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旦鋒 郭 麗 祝利民
1 浙江省東陽市中醫(yī)院 浙江 東陽 322100
2 上海市龍華醫(yī)院浦東分院 上海 200126
扶正衡通法對進展期大腸癌腫瘤標記物及免疫功能的影響
杜旦鋒1郭 麗1祝利民2
1 浙江省東陽市中醫(yī)院 浙江 東陽 322100
2 上海市龍華醫(yī)院浦東分院 上海 200126
大腸癌 扶正衡通法 腫瘤標記物 免疫功能
大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其發(fā)病率在全世界占惡性腫瘤的第三位[1-2],近年來我國大腸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人數也在逐年增長,目前已成為我國第四大高發(fā)的惡性腫瘤。筆者采用以扶正衡通法指導下的中藥治療進展期大腸癌,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現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兩家醫(yī)院腫瘤科室合作門診進展期結腸癌患者67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33例和對照組34例。治療組男17例,女16例;年齡56±10.4歲。對照組男18例,女16例;年齡57±10.6歲。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①大腸癌診斷符合《新編常見惡性腫瘤診治規(guī)范》[3]中的有關標準;②大腸癌根治術后,病理檢查證實為大腸癌,無殘留惡性腫瘤病灶,就診入組時CEA、CA72-4、CA199單項或多項高于正常上限;③符合中醫(yī)脾虛證辨證標準(參照2002年《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臨床表現為:上腹隱痛,納呆惡心,面色無華,神疲乏力,大便偏溏,舌質淡,脈沉細。④KPS評分≥60分。
1.3 排除標準:①有化療禁忌癥者;②有嚴重的心、腦血管或精神等嚴重原發(fā)疾病者;③CT或MR提示腦、肝、腎、骨及腹腔、盆腔廣泛轉移。
1.4 方法:分述如下。
1.4.1 化療方案:化療方案包括FOLFOX、FOLFRI,單藥希羅達2.5g/m2,第1~14天,21天為1個療程。
1.4.2 中藥治療:兩組在上述化療基礎上同時應用中藥制劑。①治療組予扶正衡通法中藥(上海龍華醫(yī)院胃腸安方加減),方藥:黨參、貓人參各20g,白術、茯苓、夏枯草各12g,青皮、陳皮、綠萼梅、甘草各6g,紅藤、野葡萄藤、生牡蠣先煎各30g。每日1劑,水煎分服。隨癥加減:酌用白毛藤、三葉青、蛇莓、山慈菇、重樓、蜈蚣、全蟲、天龍、蜂房等2到5味。②對照組采用康艾注射液(長白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2006868),配方由黃芪、人參和苦參素組成??蛋湟?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靜脈滴注,每天1次,連續(xù)7天后靜脈休息2周,再重復注射7天,休息2周。即累計注射14天為1個周期,2個周期為1療程。
兩組均在手術后1~2個月內予上述治療,治療觀察周期為6個月。
1.4.3 觀察指標:治療前后分別觀察KPS評分,檢測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7-24(CA72-4)、糖類抗原199(CA199)及免疫功能。①KPS評分:觀察并記錄治療前后KPS評分變化情況。評分標準如下:正常無疾病表現,計100分;能正?;顒?、有輕微癥狀,計90分;勉強正?;顒?、有某些癥狀,計80分;生活能自理、但不能勝任正常工作,計70分;有時需要他人幫助、生活基本自理,計60分。②腫瘤標記物:治療前后檢測CEA、CA72-4、CA199水平。③免疫功能:治療前后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血清CD3+、CD4+、CD8+水平。
1.4.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KPS積分變化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KPS積分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KPS積分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治療后75.15±10.93*#67.64±11.03例數33 34 KPS評分治療前69.39±9.33 70.30±10.15
2.2 兩組腫瘤標記物指標變化比較:治療后治療組CEA、CA72-4、CA199水平,與治療前均明顯降低(P<0.05),對照組CEA、CA72-4數值降低,但結果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A199水平下降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治療后比較,CEA、CA72-4、CA199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 兩組免疫指標變化比較:見表3。
表2 兩組治療前后CEA、CA7-24、CA199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CEA、CA7-24、CA199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例數33 34 CEA治療前23.22±16.40 21.50±16.87治療后10.30±6.60*#14.77±12.25CA72-4治療前34.78±24.32 34.73±24.03治療后19.79±13.69*#36.50±28.78CA199治療前69.58±40.82 73.56±45.85治療后49.95±34.15*#51.09±37.45*
表3 兩組免疫指標變化比較(±s)
表3 兩組免疫指標變化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CD4/CD8 1.75±0.86 2.19±0.88*#1.58±0.07 1.51±0.12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CD3 50.65±5.98 50.54±4.26 49.98±5.10 49.06±3.59 CD4 33.68±5.07 35.45±4.99*#31.68±4.73 31.16±4.60 CD8 32.44±3.69 29.11±4.81*#33.95±5.99 37.82±4.89*
大腸癌屬于中醫(yī)學“臟毒”“腸風”“腸澼”“下血”“腸蕈”“腸積”等范疇。大腸癌病機為正氣不足,抗邪無力,脾虛血瘀,蓄毒不流,凝聚成積。其進展期主因氣血失調,毒滯絡脈,邪之太過,癌毒傳舍。具體表現為發(fā)展快,消耗重,傳變多,易致命,救急挽危應重視扶正之法[4]。正如張元素所言,欲其消散,必借脾胃氣旺,消磨升散,以收平復之功。故筆者傳承劉嘉湘扶正治癌思想[5]及邱佳信健脾法[6]治療腸癌的學術經驗,在此基礎上進行新的探索,此即扶正衡通法治療進展期大腸癌的由來。其核心理念是“扶正為主,平衡通暢為目的”。此“衡法”與顏氏“調其氣血”的衡法有所區(qū)別,既是“洞察氣血病源,和其陰陽失衡”的權衡之法,亦是“以補為基,以通為助,以衡為期”多法并舉、環(huán)環(huán)緊扣的一部分,更適用于標本虛實復雜的腫瘤臨證。
筆者在臨床實踐中體會到:首先,治療大腸癌要不失全。見腫瘤發(fā)病,知全身根底,“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大腸癌多數脾虛為本,因此由理脾入手,采用“胃腸安方”[7]加減,其中白術甘苦微溫,是燥脾補氣、培益中焦之要藥;茯苓甘淡而平,滲濕健脾;青皮、陳皮、綠萼梅疏肝理氣,能促進中焦運化,調暢氣機;紅藤、野葡萄藤、生牡蠣、夏枯草等清熱解毒、化痰軟堅,祛除濕熱瘀毒。熱毒明顯,酌加貓人參、三葉青、重樓、白毛藤等重劑攻邪,待病勢趨緩,適時刪減三兩味,抗癌藥對可作周期替換,維持祛邪同時注意顧護胃氣;還要反復察色按脈,據舌苔潤燥濁清,判斷虛損輕重,據脈道弦滑細澀,明辨?zhèn)髯冓厔?;據病機知常達變,作出臨床決策。其次,治療大腸癌要不失時,抓住轉機,截毒逆轉。應在保守治療措施尚能發(fā)揮作用時期,注重化瘀通絡以滌蕩病所,借道于經絡腔孔,內外相引,以通為用。可選用蜈蚣、全蟲、天龍、蜂房諸藥,攻堅破結,排出癌毒,邪退正復。再次,治療大腸癌要不失度。不斷扶正,適時攻邪,綜合治療。實施藥膳、藥浴、按摩、艾灸、穴位敷貼、氣功導引等組合方案,令調達氣血,五臟安定,恢復陰陽平衡。最后,治療大腸癌要不失本。除了疾病的標本,還須強調,病人為本,醫(yī)生為標,通過身心同治,來激活病人積極自救的能動性,近求癥狀減輕,遠期積聚自消。人藥相合,環(huán)境配合,才能切實推進。
結果表明本法對免疫應答功能的T細胞亞群起到調節(jié)、改善作用;KPS變化說明確實達到近期緩解大腸癌病癥,改善生存質量的目的。扶正衡通療法初具完整的可供操作的理法方藥體系,可以用來配合放化療治療惡性腫瘤,值得進一步研究。
[1]Siegel R,Desantis C,Jemal A.Colorectal cancer statistics,2014[J].CA Cancer Journal Clinicians,2014,64(2):104-117.
[2]Jemal A,Bray F,Center MM,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2011,61(2):69-90.
[3]Chapman RL.Candida infection in the neonate[J].Curr Opin Pediatr,2003,15(1):97-102.
[4]張慶乾.淺析益火補土法在大腸癌治療中的運用[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6,51(12):920.
[5]尤杰.劉嘉湘扶正治癌學術思想初探[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1,29(8):1829-1831.
[6]盧艷琳,沈克平.邱佳信教授運用健脾法治療胃腸道惡性腫瘤思路淺析[J].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29(1):1-3.
[7]盧艷琳,沈克平,何萍.胃腸安方對大腸癌術后化療患者生存質量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醫(yī)學報,2014,29(8):1101-1104.
2017-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