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眠于雨花臺的革命先烈們:
你們好。
感謝《雨花臺》話劇巡演讓我能見識到先輩們曾經(jīng)的事跡。作為新時代生人,我有幸能通過話劇的演繹重新體會到那個烽火驚天的時代;有幸能重新體會到那個千萬革命志士們?yōu)榱素?zé)任與理想拋頭顱灑熱血的英武與雄壯;有幸能在數(shù)十年之后能通過如此形式看見先輩們不屈的英魂。
我未曾有過瞻仰烈士陵園的榮幸,而就算站在雕像之前,我想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也遠(yuǎn)遠(yuǎn)不能體會到先烈們曾經(jīng)宏偉事跡的萬一。但即使如此,作為新時代的中華子民,我也能清晰的感受到先輩們曾經(jīng)那復(fù)興偉大祖國的愿景!
自先輩們長眠以來,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這塊土地也走過了百載時光。我的中華故土經(jīng)歷了改天換地的劇變痛楚,經(jīng)年動蕩之后,終又重回繁榮。曾經(jīng)的山河破歲,經(jīng)過萬千志士的鮮血灌之,終又復(fù)立于民族之林。如今先輩們的長眠之所已布滿鮮花與白鴿,這中華國運(yùn)的昌盛不知是否便是先輩們的愿景所在。
如今面對先輩們的英魂,我想說作為這一代的中華兒女,祖輩們的鮮血我們不會忘懷。先輩們留下的,是大丈夫以天下為己任的氣度,是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雄心,是寧負(fù)百年身,不負(fù)中華恩責(zé)任。這些,并沒有隨著先輩們的長眠而消逝,而是以鮮血為紐帶傳承了下來。曾經(jīng)的反動勢力為了震懾革命志士而建的雨花臺刑場,如今在先輩們不屈意志的造就下成為了偉大革命意志的豐碑。也許單純的雨花臺是平凡的,但其中革命先輩們那雖千萬人吾亦往矣的不屈決心使那佇立山頂?shù)氖裼辛瞬恍嗟囊饬x。
魯迅先生曾書“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在那個山河破碎的年代,前赴后繼的志士們擁有的,是怎樣的決心與意志。起伏跌宕百年滄桑,有多少先輩們?yōu)榱烁锩聵I(yè)血染寒江。“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奔覈罅x,民族之重,為了這重愿景,先輩們選擇了鮮血淋漓的道路,鮮血澆灌出了不滅的火花,終是以燎原之勢開辟出了新的天地。無路歸鄉(xiāng)的英魂們在新時代中化為九天中的璣璇,指引我們的前路,灼灼生輝。
對先烈的緬懷代表的不僅是尊敬與回憶,其更代表著對祖輩們遺志的繼承與砥礪前行的意志。我有幸生在了中華復(fù)興的年代,見證了如今的莊嚴(yán)與寧靜。但鮮血不可忘記,中華在前行的路上,總有一些東西需要銘記。雨花臺便是這樣的象征之所,其既是先輩們?yōu)⑾聼嵫?,也早已成為了一種概念,代表著這奮勇前行,不畏艱險的革命精神。
百年滄桑,改弦更張。我們不知道一代代人過后,百年后的中華故土又會是什么模樣。但在此刻,面對先烈們的英魂,我想說,如今的中華,山河猶在,國泰民康,請諸君心安。
此致
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