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很鄉(xiāng)野,也就是很生活化,盡管很多,是宮廷樂師所作。可是依然充滿了生活氣息,或許因為那個時代的人本身就很喜歡生活。
所以《詩經(jīng)》中的作品不偽不裝,自然天成,哭與笑,恨與愛,都是痛快淋漓,一瀉千里。
譬如,“鶴鳴于九皋,高聲聞于野?!?/p>
這幾聲鶴鳴,歷來爭議頗多?!睹娦颉氛J(rèn)為,這是“周宣王也”,意在勸諫周宣王,應(yīng)該招用隱居山野的賢才。宋代朱熹則認(rèn)為“此詩之作,不可知其所由,然必陳善納海之辭也?!敝祆湟材媚蟛粶?zhǔn),這幾聲鶴鳴到底是在說什么,卻又?jǐn)喽ㄊ窃趧袢藶樯?。這些爭議,我們已經(jīng)無從確斷,但我看到了一個詩意的片段,一個悠閑的秋日午后,有那么一個人,她不敵窗外好風(fēng)景,換衣著屐,出了家門,信馬由韁,很快就走到了野外。這個人的眼中滿是醉人的秋: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魚潛在淵,或在魚渚。
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為萚?!?/p>
秋色連波,碧空萬里。沼澤深處傳來了幾聲鶴鳴,響徹四野,驚起了一地的陽光,山色斑斕,下有深潭,有河灣,有淺灘。魚兒在潭里追逐潛游,幾只白鶴在淺灘邊嬉戲。潭邊長有青檀樹,遒勁蓬勃,樹下落葉堆積,像一地的碎金。
這個人靜靜看著,聽著,面上浮出了淡淡的笑。她任由思緒信馬游疆起來,興之所至,就說出了頗為玄奧的兩句話: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p>
“他山之石,可以為錯?!?/p>
她這信口一說,可讓我們后人大費周折了,競賽著猜謎似的,想猜測出她這兩句話的本意,當(dāng)然,也有人猜測主人公是一位國君,說他求賢若渴,他國的人才,也可以吸納過來,成為自己國家的精英。有人說他是要借鑒他人好的經(jīng)驗,使自己更趨完美。
我卻想,主人公就是一位孤獨的女性,她觸景生情罷了。面對這樣如詩如畫的風(fēng)景,她的內(nèi)心情愫總是難以言說,所以會感到一些憂郁。當(dāng)然,我的理解也只是一家之言,無非是想更好地與《詩經(jīng)》中的主人公走近。
所以我每隔一段時日,總會把《詩經(jīng)》捧起來重新細(xì)讀,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這五百多年間,那些輾轉(zhuǎn)悠揚(yáng)的歌謠,沾著塵粒和草香,一路逶迤。我在它們里面,慢慢變得澄澈寧靜。
(作者介紹:印洺菀,江蘇省揚(yáng)中高級中學(xué)學(xué)生;指導(dǎo)教師:何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