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靈
2017年的10月,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君特·格拉斯90歲的冥誕。他的遺作《萬物歸一》中文版出版,是要致敬這位在文學史上做出過貢獻的著名作家。
《萬物歸一》是他第一本簡體中文版詩畫集,也是他留在世間的最后一部作品。這部作品共收錄96篇詩文和格拉斯親筆繪制的素描畫,并附有9張由人工粘貼的小貼圖。展示了文豪格拉斯作為一個睿智的老頭兒的真實而生活化的一面,是重新認識格拉斯的最好機會。
格拉斯當過農(nóng)夫、礦工、石匠,也學過雕塑和繪畫,他既是世界聞名的大作家,又是詩人,正是這些不同的“身份”成就了他。
君特·格拉斯的人生無疑是精彩的。從他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了憤怒和無懼,而他所著的詩歌集《萬物歸一》更多的是表達了他的老年之嘆,是他集畢生功力發(fā)出的最后一擊,對人生、對生死、對世界的最后的沉思。
即將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格拉斯終于有時間審視自己。在經(jīng)歷了世界風云變幻之后,他眼里的“自己”是什么樣子的呢?這首《自畫像》就是他對自己的描述和看法。
已經(jīng)87歲的格拉斯用一首《自畫像》告訴人們他眼中的自己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是“掉光了牙、擤去鼻涕、一步挨著一步”的老者了,只能“享用稀粥”了,但并沒有悲觀、感傷的情緒,相反很風趣地形容自己已經(jīng)衰老的身體,也在告訴大家這沒什么大不了的,少了牙齒,還是能唱熟知的小曲,只是少個幾個詩節(jié)罷了。
即將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格拉斯對世間的風景也格外地迷戀起來。他那首《溫和的冬日》,讓我們看到了充滿溫情的格拉斯。
冬日明明是凜冽的,是兇巴巴的。然后在詩人格拉斯的眼里卻是充滿溫情的,本來光禿禿的森林不再那么有寒意,而是變得“明亮”,枝丫不怕雪花壓彎,而是翹首期盼雪花來襲,但是雪花并沒有到來,而是去棕櫚樹上游玩啦。竟然把冷冷的冬日寫出了俏皮的味道,也只有詩人格拉斯了。
即將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格拉斯會對這個世界說什么?是贊美和謳歌,還是尖銳的批評?格拉斯用他獨有的方式,通過《萬物歸一》這部詩歌集來表達著他對這個不完美世界的眷戀,還有對別離的那份淡然。比如,《我們將長眠何處》這篇文章,其中有一段試躺木匣子(棺材)的描述:“我妻子感到后悔,說沒有把我躺在匣子里的模樣拍攝下來。但是,她決定,如果下次有這樣的機會就要帶著自己的攝影機?!憧雌饋硎沁@樣心滿意足,她說”,或許對80多歲的格拉斯來說,看淡生死是平常的事,而對我們正在探尋人生的人來說,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看了他這篇文章后會給人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你可能看不透生死,但不再懼怕死亡。
生命總歸要走到盡頭,但已經(jīng)沒有遺憾了?;仡欁约鹤哌^的這一生?;虿ㄕ?、或詆毀,或痛苦、或歡暢,總之該經(jīng)歷的都體驗過了,曾經(jīng)過不去的東西如今也釋然地放下了,我雖然來過這人世間,總歸要回去了,雖然有些不舍,但沒有遺憾,也不會留下任何東西,到處都要萬物歸一了。
詩人格拉斯的這部遺作《萬物歸一》在德國引起巨大的反響,這是作者生命最后時光的精巧的縮影。格拉斯創(chuàng)造了人生最后的偉大藝術(shù)品。他給自己的人生留下了一個完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