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琦君以為全人類提供優(yōu)秀文化的抱負,面向整個人類和世界的眼光,帶有鮮明中華美學風范的藝術手法,有中入而無中出,自覺而不自卑,自信而不自大自豪而不自傲地在文學中彰顯有利于實現(xiàn)人生幸福、人類安定、生態(tài)和諧等普世理想的中華“明德”,呈現(xiàn)出鮮明的中華文化主體性特征,其做法值得當代作家借鑒。
關鍵詞:中華文化主體性 琦君 文學 普世理想 明德
中華文化主體性是指中華兒女自覺認同、評判、傳承、傳播中華文化,平視其他文化,借鑒其他文化優(yōu)長,發(fā)展完善中華文化。
近代以來我國長期“挨打、挨餓、挨罵”①的現(xiàn)實嚴重挫傷了國人的文化主體性,現(xiàn)在,在西方文化霸權下,文化自卑主義、失敗主義依然盛行,“思索‘中華文化主體性已經(jīng)是一個無可回避的時代議題”②,“只有申明中華文化的主體性,中國人獨立自主、洋為中用,方才理直氣壯?!雹?/p>
琦君是自覺建構中華文化主體性的作家,“曾被評論說是文章中較多具備中國傳統(tǒng)情韻和風味的作家”④,被譽為“臺灣文壇上閃亮的恒星”。其文學大力傳揚普世之中華“明德”,有力彰顯了中華文化精神,對今日文學重建中華文化主體性具有重要啟示。
一、為何“明明德”
現(xiàn)代以來,很多作家認為文學不是道德教科書,不應該承擔“善”責。對此,琦君不以為然,曾批評道:“以文學外衣,描繪色情……人人鳴鼓而擊之可也?!彼⒉徽J為文學中不能寫陰暗,而是主張“平平實實地,以滿懷悲憫之心報道”,“其用意是為求發(fā)掘問題癥結之所在,喚起廣大讀者的同情心而謀解決?!保ā丁伴|秀派”與丑惡面描寫》)
《大學》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說,大學問的宗旨在于彰顯光明的思想道德,使人棄惡自新,直至具備最完美的品德。在“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三者之間,“親民”為旨歸,“止于至善”是“親民”的最高目標,而“明明德”乃“親民”之根本路徑。《大學》雖是儒家經(jīng)典,但“明明德”之“明德”并非僅僅是儒家之道,老子著《道德經(jīng)》,倡導“近于道之德”;佛教有《十善業(yè)道經(jīng)》,勸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道、釋兩家雖與儒家的“明德”有異,但都與儒家一樣致力于“明明德”。而儒、釋、道是中華文化之根本,因此可以說“明明德”乃為整個中華文化之道。
琦君說:“我始終是主張文學應當多發(fā)揚光明美德,這是我國幾千年的文化傳統(tǒng)。”但這一傳統(tǒng)卻被不少人拋棄,社會上彌漫著重物質(zhì)輕精神的歪風邪氣。因此,“我們要通過文藝作品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引導人們增強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向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雹?/p>
二、明何“明德”
“明”,即光明,“明德”應是“光明的觀念與道德”,“明德”既要符合人性,也要順應社會和時代要求,既要有代代相承的共相,也要有應群體與時代需求的殊相。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規(guī)范,不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價值。”⑥琦君認定的“明德”就是中華文化中“永不褪色”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規(guī)范”。她在每一篇作品中都要贊揚一種或幾種中華觀念或美德。拿散文集《青燈有味似兒時》來說,《玳瑁發(fā)夾》贊揚儉省、樸素;《南海慈航》贊揚堅韌、淡泊、寬容;《菜籃挑水》贊揚豁達、勤勞……三十篇短文竟贊揚了百余種中華傳統(tǒng)觀念與美德。
“真正對中華文明抱著一種血肉感情的人,一方面要突出你文明中的優(yōu)秀成分,同時也得看到你的文明中最好的東西是人類共有的?!雹哏懊鳌敝腥A“明德”雖源于中華傳統(tǒng),卻是人類共有的,因為它們旨在解決的是人類共有問題,概括來說,這些問題有三:
(一)個人的幸福?!兑稽c領悟》寫“息心”使自己的“空調(diào)病”快速痊愈;《生與死》啟發(fā)老年人“安時處順”,做“陽光老人”。沒有人不想幸福,但疾病、人際關系緊張、老邁等問題總是令人痛苦不已,如何消除痛苦,這是琦君關注的焦點。她大部分作品寫的是人生痛苦之事及其化解之道,使人認識到中華傳統(tǒng)觀念及美德在提升心靈境界,消除痛苦中的巨大作用,從而自覺學習并加以運用,收獲幸福人生。
(二)人類的安定?!短煜乱患摇酚懈杏凇敖袢占娂姅_擾的世界,不但國與國之間少有信義,即使是同種族、同宗教的,也視同仇敵”,盛贊向世界宣揚大同思想的學者;《愛的啟示》號召社會人士“發(fā)揮‘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以減少青少年“犯罪、吸毒、自殺等事”。琦君目睹過軍閥混戰(zhàn)、日本侵華、黑白人種間的沖突,對世界和平充滿期盼;長期供職司法部門的經(jīng)歷使她期望社會更加安定;身為女性,她由衷希望孩童們都能在和睦的家庭中健康成長。而離開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世界和平、社會安定、家庭和睦都不可能完滿地實現(xiàn),因此她通過作品,號召人們學習中華傳統(tǒng)觀念和美德,以實現(xiàn)社會的安定。
(三)生態(tài)的和諧?!妒刂浵仭穼懰龖阎鸺摇芭c眾生同樂,使眾生免苦”的心理保護小螞蟻;《環(huán)保的聯(lián)想》發(fā)出“但愿我們唯一的地球長生不老。但愿天空永遠蔚藍”的美好祝愿。琦君深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響,認為地球并非人類自己的地球,如果人類只為自己,生態(tài)將失去平衡,人類終將為自己所害,因而她不厭其煩地強調(diào)節(jié)儉、仁義、悲憫等中華觀念和美德,希望人們自覺維護生態(tài)和諧。
追求個人幸福、人類安定、生態(tài)和諧是每個人的共同理想,亦即普世理想?,F(xiàn)在,自由、民主、人權在西方政治、經(jīng)濟、軍事、宗教、文藝等霸權主義的庇護下橫掃世界,被樹為“普世價值觀”,然而,“普世價值觀”并未實現(xiàn)普世理想,反而導致恐怖勢力橫行、局部戰(zhàn)爭不斷、難民流離失所等問題。
“西方文明是無法解救人們內(nèi)心的寂寞空虛的”(《親情、友情、祖國情》),要解決普世問題離不開中華文化的參與。因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直面中國問題時,一向向著“天下”“大道”注目,早已提出了實現(xiàn)普世理想的一整套思想觀念和道德準則。這些觀念和道德在本質(zhì)上與“普世價值觀”是相通的,但卻不像后者那么專斷、極端、霸道,它們是開放的、中庸的、生活化的。從個人幸福、人類安定、生態(tài)和諧角度來看,中國的自由當然更值得提倡。
“中國有為全世界、全人類保持并提供優(yōu)秀文化的義務”⑧,在新的世界性問題層出不窮之際,中國要在繼續(xù)走中國道路的同時,總結并向全世界傳揚好中國經(jīng)驗。當前,有些西方國家對我國有很多誤解,原因之一是溝通交流不暢?!拔乃囀鞘澜缯Z言”,“最容易相互理解、溝通心靈”⑨,當代作家要像琦君那樣,以自覺的主體意識彰顯有利于實現(xiàn)普世理想的中華“明德”。
三、如何明“明德”
“明德”必須“明”才能得以光大。肩負著重建國內(nèi)讀者的文化自信心和向世界傳播中華“明德”雙重重任的當代作家,要格外講究明“明德”的技巧。從琦君作品來看,以文學明“明德”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藝術化。明“明德”的文學不是宣傳品,要使讀者很好地了解“明德”,認同“明德”,進而按“明德”行事,文章必須藝術化。
琦君的作品具有很強的藝術性,比如小說《橘子紅了》中大太太的形象飽滿鮮活:勤勞、善良、忠貞,令人敬佩;癡情卻被無情棄,令人憐憫;憑權勢將秀禾拉進自己婚姻的“墳墓”,令人憎恨;最終贏回丈夫并為秀禾謀出路,又令人欣喜。小說為她設置了一個碧水環(huán)洲、芳香四溢、碩果累累的橘園環(huán)境和火紅的橘子意象,她就猶如那橘子,堅韌地走過辛酸,邁過苦澀,脫去青衣,綻放火紅的容顏,收獲甜蜜的橘心。在橘園意境與橘子意象的映襯下,她以愛為前提的殘忍變得可以被理解,而她身上的傳統(tǒng)美德卻易于獲得讀者的認同。立體的形象、美麗的意境、象征的意象既有力地彰顯了她身上的傳統(tǒng)美德,也營造了含不盡之意于言外的藝術效果。
琦君認為“具有歷史意義的文學力量,應當剛?cè)峄ヒ姟保熬邆鋭偟膬?nèi)涵,而有柔的技巧”,“剛性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與尊敬”(《剛與柔》)。柔就是要符合藝術規(guī)律,使用文學的表現(xiàn)方式,使作品具有美感,震撼人心,具體的技巧則可中西兼具,比如《橘子紅了》營造意境、描摹意象以及團圓式結局是中國式的,但截取人生橫斷面、少女宛晴的視角、秀禾的意識流又是西方式的。
在運用技巧時,琦君始終把握四個原則。其一是“傳真”,“文字上不可矯揉造作,以辭害意”,“立意上不可標新立異,嘩眾取寵”。其二是“精簡”,“使篇中無閑句,句中無閑字”。其三是“含蓄”,“淺明的詞句,卻含有不盡回環(huán)曲折的情義”。其四是“清新”,“表達自己的思與感,使讀者有‘如見其人的親切感”(《得失寸心知——淺談寫作》)。這四個原則反映的正是中華美學精神,“講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講求言簡意賅、凝練節(jié)制,講求形神兼?zhèn)洹⒁饩成钸h,強調(diào)知、情、意、行相統(tǒng)一”{10}。形式是內(nèi)容的體現(xiàn),以明普世之中華“明德”為主要內(nèi)容的文學,就要像琦君作品那樣在中華美學精神的統(tǒng)領下靈活借鑒西方技巧,使作品充分體現(xiàn)中國特色,具有中國氣派。
(二)客觀理性。在傳揚中華“明德”的同時,琦君也經(jīng)常否定、批判一些傳統(tǒng)倫理道德,贊揚一些他國有、我國無的觀念和美德。比如《髻》批判了“夫為妻綱”及一夫多妻制的罪惡;《巖親爺》指責“呂洞賓伯伯只收男生當親兒,不收女生當親女”;《紙的懷念》抨擊“父為子綱”導致的父母左右兒女婚姻的荒謬;《一把椅子》批評“某些中國人同鄉(xiāng)觀念之狹窄”,贊賞“日本人、韓國人的團結互助”;《窗外》贊美西方人自覺排隊的精神。
由于中華文化已有五千年歷史,產(chǎn)生過數(shù)量龐大的觀念和道德,哪些是“明德”,至今并沒有定論,要構建中華文化的主體性,作家們就要以有利于個人幸福、人類安定、生態(tài)和諧為標準,實事求是、客觀冷靜地分析和評判中外思想觀念和道德,斷不能像魯迅先生所批判的“以自己的丑惡驕人”{11}。即使對于糟粕,也不能一味夸大、渲染,而要本著“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12}的目的和悲憫的精神,實事求是地予以反映。
(三)有中入而無中出?!叭绻覀冊趯ν鈧鞑ズ秃霌P中華文化中始終停留在‘自說自話的層面,中華文化就不可能真正被世界所認同,因為它缺乏感染力和影響力”{13},若只說他話,中華文化主體性就無從談起。如何既有主體性,又能被世界認同?琦君在《“有我”與“無我”》中說:“至于從事文學寫作的人,‘我的體認,亦極重要……先得由作者把我投入事物之中,作深刻關照。必須先入乎其中,而后出乎其外,有我入而無我出?!薄拔摇碑a(chǎn)生于中華文化之中,“我”以中華文化為基礎的體認“亦極重要”,無論寫哪個國家、哪個時代的事物,都要先從中華文化的視角“作深刻關照”,有中入而無中出,描繪人類共同的情感,揭示普遍的人性,傳達世界公認的思想觀念和道德理想。
在琦君文學中,有中入而無中出的方式主要有四種:
第一種,通過中國人題材表現(xiàn)人類共同情感、觀念與美德。比如《毛衣》,寫“我”為母親織了個背心,母親添上袖子后又反送給“我”,母親病逝后,“我”一看到它,心中就充滿暖意,感覺母親還活著。《鄰居瑪莎》中的瑪莎看到此文后被感動得流淚,因為文章使她想起小時候母親鉤的一條毯子和故鄉(xiāng)意大利。中國與意大利雖遠隔重洋,但母女之愛和懷鄉(xiāng)之情卻是沒有國界的。
第二種,用“中華美德”評判西方人。比如《生活教育》中琦君想起一條美國友人贈送的毛巾,上面寫著“Use me and wash me every day”,由此盛贊友人與中國人一樣有節(jié)儉的美德。在同一篇文章中,對于美國孩子用紙浪費現(xiàn)象,她則從節(jié)儉美德喪失的角度提出批評。
第三種,用中外格言、諺語等闡釋某一中華“明德”,比如《忘掉了也好》,為了宣揚寬恕美德,先引古語“人有德于我,不可忘也;人有負于我,不可不忘也”,繼而指出“西諺也有‘Forget and Forgive的說法”。
第四種,直言中外“明德”相通,比如《我的佛緣》中說:“儒家的仁,道家的自然,基督的博愛,和佛的慈悲,正是一貫的精神?!?/p>
相對來說,第三、四兩種方式對作者的西方文化修養(yǎng)要求更高,也更能凸顯中外“明德”的相通性,對于中外文化溝通與對話具有重要作用。
“維護多元文化的存在,保持和發(fā)展自己民族文化的主體性,可以說已經(jīng)成為當今世界許多國家、民族最關切的一個問題?!眥14}解決這個問題對中國來說尤為迫切。文學最能塑造人的精神,要重建中華文化主體性,文學家就要像琦君那樣,以面向整個人類和世界的眼光,以帶有鮮明中華美學風范的藝術化手法,有中入而無中出,自覺而不自卑、自信而不自大、自豪而不自傲地彰顯有利于實現(xiàn)人生幸福、人類安定、生態(tài)和諧等普世理想的中華“明德”。
① 王曉波:《重建中華文化價值的主體性——探索中國改革開放的前途》,《原道》2013年第2期。
② 盧國龍:《“文化主體性斷想”》,《宗教與哲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版。
③ 李世 :《傳承·超越》,經(jīng)濟日報出版社2013年版。
④ 周伶芬:《千里懷人月在峰——與琦君越洋筆談》,《青燈有味似兒時》,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196頁。
⑤⑥⑨{10} 習近平:《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http://www.guancha.cn/culture/2015_10_14_337575.shtml.
⑦ 丁學良:同樣是大國,為何國際上擔心中國而非,http://cul.qq.com/a/20160824/002985.htm?pgv_ref=aio2015&pt;
lang=2052
⑧ 張岱年:《世界文化與中國文化》,《張岱年全集第一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5頁。
{11} 魯迅:《隨感錄三十八》,《魯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328頁。
{12} 魯迅:《我怎么做起小說來》,《魯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526頁。
{13} 陶辛夷:《淺析文化傳播的潤物細無聲——兼論海外華文媒體在中華文化對外宣傳中的作用》,《國際話語體系中的海外華文媒體第六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論文集》,香港中國新聞出版社2011年版,第388頁。
{14} 樓宇烈:《中國文化何去何從》,《中國的品格》(全新修訂版),南海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頁。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族群關系與戰(zhàn)后臺灣文學研究”(項目編號:12CZW063);江蘇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項目“戰(zhàn)后臺灣女性文學的中華文化認同研究”(項目編號:2016SJD750010);
徐州工程學院重點培育項目“臺灣女作家的中華文化認同研究”(項目編號:XKY2014101);江蘇省品牌專業(yè)建設一期項目(項目編號:PPZY2015C
208);江蘇省“青藍工程”優(yōu)秀青年骨干教師資助項目、徐州工程學院重點學科資助項目的階段成果
作 者:吳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博士,徐州工程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
編 輯:李珂 Email:mzxsl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