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海茵
摘要: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以漢字書寫為基礎的書法文化是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提升國民素質與修養(yǎng)、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與自信心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書法教育理應成為基層文化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诖?,本文對基層文化館書法教育的現狀與改善措施進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夠引起更多人的關注。
關鍵字:基層文化館;書法教育;現狀;措施
2016年6月底,湖北省文化廳、省財政廳聯合印發(fā)了《湖北省“十三五”時期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實施辦法》,其對于推進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起到了關鍵性的指導作用。而作為我國重要的公益性文化事業(yè)機構,基層文化館承擔著重要的文化教育與藝術培訓任務。但從當前情況來看,基層文化館書法教育中還存在很多不足,需要相關人員的進一步改進與完善,以進一步將我國的書法藝術發(fā)揚光大。
1基層文化館書法教育的現狀
1.1未得到充分重視
當前時尚、網絡文化、快餐式消費泛濫,在這樣的外部環(huán)境下,很多基層領導便忽視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與弘揚,尤其是對書法藝術缺乏興趣,因此,在基層文化館活動安排上也往往更加偏重于一些音樂、舞蹈項目,而書法類活動則少之又少。為了更進一步了解當前現狀,我們對某社區(qū)基層文化館進行了一項調查,該文化館下設8個文化站、20個社區(qū)活動室,我們對其開展的舞蹈、音樂等活動進行了專項調查,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由圖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出書法類活動與其他類活動的顯著差異。
1.2資金投入不足,硬件設施不完善
雖然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但是,各地區(qū)基層文化館的建設數量也在急劇增長,這就使得相應的資金投入依然不充裕。一些基層文化館很少有專門的書法教室,更談不上專業(yè)的桌、凳、文房四寶用品;也沒有像樣的展覽場地,書法作品的展出大多在廣場、走廊、過道進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基層文化館書法教育功能的發(fā)揮。
1.3專業(yè)人員和教師隊伍嚴重缺乏
據相關調查來看,基層文化館、社區(qū)從事書法的文化專干很少,一些基層文化館教學人員并沒有經過專業(yè)的培訓,這就導致基層群眾的書法培訓需求很難得到滿足。不僅如此,雖然近年來,我國各地都在組織專業(yè)人員編寫從小學到大學的書法教材,有的地方已經得到完善,但在基層書法愛好者中,一般中老年人所占比例較重,而當前適合中老年特性的書法教材幾乎沒有。
1.4學員素質水平參差不齊
基層文化館中,書法愛好者人數不少,年齡集中在五十五至七十五歲之間,他們大多成長于文革期間,由于歷史原因,他們有的文化知識水平偏低、有的缺少藝術鑒賞力、有的經濟條件并不寬裕,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他們對書法的認識和理解。并且由于學員的年齡、閱歷、學習目的、家庭條件、身體狀況等情況的不同,他們對書法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會不一樣。這就使得基層文化館在開展教育活動時,很難照顧到每個學員的情況,導致整體教學效果不是很好。
2基層文化館書法教育的改善措施
2.1完善文化館的基礎設施
基層文化設施是文化活動與服務的載體,因此,完善基層文化館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非常重要。首先,相關管理人員與工作人員應該積極爭取政府的支持以及社會的關心,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資源配置,建立專門的書法教室以及書法作品展廳、添置必要的桌椅板凳以及筆墨紙硯,方便教學工作的開展以及各項活動的順利進行。另外,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中要求: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全面覆蓋、互聯互通。因此,基層文化館也應當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建立起數字檔案庫、網絡交流平臺等,這樣一來,教師可以在平臺上發(fā)布各種書法教學視頻,學員也可以自由地在平臺上進行交流與互動,從而有利于書法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2.2因材施教,因需施教
針對學員自身水平參差不齊這一現狀,教師需要針對不同層次學員的學習需求,文化及書寫技能的差異,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
比如,對于一些新加入的學員,教師首先要重點講解書法藝術的歷史及相關理論知識,以便于為學員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于一些自身水平較高的基層書法愛好者,教師在講解時就要將重點放在書寫技法、基本功訓練上,可重點講解諸如“永字八法、歐楷解析、魏碑技法”等內容,不僅如此,教師還應當向他們傳播一些最新的書法動態(tài),促使他們不斷吸收新的東西,跟上時代發(fā)展的腳步;而對個別學員的特殊學習需求,教師應采取不受時間、地點、內容限制,適時進行單個輔導的方式,真正讓基層書法藝術教育工作做到實處。另外,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采取以老帶新的方式,讓一些素質水平較高的同志為新同志具體講解書寫技法、章法布局等內容,最終實現學員的共同學習、共同提高。
2.3建立穩(wěn)定的書法教師、人才隊伍
與其他單位相比,基層文化館的獨特之處在于其屬于公益性質,免費開放,因此,相關工作者在培訓教學過程中應始終堅持“服務社會、服務群眾”的工作方針,這就需要文化館積極采取多種措施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從而使得他們能以自身豐富的書法專業(yè)知識、嫻熟的培訓技能為廣大群眾提供更為精準、專業(yè)、高質量的培訓?;鶎游幕^可以實行總分管制,選派書法專干來負責相關工作。另外,為進一步提高基層文化館的業(yè)務水平,推動文化館城鄉(xiāng)一體服務,需要由文化館總分館體系中的總館向下一級分館下派業(yè)務副館長,并選派書法業(yè)務骨干指導分館的公益培訓、藝術鑒賞等工作,從而向基層廣大群眾提供更為優(yōu)質、便捷的服務。
2.4積極開展多樣活動
除了在教室中進行書法教學,基層文化館還應當將課堂延伸到實踐中、社會中,引導書法愛好者走向社會,并向社會吸取營養(yǎng)。首先,基層文化館可以定期組織書法比賽,并評選出優(yōu)秀的作品進行展示,這樣能夠有效激發(fā)學員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各學員之間還可以互相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另外,基層文化館還可以在春節(jié)、農村廟會期間,組織學員走向街頭到農村、工廠、社區(qū)去開展義寫春聯、義寫書法作品活動,這樣一來,不僅能夠開闊廣大書法愛好者的視野,還可以為書法藝術這一國學的傳承與普及起到極好的宣傳示范作用。
結束語
總而言之,書法藝術教育工作與國民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基層文化館在進行書法教育時,不僅要向學員傳授知識和技法,而且還要更加注重學生對學習過程性知識的體驗和積累。針對當前現狀基層文化館應完善相應的基礎設施,建立穩(wěn)定的書法教師、人才隊伍,并做到因才施教、因需施教,同時積極開展多樣活動,進而為廣大基層書法愛好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1]金強.試析基層文化館(站)、社區(qū)中老年書法教育的困境與出路[J].書法,2017,(06):59-62.
[2]鄺春蕾.基層群眾書法藝術教育及管理初探[J].大眾文藝,2015,(23):15.
[3]葛佐銓.免費書法培訓融合社區(qū)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5,(09):1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