勒和高斯的輸贏,她已被物化為賭注的對象。女工們也只是作為一個襯托存在,她們手無縛雞之力,不知道明天會在哪里,更別說來掌握自己的命運。女工們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里,像一只只任人宰割的小綿羊,絕望地做垂死的掙扎,她們的命運完全掌握在別人的手里。在這篇以男性為主的選文當中,女性的名字很少出現(xiàn),她們只是作為邊緣化的人物而存在。
2.女性形象刻板化
西方著名記者Walter Lippmann最先使用“刻板印象”這一概念。長期以來,對女性的刻板印象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產物——教材,對女性刻板印象已顯而易見,導致教師、家長和學生對女性角色的看法也具有單一性。
統(tǒng)觀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不僅處于邊緣的地位,其在文本中的角色也有待商榷。她們大多都是以賢惠、悲苦的家庭女性形象為主,家庭婦女形象占了將近一半。女性被禁錮在家庭當中,以“賢妻良母”的標準來要求母親和妻子,女兒則要求“乖巧聽話”,這些固定的印象長期以來存在人們的腦海里,習慣性將女性固定在狹小的家庭領域里,不愿用肯定的眼光來審視女性對社會做出的貢獻?!锻鋈溯W事》中的亡妻就是賢妻良母的典型代表,她靦腆害羞、勤勞質樸、禮教觀念很重,為家庭無私付出且易于滿足,集合了傳統(tǒng)女性的美好品質,書寫了一代傳統(tǒng)女性的美德,滿足了社會對女性的要求。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女性有更多的社會角色,教材中女性仍然是以家庭角色出現(xiàn),難逃固定的模式。家庭由男性和女性共同組成,女性在家雖然承擔著繁重的家務,卻仍然得不到社會應有的理解和尊重,在社會潛意識當中這一切似乎被當作理所當然。
選文中的32個女性里,只有《最后的長春藤葉》中的畫家蘇艾、瓊珊和《記念劉和珍君》中的學生劉和珍這三位女性角色是被當時的社會所承認和尊敬的,我想原因是她們除了家庭角色外,還擁有一定的社會角色。《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以現(xiàn)在的眼光來說是一個正當?shù)穆殬I(yè),但在當時社會歌女是不被尊重的,年老色衰后只能嫁做商人婦,回歸到家庭的她也只能終日在家,丈夫在外經商,這也是傳統(tǒng)女性的一種模式化的角色定位,女性終究要回歸家庭。長期以來,“男主外,女主內”的習俗在人們的頭腦中已經形成刻板的印象。
關注女性家庭角色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其社會性,很多女性在承擔家庭角色的同時也積極投身于社會角色當中,各行各業(yè)都能看到優(yōu)秀女性的身影。作為育人載體的教材,不能只關注于女性的家庭角色,應該打破傳統(tǒng)的女性刻板印象,適當多選入一些與時代相一致的反映當前思想獨立女性的文章,使之對女性的定位進行重新審視。一味把女性束縛在家庭的小圈子當中,把女性形象固定化、刻板化,中學生會對女性形象的認知形成定勢,無法真正地把握女性特征。不利于女生以后的角色發(fā)展,男生也會對女性形成偏見,更不利于平等性別意識的形成。endprint
3.女性形象缺乏時代感
新課標要求選文體現(xiàn)時代性,作為教材內容不可或缺的女性形象,不可避免也要體現(xiàn)一定的時代性。
在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古代女性和近代女性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以當代女性為主角的只有《我與地壇》中的母親和《最后的常青藤葉》中的蘇艾與瓊珊這三位。我們不可否認古代和近代女性所體現(xiàn)出的教育價值,其應用于當下也不過時。但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有很大程度地提高,不乏優(yōu)秀杰出的女性,她們走出家庭,進入到社會的各行各業(yè),成為新時代的風向標?!芭訜o才便是德”的思想已經成為過去式,相反無才的女子會被這個時代所淘汰,綱常倫理的封建禮教已不是女性身上的一座大山,隨著女性經濟、政治地位的提高,女子對男性的依附關系已漸趨減弱,新時代的女性應得到應有的重視。作為育人載體的語文教材,應跟上時代的步伐,正確反映女性的真實風貌,彰顯全面、富有個性色彩的女性形象。
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缺乏時代性的女性,或者說缺少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貼近的女性形象?!栋材萑沼洝分械陌材荨じヌm克和《記念劉和珍君》中的劉和珍都是學生,學生的身份會讓高中生親近一點,但她們都處于戰(zhàn)爭混亂時期。小安妮是成長中的少女,面對戰(zhàn)爭的逼迫和種族的迫害,她內心惶恐卻又尋求安慰,自我成長,渴望自由。劉和珍面對軍閥專制,能夠不懼生死,毅然走上保家衛(wèi)國的抗爭當中,做一名愛國的勇士。雖然她們的學生身份讓高中生感到親切,但處于發(fā)展中的當代學生與她們所處的環(huán)境不一樣,無法體會到當時社會環(huán)境對她們的迫害,國家危難的關鍵時刻他們也體會不到,很難做到感同身受。她們所處的時代離當代的中學生相距甚遠,當代的愛國與那時的愛國也有所區(qū)別,當代的愛國不需要我們用血肉之軀去對抗政府的打壓,而是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當中。女性形象時代性的缺失,使學生難以從教材中尋求有獨立思想、獨立人格、獨立經濟地位的新時代女性作為自己的榜樣。
可以說教材中女性形象被邊緣化、刻板化和缺乏時代感等都是不容小覷的問題,這些問題值得我們當下教育工作者去思考。
二、關于教材編寫的建議
1.教材編寫者要加入女性,融入女性視角
關于女性的課程在大學里面屢見不鮮,但中學中有關性別課程卻鮮有開展。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編者性別情況如何呢?筆者對此作了一個統(tǒng)計分析。
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編寫者全是男性,連一個女性的影子都沒有,男女編寫者的比例嚴重不平衡,從編寫者的性別就直接體現(xiàn)性別的不平等,更別提公正的性別視角。男女編寫者對于課文的選擇視角會不一樣,男性編寫者自幼受到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識,不可避免留下男權主義的痕跡。編寫人員很難擺脫自身的性別定勢,“男主外、女主內”、“賢妻良母”的思想會不自覺的成為集體無意識。如果連育人的載體也傳達出這種思想,這種思維定式勢必很難改變,并滲透到社會的每個角落當中。女性編者會比男性編者更加了解女學生的需要,清楚女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她們可以根據(jù)高中女生的特點選擇一些更利于她們發(fā)展成長的文章,更好地實現(xiàn)男女平等性別觀的形成。
我認為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編寫者要加入女性,聽取女性的意見,考慮女性群體的發(fā)展需要,從性別視角來平等公正地選文,教材編寫者的隊伍首先要實現(xiàn)性別比例的平衡。同時男性編寫者要用先進的教育理念來武裝自己,克服自身的性別定勢,正確呈現(xiàn)女性的活動和思想,多方面展現(xiàn)女性的特點,堅決抵制對于那些扭曲女性的文章。當然了,編寫出一套優(yōu)秀無可挑剔的語文教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2.增加女性作家和女性角色的數(shù)量
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選文112篇中,女性作家的作品只有9篇,所占比重過少?,F(xiàn)當代的文壇已不是男性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女性作家如雨后春筍般涌起,占據(jù)半壁江山。她們以細膩的筆觸,敏銳的情感,獨特的視角來書寫自己的內心世界,以自我的審美觀來審視自己,改變了女性在男性筆下的定勢形象,改變了女性被物化的局面。通過女性的文章來走進女性的內心世界,聽聽她們的心聲,從她們的喜怒哀樂中了解她們的所思所想,無疑會有利于我們對女性的認識和理解。中國現(xiàn)當代文壇中不乏一些優(yōu)秀的女性作家,比如冰心、林徽因、丁玲、蕭紅、張愛玲、王安憶、鐵凝、嚴歌苓、遲子建、張抗抗等等,女性作家的數(shù)量正日漸增多,她們用自己的文字書寫了屬于女性自己的聲音。適當增加女性作家的作品,能讓中學生從女性的視角看問題,多角度了解女性形象。
教材中女性作者的選文偏少之外,選文中的女性角色數(shù)量也偏少,在112篇選文當中,只有17篇有女性形象。教材中描寫的女性形象和男性形象會不自覺的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會不自覺的去探討研究他們,過多男性話題會讓學生的注意力都放在男性身上,忽視了女性形象的問題,男女比例的不平衡會縮小中學生對女性的關注。只有女性角色不斷增加,才能為女性形象研究提供大量資料,中學生才能領略各色的女性形象,激起探究的興趣。角色的增加是研究女性形象的充分條件,因此,提高女性角色出現(xiàn)頻率至關重要。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中,并不缺乏優(yōu)秀的具有代表性的女性角色,編者應適當增加選文中女性角色出現(xiàn)的頻率,適當增加女性主角的數(shù)量,豐富文本中的女性形象,促進男女角色比例的諧調。
3.豐富文本中的女性形象
教材中的女性數(shù)量不僅量少,女性形象的定位也過于單一化,不能夠全面地展示女性的特征風貌。我們教材中的女性基本都是傳統(tǒng)印象中的純情少女、賢妻、慈母等角色,她們被限定在狹隘的家庭私人領域中,把家庭視為生命的全部,卻忽視了女性在社會生活和歷史發(fā)展中的重要性。教材中的男性主要出現(xiàn)在社會生活領域,他們勇敢正義,充滿智慧。女性則主要出現(xiàn)在家庭生活領域,她們善良、軟弱、無知,對男性充滿依賴,是男性的陪襯。而事實上,男性并非都勇敢聰慧,女性也并非都軟弱無知,但文本中這種單一刻板的女性形象會在學生心中形成狹隘的偏見,認為男性強壯、女性軟弱。endprint
現(xiàn)實生活中的女性不僅有溫柔、賢惠的一面,也有堅強、獨立的另一面,如《簡·愛》中的簡愛就是一個自強、獨立的女性,雖平凡卻自尊、自愛,讓我們感受到了人格的崇高與敬仰。我們教材中應充分融入女性視角,增加不同身份的女性,提高成功女性的影響力,新時代的女性不僅承擔著家庭角色,她們身上蘊含著豐富的社會角色,在本屬于男性的領域,照樣可以游刃有余?,F(xiàn)實中的男性也不是完全主外,有很大一部分的男性會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照顧家庭上,洗衣做飯的男性比比皆是,所以男性也不都是剛強形象,無論男女,其自身性格特征都有利弊,我們要正確看待兩性在家庭和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隨著女性意識的覺醒,女性主義和女權主義的崛起,女性在社會中承擔的角色和責任越來越重,包括女政治家、女商人、女科學家、女教育家等等,可以說女性活動在社會的各行各業(yè)。2015年10月5號,屠呦呦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醫(yī)學獎,作為一名女性,她勤奮努力,鉆研科學,發(fā)現(xiàn)了青蒿素,是醫(yī)學歷史上第12位獲得該殊榮的女性,她將永久地被載入中國科學的史冊?,F(xiàn)實社會中還有很多杰出的當代女性,她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被社會所尊重認可,而不是依附于男人,這些優(yōu)秀的女性不應沉默于時代的變遷當中,教材編寫者應看到當代女性的杰出成就,適當有選擇性地選入中學課本,讓學生看到當代杰出女性的風采,給學生樹立了一個很好的風向標。
總而言之,語文教材編寫人員要增加女性,首先要達到編寫人員相對平衡,再者要適當增加女性作者和女性角色的比例,促進女性形象的全面性,緊跟時代的步伐,展現(xiàn)當代女性的風貌,從而保證在選文上的性別平等。
對于正確解讀教材中的女性形象問題,離不開我們一線工作者——教師的努力,教師自身要有性別意識。再好的教材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對于女性形象的解讀就難以突破傳統(tǒng)的固定模式,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元化解讀女性形象,領略豐富多彩的女性形象,感受不一樣的女性魅力。多元化解讀對于教師的自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師本身的文化底蘊、意識形態(tài)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很難把握多元化解讀的要領。教師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用先進的教育理念來充實自己,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解讀文本,引導學生更全面、更多元地認識女性。
教材中的女性形象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對于性別的認識和定位,對其生理和心理都將產生深刻的影響。男女平等不光是一句口號,而是要求學生從思想上真正的接受,打心眼里承認女性和男性一樣,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就是教育。教材中的男女形象比例、特征、習慣等都會影響性別觀的形成,高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對學生進行性別觀的教育也就顯得尤為重要。男女平等不僅體現(xiàn)教育機會的平等,教材中的男女形象也應該體現(xiàn)一定的平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