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學院電氣工程學院 賈榮叢
純電動車驅動與制動的能量回收控制
濱州學院電氣工程學院 賈榮叢
本文通過對純電動車的再生制動技術研究,希望能夠提高電動車的性能,把產(chǎn)生的制動能量回收利用,增加電動車的續(xù)航能力。建造電動車再生制動控制系統(tǒng)測試實驗平臺,展開再生制動能量回饋實驗,操縱測功機視為慣性和非慣性負載,模擬電動車的行駛的正常情況,測試不同情況下的能量回饋情況,及時收羅整個實驗過程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對獲得的實驗信息結果進行分析,實驗結果說明,在純電動汽車制動在正常的工作情況下采用能量再生制動技,能夠延長純電動汽車續(xù)駛里程。
純電動汽車;再生制動;實驗平臺;能量回饋
現(xiàn)在汽車產(chǎn)的成長面對著環(huán)境污染和能源危機兩大問題。采用電能作為新型能源的純電動氣車,不僅近乎零排放而且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優(yōu)點,是目前汽車產(chǎn)業(yè)研究、設計和生產(chǎn)的熱門。即便種種類型的純電動車隨著社會進步快速發(fā)展,但是電動汽車產(chǎn)業(yè)也面對續(xù)駛里程短、對車在電池充電時間過長、儲能裝配能量存儲不夠等技術障礙。因此制動能量再生技術對提升純電動車能量回收利用率、增加純電動車的續(xù)駛里程在電動車上的應用有著重大意義。
純電動車在運行時,駕駛員給出減速制的動號令到電動車的控制器,這時純電動車處于再生制動狀態(tài)下,這時汽車的電機處于發(fā)電機的工作狀態(tài),把生產(chǎn)的能量傳送到儲能裝配,同時產(chǎn)生的反向電樞電流會導致反向的轉矩出現(xiàn),在加上摩擦力降低汽車的行駛速度。
純電動車工作在再生制動狀態(tài)下的電路如圖1所示。
圖1 再生制動原理圖
圖中Ra是電樞電阻,ubat是電池電壓;Rb是制動的限流電阻,Rc是等效電阻在能量回饋電路中;I2是電機感應電流,I1是制動電流;E是感應電勢,L是電機電樞的電感。
純電動車工作在行駛過程中,能量的流動方向是從儲能裝配給電動機輸送電再到汽車的車輪,從而使純電動車運行,如圖2所示。電動車總的制動能量的確定。
純電動車處于再生制動的情況下,能量流動方向為先經(jīng)過車輪在到電機,然后給儲能裝配進行充電,完成能量的回收。
圖2 能量傳送方向
再生制動的控制計策就是由控制系統(tǒng)構成,與機械摩擦的制動系統(tǒng)一起參與電動車制動,所以,它可以分為串聯(lián)制動控制策略和并聯(lián)制動控制策略。本文采用并聯(lián)制動控制方法。
純電動車的再生制動控制再生制動控制系統(tǒng)的硬件圖,如圖3所示。它包括了復合儲能裝配,直流電動機控制單位(驅動控制、能量回饋控制),試驗負載裝置。
圖3 控制系統(tǒng)的硬件整體圖
系統(tǒng)正常運行后,對四大部分執(zhí)行初始化,隨后根據(jù)換相邏輯順序使電動機運動起來,從加速踏板和電流上進行信息采集,算出旋轉速度和電流值,同時也要查看系統(tǒng)出現(xiàn)問題沒,如果出現(xiàn)問題給以保障,最后判斷人做出減速轉動的信息,如果指號令傳送到制動的中斷子程序,如果不是則返回到主程序,開始循環(huán)模式。流程圖如圖4所示。
圖4 主程序流程圖
實驗結果說明,在非慣性負載情況下電動車減速制動沒有很多反向電流產(chǎn)生,當快速制動時的車度很快,使電動車具有很大能量,反向的電流高,可出現(xiàn)時段不長。然則慣性負載情況下的下坡路測試中,就有明顯區(qū)別。電動車才一樣行駛初速率下,坡道越陡其反向的電流就越大。其產(chǎn)生的回饋電流持續(xù)時間也更長。更為明顯。也等于說在純電車駕駛途中,當純電動汽車初下坡路段,先使用本設計的制動,配合使機械摩擦制動力,促進能量返回成果。
[1]程心妍.淺析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J].科學中國人,2016,02(01):141-143.
[2]Chris Kimble,Hua Wang. China’s new energy vehicles:value andinnov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2013,34(02):13-20.
[3]郝瀚,王賀武,歐陽明高.中國乘用車與商用車保有量預測[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51(6):868-872.
[4]盧艷霞.汽車尾氣能量轉換基礎研究[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14,38(02):85-88.
[5]Schmitt Michael W,Williams Timothy L,Woodard Kristinza R,HarruffRichard C.Trends in suicide by carbon monoxide inhalation in King County,Washington:1996-2009[J].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2011,56(03):655-668.
[6]高敏.電動汽車的特點與發(fā)展趨勢[J].能源研究與利用,2011,04:24-26.
[7]宋士剛,李小平,孫澤昌.基于混合系統(tǒng)理論的串聯(lián)式再生制動控制略分析[J].汽車工程,2015,37(03):313-320.
[8]龔賢武,張麗君,馬建,汪貴平.基于制動穩(wěn)定性要求的電動汽車制動力分配[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4(01):103-108.
[9]宋世欣,王慶年,王達.電動輪汽車再生制動系統(tǒng)控制策略[J].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2015,45(02):341-346.
濱州學院“雙服務”項目:純電動車驅動與制動能量回收控制研究(項目編號:BZXYHZ20161007),濱州學院科研基金項目(BZXYG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