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銅勝
渴望有一只屬于記憶的抽屜,如魔法師的百寶箱,可以收藏許多的秘密——這是我兒時的一個夢想。
在外出求學(xué)的時候,發(fā)現(xiàn)課桌真的就有一只木質(zhì)的、可以上鎖的抽屜,一只屬于我自己的抽屜。夢想實現(xiàn)得如此之快,讓我既興奮又竊喜,我甚至懷疑其真實性。傍晚,我特意買了一枚看上去很精致的鎖來,將那只屬于我的抽屜鎖上、打開,再鎖上、再打開,如此反復(fù)多次,這才放心地重新鎖好,不舍地離開教室。
我的抽屜里收藏著朋友的來信和照片,放著自己寫的日記,整齊地疊著寫滿詩句的紙頁。春天的時候,還放了一個裝著幾只蠶寶寶和桑葉的紙盒。夜里,蠶寶寶一定在桑葉上爬來爬去,也一定會不停地咬著鮮嫩的桑葉,發(fā)出極細極微的沙沙聲。我的抽屜里鎖住了年少時的夢想,也鎖住了幾只可愛的蠶寶寶,它們住在我的夢想里,我小心地照顧著它們,也那樣小心地照顧自己心中的夢想。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夢想也如蠶一樣,長大、吐絲、結(jié)繭、成蛹、羽化、破繭、化蝶。
母親也有一只自己的抽屜,上了小小的鎖,我常盯著那只鎖了的抽屜看,猜想著那只抽屜里究竟藏了些什么。因為總是留意著,抽屜里的秘密對于我而言,也不再是什么秘密了,雖然我不能打開它,但我已經(jīng)熟悉了那抽屜。
開學(xué)時,母親打開抽屜,將手伸進抽屜的最里面,摸出一個折成方塊狀的紙包,打開,露出里面一小沓疊得整整齊齊的錢來,面額有大有小,母親數(shù)了一小疊給我,又數(shù)了一小疊給妹妹。不放心,又把我們手中的錢要了回去,再數(shù)了一遍,這才交給我們,讓我們?nèi)竺?,臨行還不忘了再三地叮囑我們。
臘月里,母親從抽屜里拿出平時存下來的花花綠綠的票證,買布、買糖,準備著過年了。母親的抽屜里還有一個藍格子布包皮的本子,本子是自制的,用年畫紙折疊好,用線裝訂成的。本子里面夾著用硬紙剪成的、各種款式、大小不同的鞋樣,這是母親的寶貝,從來都不許我們碰的東西。那時,我們腳上穿的鞋,都是母親照著鞋樣,一針一線做出來的,棉的、單的,一年四季的穿用從來也不缺。
母親的抽屜里,鎖著我們一家人生活的細枝末節(jié),豐與儉,貧寒與飽暖,都是那樣真實地呈現(xiàn)在光陰的庸常里,給我們帶來驚喜,也給我們帶來了溫暖。
當(dāng)民師的父親,也有一只屬于自己的抽屜,只是父親的抽屜從不上鎖。他的抽屜里有書,很少的幾本,大概都是父親喜歡的書,翻得很舊了,也常有他帶回來的學(xué)生作業(yè)本。我上學(xué)的時候,家里常停電,夜里,我坐在煤油燈下寫作業(yè),父親也在一旁就著燈光改作業(yè)。一燈如豆,四目炯炯。
我曾從父親的藏書里偷偷撕過紙張,折成畫片和同伴們耍,不知道父親發(fā)現(xiàn)沒有。后來,父親辭了民師,回了村里,他的書也不知去向,抽屜也漸漸地空了。父親的抽屜一直敞開著,也許父親并不需要一只抽屜來盛放東西,他將生活的壓力全放在了自己的肩上,也將全家人的冷暖全裝進了心里。
陸蘇在《梨木妝臺》里寫:“我喜歡極了妝臺上古意盎然的鬼斧神工,還有那些可鎖很多光陰的抽屜?!焙芏鄷r候,我們把光陰鎖在了小小的抽屜里,用來翻撿回憶。現(xiàn)在,我也想像父親一樣,打開抽屜,敞開自己,在世俗的蒼茫里,迎風(fēng)而立,站立成一道溫暖人心的風(fēng)景,給家人以依靠,還社會以溫暖。
[怦然心動]
在形式各異的“抽屜”里,不同人寄放了不同的物件:作者用抽屜盛放著自己小小的夢想;母親用抽屜收納著一家人的生計與冷暖;父親用抽屜裝載著一個男人的責(zé)任與擔(dān)當(dāng)……有了抽屜這個容器,很多散落在光陰里的動人故事都有了妥帖的安放之處。當(dāng)我們重溫記憶時,那些鎖住光陰的抽屜一一浮現(xiàn),它們裝飾著逝去的生活,亦呵護著往日的溫情。時光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那些盛放光陰的抽屜早已失去了光鮮的面容,但它們依然綻放在記憶深處,稍一觸碰,便能芳香生活,溫暖生命。
【文題延伸】光陰的故事;溫暖的記憶;綻放在記憶深處的花朵……(小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