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大學生詩歌家譜》短評兩篇

2017-12-19 09:55:16張德明王若冰
飛天 2017年12期
關鍵詞:家譜飛天欄目

張德明+王若冰

歷史檔案,詩歌豐碑

——姜紅偉《大學生詩歌家譜》簡評

詩人、評論家姜紅偉是一個有心人,他不光只在詩歌創(chuàng)作和批評上屢有創(chuàng)獲,還在詩歌資料的搜集與整理上費盡心血,是一位出色的詩歌史料及詩歌民刊收藏家。2008年,由他編著的《尋找詩歌史上的失蹤者——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校園詩歌運動備忘錄》一書在黃河出版社正式出版,這是中國第一部校園詩歌史專著,其詩學意義和歷史價值都是極為突出的。而今他又在歷時多年的資料搜集和信息存儲基礎上,編撰出版了《大學生詩歌家譜:〈飛天·大學生詩苑〉創(chuàng)辦史(1981——2014)》(以下簡稱《大學生詩歌家譜》)一著。這又是一部相當有價值的當代詩歌史料著述,因此值得我們關注和重視。

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一個旨在培養(yǎng)大學生詩人、發(fā)表大學生詩作的詩歌專欄“大學生詩苑”在甘肅蘭州的文學刊物《飛天》上開設,這是當時大學生文學尋夢者的一個福音,也是當代詩歌發(fā)展歷程中的重大事件。該欄目從1981年創(chuàng)始至2014年,歷時33年,共編發(fā)詩稿212輯,發(fā)表了462所高等院校2003名大學生詩歌作者創(chuàng)作的詩歌作品4388首,堅持時間之久和發(fā)表詩作之多,在當代文學期刊的欄目運作中都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姜紅偉對“大學生詩苑”欄目跟蹤既久,而今在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對這段詩歌歷史進行細致追述和具體呈現(xiàn),讓我們目睹了一份較為珍貴的歷史檔案,也在我們面前樹立起了一座令無數(shù)追夢者崇敬、感恩的詩歌豐碑。我瀏覽了該書,感覺它有下述三個重要的特征:

首先,資料詳實,線索清晰。姜紅偉是以80年代校園詩人的身份而進入當代詩壇的,因此對《飛天》上的“大學生詩苑”極為熟悉和了解,可以說,“大學生詩苑”的發(fā)展史某種程度上也就是詩人姜紅偉的成長史?;蛟S正是基于這種因緣,姜紅偉把對“大學生詩苑”的追蹤當成了一種自覺的事業(yè)來做,他對這個欄目的來龍去脈、欄目的發(fā)展變化、欄目設置和運作中牽涉到的主編、編輯、欄目發(fā)表的詩歌詩評等情況可謂一清二楚。論著從創(chuàng)辦緣由、編輯團隊、發(fā)展歷程、評論文章、編者言論、作者回憶等多方面,對“大學生詩苑”這一欄目進行了立體而全面的介紹,資料相當詳實和豐富,線索也較為清晰,從而讓當代詩歌史上較為獨特的一面真實地復現(xiàn)在我們眼前。

其次,資料性和學理性并重。該著的主體部分主要是對“大學生詩苑”這個欄目的資料呈現(xiàn),讓我們在具體的史料中明確認識到這個欄目設置以來,刊物所做的諸多踏實的工作。但如果只有材料沒有一定的闡釋,那么著作就會淪為缺乏主體參與的資料匯編,其詩學意義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好在姜紅偉并不停留在對資料的客觀展示上,并不只限于資料的陳列。在展示材料的過程中,他還借許多當事人的文字、借旁觀者的理解、借自我對這個欄目的感觸和體會等來闡發(fā)“大學生詩苑”欄目的歷史作用和文學意義,這樣就給著作注入了一定的學理性,也使那些珍貴的歷史資料獲得了某種意義的敞開和價值的提升。

第三,歷史審視的當下視角。從1980年代至今,中國當代新詩已經走過了30多載春秋,當代詩歌的藝術形態(tài)、價值取向、美學標準和詩人群體都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歷史記錄者與闡釋者的學人,其審視歷史的眼光、評判歷史的尺度,都應該相應作出調整與改變,而不能仍然停留在80年代,否則就會有遠離當下語境的歷史隔膜感。姜紅偉的著作立足于當下視角來審視“大學生詩苑”30多年來的發(fā)展歷程,這是做得相當成功的。從著作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姜紅偉不僅對“大學生詩苑”初創(chuàng)時的詩歌氣候和文化氛圍極為熟悉,對30多年來中國新詩的發(fā)展與流變軌跡頗有心得,也對當下的詩歌現(xiàn)場十分了解,正是這種對新時期以來的詩歌歷史與現(xiàn)狀的了解與熟悉,才造就了他感知歷史的深度與廣度以及切入歷史現(xiàn)場的當代視域,也使得他能對研究對象本身有更準確的領悟,并做出較為深入的闡發(fā)。

有必要相信,《大學生詩歌家譜》的出版發(fā)行,將會引發(fā)詩界對當代新詩發(fā)展歷程的重新認識,并促進當代新詩史重寫工作的進一步展開。

為了銘記的紀念

——寫在《大學生詩歌家譜》出版之際

王若冰

前些年,不斷接到遠在黑龍江的姜紅偉先生的信息和電郵,企望幫助搜羅二三十年前活躍在《飛天·大學生詩苑》的作者信息。后來才知道,此兄正在給一本曾經為中國當代詩歌立下汗馬功勞,做出不可磨滅貢獻,卻愈來愈被滾滾而來的信息浪潮淹沒、遺忘的雜志和這本雜志的一個詩歌欄目,以及付出十余年時光和心智苦苦堅守這個欄目的編輯樹碑立傳,編著一本事關還原一本雜志、一個詩歌欄目、一個編輯鉤沉與新時期以來當代中國詩歌興衰史休戚與共、息息相關歷史真相的當代詩歌史志。這本雜志,就是甘肅省文聯(lián)主辦的《飛天》文學月刊;這個欄目,就是從1981年誕生以來深刻影響幾代中國詩歌詩人成長、發(fā)展的飛天《大學生詩苑》;這個人,就是《大學生詩苑》的創(chuàng)辦者和編輯者張書紳老師。

《大學生詩歌家譜:〈飛天·大學生詩苑〉創(chuàng)辦史(1981——2014)》(以下簡稱《大學生詩歌家譜》)的出版,實在應該是一件當代中國詩歌發(fā)展史上的大事!這不僅因為當年的《飛天·大學生詩苑》為大潮初涌的新時期中國詩歌運動起到了推波助瀾,開拓新天地、新視野的巨大作用,更因為包括于堅、王家新、伊沙等等至今活躍在當代中國詩壇的頂級人物,以及數(shù)以成百上千計支撐近三十多年當代中國詩歌天空的棟梁和基石的破土發(fā)芽、成長崛起,都與這本雜志、這個欄目、這位編輯有著如嬰兒離不開臍帶的關系。包括我在內從《飛天·大學生詩苑》走出的詩人,每每談起當年的《飛天·大學生詩苑》和張書紳老師,不僅有一種遣散不去的親切感和依賴感,而且至今還在常常不由自主地發(fā)問:如果沒有《飛天·大學生詩苑》,當代中國詩壇還會不會如此繁榮昌盛、活力無限呢?

1982年,歷經千難萬險考入原天水師專前,我原本對小說創(chuàng)作如癡如醉。是《飛天·大學生詩苑》和以此為起點、風靡全國大專院校的“大學生詩歌運動”,將我卷入到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汪洋大海。與那個年代眾多成天熱衷于給《大學生詩苑》投稿的其他大學生詩歌愛好者相比較,我最大的幸運之處不僅僅在于經張書紳老師耐心鼓勵與指點,短短一年多時間就于畢業(yè)前夕在讓海內外大學生癡迷得近乎瘋狂的《大學生詩苑》發(fā)表了一首小詩,而且畢業(yè)后又有幸被張書紳老師借調到《飛天》編輯部工作過一個多月時間。《飛天·大學生詩苑》的滋潤、張書紳老師的不懈提攜,不僅讓我堅定地選擇了詩歌之路,而且奠定了做人處事的基礎。

正如從《大學生詩苑》開始邁上當代詩壇并已經注定要進入當代詩歌史的著名詩人于堅所說:“《飛天》以其遠見卓識推動了當代詩歌的歷史進程”,《飛天·大學生詩苑》和張書紳老師對于當代詩歌最重要的貢獻,不僅僅由于張書紳老師的扶持與澆灌,讓那么數(shù)量眾多的個體詩人從《飛天·大學生詩苑》這塊彌漫著青春活力與創(chuàng)造才情的詩歌園地破土吐蕊、茁壯成長,更重要的是,在“朦朧詩”遭受排擠、打壓、質疑,“朦朧詩”自身的局限與瑕疵也日益畢現(xiàn),大潮初涌的當代中國詩歌面臨何去何從、彷徨抉擇的關口,以青春、本真、鮮活、夢想、現(xiàn)實為特征的《大學生詩苑》,為處于新老交替,一度在對“朦朧詩”撻伐之聲中陰云密布的中國詩壇,開拓出一片綺麗多姿、亂花迷人的朗朗晴空。一大批既不同于老一代詩人,也有別于北島、舒婷、顧城等“朦朧詩人”的新一代詩人,在《大學生詩苑》和張書紳老師共同哺育、栽培下,身姿搖曳,活力充沛地款款走上中國詩壇,并在迅速集結后形成繼“朦朧詩”之后對中國詩壇和中國詩歌走向產生深遠和深刻影響的“第三代”詩人陣營。如果要點數(shù)從《飛天·大學生詩苑》走出的當代中國詩壇執(zhí)牛耳者的話,除了上述于堅等人外,我確信包括葉延濱、徐敬亞、王寅、楊爭光、沈奇、程光煒、周倫佑在內,更多至今堅守在當代詩歌前沿的中年詩人,大概都不會忘記他們在《飛天·大學生詩苑》邁開的雖然幼稚卻充滿活力的第一步,以及接到張書紳老師用鉛筆在詩稿上鼓勵、評點的眉批之際內心所勃發(fā)的那種親切與激動吧?

許多對中國當代詩歌有所研究的人都在感嘆,上世紀八十年代是中國詩歌的春天。我也常常為那個時代詩歌帶給我們這個民族的激情與青春感慨不已。那么這場由“朦朧詩”發(fā)起,到八十年代中后期達到高潮的新時期詩歌大潮絕世高峰是如何形成的呢?如果冷靜、不懷偏見地進行評析,我以為在“朦朧詩”倍遭非議,剛剛擺脫非詩、偽詩、假詩桎梏的中國現(xiàn)代詩歌面臨前路茫茫困境的關鍵時刻,是《飛天》和張書紳編輯的《大學生詩苑》掀起的“大學生詩歌運動”,讓當代中國詩歌尋找到了新的出路、開拓出一片新的天地;也是從《大學生詩苑》走出的大學生詩人及其創(chuàng)作,讓在近百年的徘徊與波折中艱難前行的中國新詩徹底走出了體制與迷惘的牢籠,朝著自在、自主、文本、人性的詩歌本體昂首前行。

然而多少年來,我們的詩歌研究者對于開始于1981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達到高潮,由《飛天·大學生詩苑》所引發(fā)的這場影響深遠的“大學生詩歌運動”和《飛天·大學生詩苑》為當代中國詩歌做出的貢獻,卻一直沒有給予應有的關注。在我所看到的近三十多年中國詩歌發(fā)展歷史的綜述文章里,甚至很少有人提及《飛天·大學生詩苑》、張書紳和“大學生詩歌運動”與上世紀九十年代形成氣象的“第三代詩歌”之間的相因關系。這不能不說是當代詩歌研究中一種不可原諒的疏漏!因為通過姜紅偉這本《大學生詩歌家譜》可以發(fā)現(xiàn),如果沒有《飛天》、沒有《大學生詩苑》、沒有張書紳和“大學生詩歌運動”,不僅不可能有“第三代”詩歌運動之后中國當代詩歌的繁榮與發(fā)展,我們甚至在講述新時期以來近三十多年中國詩歌史的時候,也必然出現(xiàn)理論和時序上可怕的錯亂與斷代。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認為《大學生詩歌家譜》不啻是對于一本刊物、一個詩歌欄目的紀念,更是對當代中國詩歌史一次極其重要的補漏拾遺、對當代中國詩歌發(fā)展史上一個長期被忽視的重大歷史事件的梳理與發(fā)掘、對當代中國詩歌史研究一個意義的警醒。因為作為當代中國詩歌運動大幕落下前夕的最后一聲回響,《飛天·大學生詩苑》不僅將這場波瀾壯闊的當代詩歌運動推向了悲壯、熱烈、激情的高潮,而且有意無意為當代中國詩歌迎接、抵御隨之而來的滾滾經濟大潮,培養(yǎng)了中流砥柱,構筑了堅不可摧的堡壘。

《大學生詩苑》所昭示的詩歌時代已經結束,中國詩歌的青春年華也許將以此打結,不可再來!這不是詩歌、也不是詩人的悲哀,而是人類和時代的共同悲劇。但有了姜紅偉所編著的《大學生詩歌家譜》這本書,我們這些曾經經歷了那個激情年代的詩人,就多了一次回望、撫摸、回味的機會,也多了一種堅持、堅守的勇氣。同時,也希望我們的詩歌研究者能夠借助《大學生詩歌家譜》,重新審視當代中國詩歌所經歷的那個特殊的年份,以及《飛天·大學生詩苑》及其圍繞在這個詩歌欄目下的詩人為當代中國詩歌所付出的青春激情與詩歌夢想。

感謝姜紅偉讓一個幾近湮沒的詩歌時代再次排列有序、鏗鏘有力地走到了我們面前!

感謝《飛天·大學生詩苑》和它的守門人張書紳老師為當代中國詩壇所做的一切!

《大學生詩歌家譜》,2017年7月由廣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猜你喜歡
家譜飛天欄目
飛天之夢
家即是國,鉤沉史海樂為舟——“家譜文化的傳揚者”朱炳國
華人時刊(2022年15期)2022-10-27 09:05:54
關于欄目的要求
飛天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02
飛天探月,永不止步
金橋(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飛天之路
金橋(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18
欄目主持人語
欄目制,為什么這樣紅
傳媒評論(2017年2期)2017-06-01 12:10:16
從《家譜》看吉林回族的源流與走向
2010上半年古籍拍賣會上的家譜表現(xiàn)
天一閣文叢(2011年1期)2011-10-23 01:44:34
鸡西市| 宣威市| 邓州市| 手机| 什邡市| 偃师市| 葵青区| 漳平市| 齐齐哈尔市| 靖江市| 湖南省| 通辽市| 常宁市| 呼玛县| 中山市| 屏山县| 云林县| 嘉祥县| 临海市| 溧阳市| 土默特右旗| 广宁县| 封丘县| 抚远县| 敖汉旗| 西吉县| 铜梁县| 青冈县| 佛坪县| 临邑县| 新闻| 罗田县| 天津市| 济宁市| 斗六市| 沧州市| 隆昌县| 易门县| 鹤峰县| 明溪县| 固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