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潔的白襯衫,干凈的臉龐,文質(zhì)彬彬的張琪燁在回答問題之前必習慣性地用右手抓一抓自己的頭發(fā),“我這是在思考。”他靦腆地說,“未來對我來說還太遙遠,目前,我只想將當下的事情做好?!?/p>
在“放任自流”中成長
與今天的孩子們每天忙于奔波于各種課外輔導班不同,張琪燁的童年特別悠閑自得,沒有輔導班,沒有爸媽的苦苦緊逼,有的只是自己的隨意玩耍。即使到了張琪燁讀六年級的今天,爸媽也不會過多地盤問他的學習,更不會額外布置課外作業(yè),頂多會問一句“今天的功課完成了嗎?”
或許正是這種看似“放任自流”、凡事不管不問的成長環(huán)境,讓張琪燁養(yǎng)成了自主性學習、合理安排好時間的學習態(tài)度。張琪燁有一張自定的時間安排表,每天什么時候吃飯、背書、做作業(yè)、睡覺,甚至洗澡都有明確的時間規(guī)定?!胺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做什么事有了計劃就容易取得好的結(jié)果,反之則不然?!痹趶堢鳠羁磥?,有沒有學習計劃對學習效果有著深刻的影響,能防止被動和無目的學習。而毫無計劃的學習則是散漫疏懶、松松垮垮的,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影響。
注重積累,喜歡研究作者
孟子的“此一時彼一時”被張琪燁視為學習上的座右銘,他的理解是學習要會變通,不能一味鉆牛角尖。
對語文的學習,除了大量閱讀課外書外,張琪燁有一個特別的愛好——研究作者。張琪燁喜歡讀古詩詞,一次,在讀到唐代詩人李賀的詩時,他被李賀詩中豐富詭異的想象和瑰麗奇峭的語言所吸引?!斑@是怎樣的一個人?怎么能寫出如此匪夷所思的奇語?”張琪燁頓時對李賀有了興趣。通過廣泛地查資料和上網(wǎng)百度,張琪燁了解到,李賀有“詩鬼”之稱,命運坎坷,當看到他27歲就英年早逝時,張琪燁不禁惋惜不已。
這以后,張琪燁讀任何作品,都會首先對作者來個仔細的研究,作者生活的時代、家庭背景、性格特點……
“作品中的主人公,或多或少會流露出作者本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了解了作者,就能更好地讀懂作品了?!睆堢鳠钫f,這其實也是一個對文學常識積累的過程。
身為學校大隊委的張琪燁知道,只有自己時刻以身作則,才能讓同學們信服自己,所以他時刻告誡自己對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最好,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
家長說:琪燁現(xiàn)在的成績比較穩(wěn)定,主要得益于學習能動性的提高,學習專注力的加強,注重基礎(chǔ)知識和知識點的歸納。其中知識歸納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劉彬老師經(jīng)常要求同學們完成的思維導圖的練習。這是一項對孩子們思維方式和邏輯分析能力影響深遠的練習。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思維活躍,但情緒波動較大,家長不妨多一點耐心,少一些苛求;多一些引導,少一些命令。也許不經(jīng)意間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正變成你所期望的樣子。
文彬老師說:琪燁是個特別愛思考,非常安靜的孩子。課堂上的他,臉上總是掛著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很少主動回答問題,當你問他,卻總能聽到獨特的想法。小小年紀的他對自己發(fā)展有要求,有近期目標。課下經(jīng)常滿臉嚴肅,向老師請教一些學習上或思想上的困惑。為了寫好作文,他喜歡跟老師討論寫作思路,他的習作常常洋洋灑灑的,類似研究報告。他綜合素質(zhì)較強,得益于良好的家教。真心祝愿琪燁學習進步,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