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明霞 副教授 編輯/英華 設計/侯宇
場景一
晚上7點半,我和牛牛合作做完了面包(就是把各種配料放到了面包機里面,按一下啟動開關),這已經(jīng)成為我和牛牛最投入最喜歡干的事情了。
今晚,我們做完了面包,牛牛揭開面包機的蓋子,看著面粉在攪拌之下慢慢變成圓圓的一團,開心地歡呼雀躍。我說:“牛,我們把蓋子關上吧,這樣面包才能長大。”牛牛說:“媽媽,我們把門關上,面包要在它的家里?!蔽艺f:“是的,我們讓面包呆在它自己的家里。牛,7點半到了,想看動畫片嗎?”牛牛說:“想看想看?!蔽艺f:“好的,我?guī)闳タ纯寸姟!?/p>
我把牛牛抱起來,指著鐘上的指針,說:“你看,最短的那跟針指到7,中間長的那根指到6,就是7點半,我們就看動畫片?!迸ES檬种钢羔槪貜驼f:“短的指到7,這跟指到6,就看朵拉。”我說:“對,你看啊,短的指到8,中間長的指到12,就是8點了,我們就不看動畫片了,就到了洗澡的時間了哦。”牛牛點頭。
協(xié)議達成后,我打開電腦播放牛牛喜歡的《火車》(每集大概有20分鐘)。看著他坐在小板凳上專注地看,表情隨著情節(jié)變化,我放心地去做自己的事了。正忙著,聽到牛牛喊:“媽媽,快來?!蔽疫^去,牛牛指著鐘說:“媽媽,到了,我們不看動畫片了?!闭f完,把電腦合上了。
我很驚訝,表揚道:“哇,我好欣賞你啊,說了8點不看動畫片,就不看了,說到做到,真是個小小男子漢哦。”牛牛很得意,說:“媽媽,我們該洗澡了吧?”我答:“是的是的,走,洗澡去。”
一切都很順利,直到熄燈。熄燈后,牛牛在床上翻來爬去,不斷講話唱歌、要求吃雞蛋,折騰到10點后,在我一番利誘威逼之下才睡著。哎,看來,今天的失誤,就在于沒有把睡覺的時間提前跟他約定好。嗯,慢慢來,不要求完美。
使用技術提前約定法。提前約定一些規(guī)則,約定的時候,讓孩子有參與感,讓他感到自己很重要。
技術要點還是那一條,去掉媽媽自己的情緒化反應,語氣溫和而平靜,表情自然溫暖。
場景二
周末的中午,飯菜端上了桌子。全家上桌,只缺一人。我喊:“牛,吃飯了!”
牛牛在一邊玩玩具,一邊回答:“不吃!我不吃!”
我媽立刻生氣:“哪個說的該吃飯的時候不吃飯!吃飯!”牛牛立刻加大音量:“不吃!就不吃!”
我沖我媽擠擠眼,小聲講解管理小屁孩的要領:“媽,現(xiàn)在牛牛快3歲,就是第一個叛逆期到了,你說東,他一定說西,不信你看——”,我沖牛牛喊:“牛,今天中午不許吃午飯?!?/p>
牛牛立刻喊:“不!我要吃午飯!我就要吃!”
我媽頓悟:“哦,這樣哈。對!”接著,我媽說:“不行,今天不許牛牛吃午飯!”
牛牛急了,邊喊邊跑向飯桌:“不行,要吃,我就要吃!”話音未落,人已經(jīng)上了飯桌,端起了碗,忙著往嘴里刨飯了。
使用技術反向激將法。順著孩子所不愿意做的方向,從父母的角度提出要求。
技術要點去掉媽媽自己的情緒化反應,語氣溫和而平靜,表情自然溫暖。
叛逆期有哪些表現(xiàn)?
人的發(fā)展有3個明顯的叛逆期,第一個就是2歲左右,稱為幼兒叛逆期,或?qū)殞毰涯嫫?;第二個是六七歲左右,稱為兒童叛逆期;第三個是眾所周知的青春叛逆期。
可以說,每個處于叛逆期的寶寶都有富有自己特色的叛逆表現(xiàn),但歸納起來通常會有以下幾個特點:
1.破壞性攻擊性強,容易出手打人摔東西;
2.倔強固執(zhí),以自我為中心,非要按照自己的意愿來做事,想自己說了算,希望能隨心所欲地自由行動;
3.情緒化、情緒反應激烈,一不遂意就發(fā)脾氣、哭鬧、打滾;
4.挑戰(zhàn)規(guī)則、難以管束、不聽話,和父母唱反調(diào)、甚至無理取鬧。
叛逆是成長的信號
由于有這些特點,不難想象,他們是多么容易與父母、幼兒園老師以及其他同齡小朋友發(fā)生沖突?。☆^疼的同時,我們家長不妨這樣對自己講:“哇,我的孩子認知能力、自我意識又上了一個臺階了啊,真值得高興??!”因為以上所有的表現(xiàn),都是孩子成長的信號。孩子有了“我”的概念,就會制造一些機會去體驗“我”對于這個世界的影響力,頑強地表現(xiàn)自我,因而就會與父母唱反調(diào)、挑戰(zhàn)規(guī)則,想要自己說了算。
因而,家長應該將叛逆視為一個正常狀態(tài),同時,孩子的成長需要輔助,我們一方面要幫助他們體會到更多的自我能量,一方面要幫助他們理清自己內(nèi)在世界里的感受和情緒,并用語言幫他們表達出來。
這樣一來,當孩子處于叛逆期的時候,我們要做的就不是以暴制暴、苛責限制,而是幫助寶寶擴展能力氛圍,學習理解自己的情緒,表達情緒,進而管理情緒。
搞定叛逆寶寶的5個戰(zhàn)術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除了例子里使用的技術外,還有以下方法可以選用:
1選擇法
比如,早上起床穿衣服,拿出兩件,讓孩子選擇他喜歡穿的。
比如,孩子不肯起床,媽媽突然做出豎起耳朵聽的樣子,然后說:“哎喲,我好像聽到了一只蚊子在唱歌”,孩子立刻說:“在哪里?”媽媽說:“好像飛過去了,我想去看看,你去嗎?”孩子說:“要去要去。”接著媽媽說:“好的,把衣服穿上,我們兩個去看看。”
2注意力轉(zhuǎn)移法
3冷處理法
比如孩子在商場里哭鬧著要玩具,不給的時候就在地上打滾,這時父母語氣平靜地告訴孩子:“家里已經(jīng)有這種玩具了,我們不買。”然后站在旁邊自然地聊著別的話題,就好像孩子沒有打滾哭鬧一樣。暫時冷落,孩子唱獨角戲沒意思,慢慢就會停止哭鬧。
4將心比心法
把我們對孩子的理解用語言表達出來,孩子就會感到自己的內(nèi)心痛苦被父母理解和接納。比如,爸爸去接孩子放學回家,孩子不肯跟爸爸走,哭鬧著要媽媽接。爸爸講道理講不通時,可以這樣反饋:“寶寶,你很喜歡媽媽,很想讓媽媽來接,看到媽媽沒有來,心里很失望,還有些氣憤,是嗎?”
5借老師的權威法
幼兒園的孩子對老師很崇敬,老師的話,孩子容易聽??梢越枥蠋煹目趤碚f一些規(guī)則。
剛剛介紹了各種各樣的方法,但是家長一定提醒自己:管理和教育的方向一定不是壓制,而是促進獨立自我的成長和發(fā)展。
所有的管理和教育,無論技術多么完美,都比不上和諧的家庭氛圍。著名的精神分析師、兒科醫(yī)生溫尼科特曾經(jīng)說道:“喂養(yǎng)幼兒可以沒有愛,但沒有愛是缺乏人情味的管理,無法成功造就一個新的自主的人類兒童。”我們也可以這樣說,當孩子顯得不可愛的時候,或許正是更需要愛的時候,也是我們家長更應付出愛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