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樂
內(nèi)容摘要:《圍城》是我國諷刺小說的代表作之一,語言豐富,尤其是在有關(guān)人物描寫中,其辭格的應(yīng)用無與倫比,得到諸多學者的認可。本文重點闡述了《圍城》中人物描寫辭格運用的相關(guān)問題。文章總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著重介紹了《圍城》中有關(guān)人物描寫的辭格運用方法;第二部分闡述了辭格運用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希望能夠進一步加深讀者對《圍城》人物描寫方法的認識,加深對《圍城》的理解。
關(guān)鍵詞:《圍城》 人物 辭格
錢鐘書先生是我國近現(xiàn)代史的文學大家,其筆下的《圍城》被譽為“傳世之作”,讓無數(shù)讀者為之傾倒。在《圍城》一書中,錢鐘書先生采用了豐富的修辭,讓書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鮮明,入木三分。從《圍城》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來看,修辭方法的運用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而變化,鮮明的突出了人物性格,進一步彰顯了這篇文學作品的魅力。
一.辭格在《圍城》人物描寫中的應(yīng)用
(一)多種辭格交匯使用
1.人物形象
多種辭格交匯使用是《圍城》最突出的特點,與單一的辭格相比,這種交匯使用的方法能夠更加形象的闡述人物性格特點、心理變化等,成為描述人物的有效手段。例如在描寫人物肖像時:
“孩子不足兩歲,塌鼻子……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遠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活像報上諷刺畫里的中國人的臉。”
在這則人物形象描寫中,錢鐘書先生對孩子的形象采用了夸張加比喻的手法,“高高在上的眉毛”與“彼此要害相思病”的眼睛,通過俏皮幽默的方法,不至于給人傷害,但是又仿佛將孩子的五官置放在哈哈鏡前,展現(xiàn)出一個與人們所熟悉的相貌相差甚遠的孩子形象,加深了讀者的印象。
2.動作與語言
在描寫人物的動作與語言時,錢鐘書先生也大量的使用了多種辭格交匯使用的方法,例如:
“他最擅長用外國話演講,響亮流利的美國話像天心里轉(zhuǎn)滾的雷,擦了油,打上蠟,一滑就是半個上空……演講是站在臺上,居高臨下的;求婚是矮著半身子,仰面懇請的?!?/p>
上述一段話是描述趙辛楣語言特點的,采用了比喻和對比的方法。其中,趙辛楣“擅長外國話演講”,并且演講的風格是“天心里轉(zhuǎn)滾的雷”;同時,趙辛楣還存在講話“高高在上”的問題,熟讀《圍城》的讀者均知道,蘇小姐更喜歡平易近人的說話方式,因此趙辛楣這種“演講”的方法不適用于蘇小姐。通過這段描寫,作者根據(jù)演講與求婚時不同的姿態(tài)與語言方式進行描述,點明了故事中趙辛楣無法進入蘇小姐內(nèi)心世界的主要原因[1]。
(二)琳瑯滿目的比喻修辭方法
錢鐘書先生對于比喻這種修辭方法情有獨鐘,認為“比喻是文學語言的擅長”,因此在《圍城》創(chuàng)作過程中,錢鐘書先生將各種比喻方法運用的瀟灑自如,除了常見的明喻、暗喻外,還有反喻、引喻修辭手法,讓人目不暇接。
1.博喻
博喻就是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去反復(fù)的說明一個事情(本體),又被稱為連比。博喻這種修辭方法在《圍城》的人物描寫中得到了充分的運用,例如:
“把方鴻漸忘了就算了??墒切睦锿涣怂?,好比牙齒鉗去了,齒腔空著作痛,更好比花盆里種的小樹,要連根拔它,這花盆就得碎?!?/p>
上述一段話描寫了陶小姐與方鴻漸徹底結(jié)束后的心理狀態(tài),想要徹底的忘掉方鴻漸,但是卻做不到,用“拔牙”、“拔小樹”的比喻方法,生動的描述了唐小姐對于這段戀情的依依不舍。
2.曲喻
曲喻是指文章中不直接比喻,而是通過“繞彎子”的方法隱晦比喻,這種修辭方法的效果十分明顯,能夠引發(fā)人的聯(lián)想,效果明顯。例如在《圍城》中,有這樣一句話:
“她只穿緋霞色抹胸……有人叫她“熟食鋪子”;也有人叫她“真理”,因為據(jù)說是赤裸的?!?/p>
上文是《圍城》中關(guān)于鮑小姐的描述,因為鮑小姐的穿著相對暴露,因此將其比喻成“熟食鋪子”。作者通過這種曲喻的描述方法,將鮑小姐的形象特征完全展示在讀者的面前,讓讀者對鮑小姐這種放蕩的性格有更加直觀的認識。
二.運用辭格對《圍城》這一作品的影響
將辭格應(yīng)用到《圍城》作品中,對于整個作品內(nèi)容的影響是深遠的,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能夠進一步凸顯人物形象特征。《圍城》在人物形象塑造中大量的使用了辭格,書中很多形象鮮明的人物都是在辭格的修飾下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包括唐曉芙、方鴻漸等,在錢鐘書先生巧妙的辭格修飾下,這些人物肖像的特征得到了進一步確認,在讀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一位是顧爾謙,是高松年的遠親……雖是近五十歲的干癟男人……他的笑容要比臉年輕足足三十年……兩只金牙讓他的笑容尤為輝煌?!?/p>
這一段話形象的描寫了顧而謙的人物形象:一個干巴巴的老頭,但是卻像小姑娘一樣扭捏作態(tài);再加上嘴內(nèi)的金牙,笑的時候仿佛更加“引人奪目”,完全在讀者面前展示一個阿諛奉承的小人形象。
(2)諷刺人物性格。《圍城》作為一個具有諷刺意義的小說,其亮點就是充分的描述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性格特征。因此在這部小說中,錢鐘書先生采用大量辭格闡述知識分子的心里變化情況,進一步凸顯小說中灰色文人的性格特點,達到了預(yù)期的效果。例如:
“方鴻漸一溜煙跑出門……以為唇上的吻吻得很是輕松……不當做自己喜歡她的證據(jù)……好像接吻也等于體格檢驗,要有一定斤兩,才算合格?!?/p>
上述文字描寫了方鴻漸的心理變化,他對于蘇小姐吻進行了自我解釋,其中先簡單介紹了蘇小姐奉獻自己吻之后,方鴻漸的行為,之后根據(jù)方鴻漸的心理變化,用“體格檢驗”這一詞匯,比喻蘇小姐的吻在方鴻漸心中的地位,說明方鴻漸并不喜歡蘇小姐,但是卻理所當然的接受了蘇小姐的問題,之后還需要自己在心理上被動的接受,這種方法將方鴻漸不負責任的性格特征完全的展示出來。
(3)結(jié)露現(xiàn)實的丑態(tài)。在對《圍城》的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研究后發(fā)現(xiàn),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是我國社會選擇、接收的時代,錢鐘書先生針對那個時代的現(xiàn)實曾指出:好的東西,到了中國就變了味道。而當時的中國在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下,整個社會滿目瘡痍,就如方鴻漸在演講時所說的梅毒、鴉片等,這些仿佛成了那個時代的代表。在這種情況下,錢鐘書先生所營造的《圍城》這一故事世界,是一種孤獨的世界,并且貫穿在整個故事的始終。通過對《圍城》中的人物做分析后發(fā)現(xiàn),仿佛孤獨成為瘟疫一般貫穿了整個《圍城》的世界。例如在描寫方鴻漸被唐小姐揭穿進而拒絕他求愛的心理描述時寫道:“他個人的天地突然從世人公共的天地中分里出來……他的天地里,誰都可以進來”。在這段描述匯中,這種比喻闡述了方鴻漸在失戀后心中的孤獨,在沒有親人、朋友關(guān)懷的情況下,心中的凄涼可想而知。在經(jīng)過一系列事故后,方鴻漸逐漸明白了“一個個該各歸各……好像一只刺猬,保持彼此的距離”。這里,錢鐘書先生用刺猬表述《圍城》中人物之間的孤獨,正像是刺猬一樣,彼此之間不能機親近。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錢鐘書先生通過辭格在讀者面前展示了一個孤獨的世界,暗示著人與人之間存在著一個無法逾越的鴻溝。而就當時的社會背景而言,社會落后、政治黑暗,人與人之間敞開心扉的交流幾乎是難得一見的,彼此之間勾心斗角、爭權(quán)奪利,錢鐘書先生已經(jīng)厭惡這一切,并通過《圍城》一片的比喻辭格表述出來。
《圍城》猶如一座藝術(shù)殿堂,對我國文學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尤其是這篇小說中關(guān)于辭格的應(yīng)用,更是讓整篇小說充滿魅力,是這篇小說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值得人們的關(guān)注。
參考文獻
[1]葉穎.掙扎于“圍城”中的悲劇人物——解讀方鴻漸形象[J].新絲路(下旬),2016,(03):134+132.
(作者單位:衡陽市八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