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老字號」
火鍋,可以說是全中國最流行的飲食方式之一,它甚至已經(jīng)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如果你想在美國吃一頓地道的火鍋,早已不是什么難事。這次的中華老字號,我們就來說說大家熟悉的重慶火鍋中的老字號—橋頭火鍋。這是一家有著百年歷史的老火鍋店,地道是老店的堅持,發(fā)揮品牌效應是他們今后的方向。
作為傳統(tǒng)飲食方式,最早的火鍋“溫鼎”發(fā)現(xiàn)于商周時期,距今約3000年。隨著時間的推移,火鍋容器材質與食材吃法不斷發(fā)生變化。清末民初時,火鍋已是遍及大江南北。
火鍋起于廟堂,成于江湖。重慶橋頭火鍋,產(chǎn)生于火鍋廣泛走進“市井”后的年代。
源于碼頭文化的孕育
重慶位于長江與嘉陵江的交匯處,水運發(fā)達,自古便是中國西南地區(qū)重鎮(zhèn)。19世紀中期后,其重要的區(qū)域地位和較為繁榮的商貿(mào)經(jīng)濟,使其成為近代西方殖民者打開中國西部市場的門戶。1891年,重慶被迫向英國開放通商。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使得重慶向日本及其他列強開放。開埠通商的重慶,逐漸從一個內陸傳統(tǒng)城市成為近代城市,也從一個軍政中心發(fā)展成為長江上游的重要商業(yè)中心。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碼頭運輸業(yè)已經(jīng)成為了重慶具有較大規(guī)模的行業(yè),碼頭工人隊伍也日漸壯大。工人們每天需要進行大量的貨物裝卸工作,但收入又非常有限。因而,他們只能選擇方便、便宜而又能夠支撐自己繁重體力勞動的食品來充饑。于是,碼頭工人們仿效古人“擊鐘列鼎、圍爐夜話”,在岸邊壘石造灶、劈柴燒鼎,將江邊眾多屠宰場棄之不用的畜禽內臟等,洗凈后與祛腥的辣椒、花椒、姜蒜等調料一起下鍋,煮而食之,俗稱“連鍋鬧”。如此一來,那些不起眼的內臟零件,隨即變成了鮮香麻辣的鍋中美味。
20世紀40年代,木船主李文俊在其父親所建“橋頭連鍋鬧”基礎上,在川黔要津海棠溪水碼頭搭起了幾間草棚,擴大了經(jīng)營規(guī)模。他在調料上大膽創(chuàng)新,加入料酒、冰糖、豆豉、老姜、牛油,使整個湯料鮮辣回甜,又用麻油與雞蛋清放入小碟中供人蘸食。因所涮之物成本低,及其“麻、辣、鮮、香”調味方式,因而店鋪深得碼頭工人們的青睞。而碼頭上眾多的過往客商,也成了店鋪的宣傳者。生意日漸火爆的同時,也漸漸聲名遠播。據(jù)說有位文人品嘗過后,寫詩一首:“人在路上行,食在橋頭邊,萬物鍋中游,爐火紅遍天?!敝螅钗目⒌昝臑榱恕皹蝾^火鍋”。
這個產(chǎn)生于重慶碼頭文化的火鍋店,也適應了重慶的氣候條件與重慶人的性格特點。冬天的重慶,濕冷,也缺乏像中國北方集中而廣泛的供暖方式。滾燙的火鍋,一來可以暖身,二來可以祛濕氣。而同時,其麻辣鮮香的特點,也與重慶人豪爽、熱情的性格相匹配。一爐火鍋,一壺酒,食客們便可以無話不談。
如此一來,這份起源“江湖”的火鍋店,獲得了廣泛的群眾基礎,逐漸成名于“江湖”。
忠于傳統(tǒng)口味
有著百年歷史的重慶橋頭火鍋,其非物質文化傳承已是第四代傳人。
從17歲起,李波便在重慶橋頭火鍋工作,如今已有近30個年頭?!?989年來的,那時候工作不好找,想學一門技術,而來國有企業(yè)工作又是一件很體面的事,所以就來了?!?/p>
李波說,他先是從店里的傳菜員做起,后來被師父選中進廚房打雜,之后學習配菜及練習刀功,前前后后兩年,師父才正式教授他調料技術。
李波說,學習調料并不容易,識食材、使用食材、炒作食材及綜合調味,樣樣都要精通。每種材料的產(chǎn)地、味型,以及它在綜合調味中的作用,都要有清晰全面了解。據(jù)李波介紹,比如子彈頭(辣椒的一種),產(chǎn)于湖北與產(chǎn)于河南,辣椒素便不一樣,口感也就不同。只有對食材有全方位了解,才能保證火鍋調料正宗的味道。除此之外,還要利用食物相生相克的特點,學習化解調料中的酸甜苦辣?!氨热纾ヂ獒u能夠降低辣度。香油和大蒜也能夠降低辣度?!?/p>
大概對于喜食火鍋的人來說,吃火鍋是一件開心幸福的事情。但對于幾乎天天都要嘗試火鍋口味的調料師來說,就未必如此了。每天的調料,調料師都要加以品嘗,以便及時調整味道,確保麻、辣、鮮、香味道的正宗。李波說,以前的調料師,大多依靠大量先期經(jīng)驗進行調味,并沒有量化或是標準化的數(shù)據(jù)可供參考選擇。所以,做調料師,要勤勞,也要有悟性。
早上8點上班,晚上11點離開。努力地學習與進步,也會有調味不盡如人意的時候。不同的天氣、溫度,味道便會相去甚遠。研發(fā)新型鍋底,仍要保持重慶橋頭火鍋“麻、辣、鮮、香”的口味,因而就要保持學習姿態(tài),并進行及時調整,讓炒制出的調料達到理想狀態(tài)。
作為傳人,“傳承”二字如何實施,是李波常常思考的問題?!皞鹘y(tǒng)技藝、口味以及誠信經(jīng)營的精神,這是重慶橋頭火鍋最原汁原味的東西?!?/p>
這一觀點得到了重慶橋頭火鍋董事長夏紅亮的認同:“作為老企業(yè),我們的不忘初心便是堅持傳統(tǒng)技藝的心口相傳,堅持匠人精神,做良心事,做良心企業(yè)。”
成于“江湖”
現(xiàn)今而言,“麻、辣、鮮、香”的口味,已以燎原之勢受到全國歡迎。忠實于這一傳統(tǒng)口味的重慶橋頭火鍋,已在全國擁有100多家加盟店或分店。即使為適應當?shù)叵M者的飲食習慣,口味上做了一定程度的調整,但其“麻、辣、鮮、香”的口味特點依然保持。
據(jù)夏紅亮介紹,為了擴大銷售市場,也讓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吃到正宗口味的重慶火鍋,重慶橋頭火鍋于20世紀80年代末便創(chuàng)辦了火鍋底料廠,目前,年產(chǎn)量1400噸。2006年,重慶橋頭火鍋建設自己的海椒、花椒等原料基地,確保生產(chǎn)底料的原料供應與口味的正宗。
據(jù)2018年1月天貓發(fā)布的老字號品牌網(wǎng)絡銷售數(shù)據(jù)顯示,即使是在海外,重慶橋頭火鍋底料也很暢銷,它是海外地區(qū)最暢銷的前十大老字號品牌之一,銷售范圍覆蓋了173個國家和地區(qū)。
當今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狀,為火鍋文化流行提供了支撐。交通方式的便捷,中國南北方、各省份之間的交流與融合不斷加大,為地域文化成為全國性文化提供了可能。這樣一來,中國南北方的飲食文化差異被不斷縮小,飲食習慣的融合給予了具有足夠包容性的火鍋以巨大的市場發(fā)展空間。同時,在現(xiàn)有的生活快節(jié)奏下,“等不起”的食客看著端上來的鍋便多了幾分定力,再吃著它的麻辣鮮香,生活與工作的壓力,隨著被“辣盡興”而消減幾分。更不用說火鍋自帶的三五好友、家庭成員聚會的休閑氣質了。
一爐熱氣,將火鍋食材烹制成酣暢淋漓的味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飲食方式,這也符合中國文化中庸的思想。大概對于中國人及海外華人華僑來說,再也沒有哪種飲食方式能夠像火鍋這樣得到推廣與流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