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盧戈
“如果和中國因尖閣諸島(釣魚島)打起來,日本只要舉白旗就可以了?!苯赵谝粰n日本綜藝節(jié)目上,笑星村本大輔(上左)口出此言,令不少中國觀眾感到十分驚訝。然而在日本,除了一些媒體對他發(fā)表少量評論外,這樣“爆炸性”的發(fā)言卻未影響普通觀眾。日本觀眾對政治的漠不關心,讓正經(jīng)政論節(jié)目幾乎活不下去,“政治諷刺”也只成為綜藝藝人搞笑的噱頭。
搞笑是日本綜藝宗旨
“政治綜藝化”在世界不少地區(qū)都有所體現(xiàn),日本幾乎是將其發(fā)揮至極致。在日本人心目中,在電視上搞笑似乎比政治更加重要。近幾年來,日本最受歡迎的7家民間電視臺,都以搞笑節(jié)目為主打,智力競賽等知識性節(jié)目中也要融入搞笑元素;甚至在一些新聞性質節(jié)目中,也要讓笑星主持,如日本人氣導演及搞笑藝人北野武主持的政論節(jié)目“北野武頻道”。只要在日本打開電視機,想找個搞笑節(jié)目并不難。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政治話題,也基本是為藝人“抖包袱”準備的“噱頭”。如二人組合“爆笑問題”2007年在電視上出演的系列劇《假如我是首相》,曾對各種時政問題進行諷刺?!氨栴}”成員太田光2015年在TBS電視節(jié)目上,就沖繩美軍基地問題直接批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是“混蛋傻瓜”,其搭檔田中裕二則想辦法“找補”,兩人一唱一和營造出如相聲一般的輕松氣氛。
“政治話題太無聊”
不過,即便是在搞笑節(jié)目中,日本藝人也很少涉及政治,主要原因還是由于觀眾認為這種話題“太無聊”。名為“THENEWSPAPER”(上右)的政治題材笑星組合在日本曾曇花一現(xiàn),該組合以時事話題為主,曾模仿安倍獲取“笑”果,但并未有長久的表演機會。
去年12月17日,日本富士電視臺播放了《漫才(日本相聲)》節(jié)目,近日說出“白旗言論”的村本大輔當時別出心裁地演了一段政治諷刺節(jié)目,就日本核電站政策、美軍基地等問題通過搞笑的方式,批評安倍政權的對美政策,諷刺日本政府為駐日美軍提供的整編預算是“體貼預算”,并稱“在體貼美國之前請先體貼一下沖繩”。節(jié)目播出后,不少觀眾認為村本的表演“笑不出來”“不應該在漫才中加入政治”。日本“@niftyNEWS”網(wǎng)站評論稱,該藝人始終都在說政治話題,實在令人感到“無趣”。只有少數(shù)專家給予該節(jié)目稱贊。
日本政客偶爾會出現(xiàn)在綜藝節(jié)目中,但通常是以幽默輕松對話活躍現(xiàn)場氣氛。曾風靡一時的東京都知事舛添要一在任期間,幾乎沒在搞笑節(jié)目中出現(xiàn);因挪用公款丑聞下臺后,他卻走上綜藝節(jié)目,靠披露私生活獲得收視率,近乎自虐地“自曝”,讓他比在任期間發(fā)表各種政治觀點時更受歡迎。
總體來說,多數(shù)日本藝人即便進行政治諷刺也相當溫和,很多時候都是在“旁敲側擊”,盡管不走尋常路的“正經(jīng)諷刺”會引來一些叫好聲,但不少人并不愿意去“踩雷”,認為這樣“風險太大”,要是觀眾不愛看還可能丟掉電視臺提供的藝人席位。日本著名搞笑藝人松本人志曾聲稱“有了新聞主播,為什么還要讓我們這些藝人做時事評論”。
政論節(jié)目也變綜藝
在日本的大型電視臺如NHK和朝日電視臺,政治類節(jié)目還是以“公開報道+嚴肅評論”為模式,邀請政治家出席評論,氣氛嚴肅。而更多民營電視臺的新聞為貼近大眾,通常先以輕松直觀的方式介紹新聞背景,然后讓出席節(jié)目的綜藝藝人們發(fā)表“天馬行空”的評論,“搞笑”和“跑題”都讓這些政論節(jié)目變得“不太正經(jīng)”。
和歐美“藝人影響政治”的氛圍不同,日本電視人主張“不帶感情的中立”,也不認為說出政治諷刺話語的藝人就是“站隊”。有日本媒體專家指出,日本精英階層更傾向于“嚴肅的新聞觀”,因持有“自主判斷力”而驕傲,看不起具有市井色彩的“政治綜藝化”;普通民眾雖然對政治圈的神秘之處有獵奇心理,但涉及嚴肅政治話題時,則普遍缺乏熱情。因此,“政治諷刺”在日本各個階層的觀眾都可以說是不討好。不少電視臺除新聞外,平時盡量不碰政治話題,只有在政權行為引發(fā)輿論重大爭議時(如安倍強推新安保法)才會順勢放出一些評論聲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