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鉤
你擔心過大俠們的口腔問題嗎?你是不是覺得古代大俠們都不刷牙?確實,金庸的武俠小說里從來不寫大俠刷牙的細節(jié),唯在《天龍八部》中,寫到成為靈鷲宮主人的虛竹有婢女服侍漱口的生活起居——“前和尚”虛竹先生,將漱口水——參湯當成茶湯喝掉了。金庸先生也許認為,每日起床用參湯漱口,就是靈鷲宮主人應有的尊貴生活。那為什么不干脆寫虛竹每天清晨都有婢女服侍刷牙呢?
這涉及一個問題:在虛竹生活的北宋時期,人們有沒有刷牙的生活習慣?或者說,那個時候是不是已出現(xiàn)了牙刷?
出土的古代牙刷
20世紀50年代,考古學家在內(nèi)蒙古赤峰大營子的遼墓中發(fā)現(xiàn)兩把骨制刷柄,長約19.50厘米,呈長條狀,一端有8個穿透的植毛孔。之后,內(nèi)蒙古、遼寧、吉林等多個地方的遼墓與金墓中都陸續(xù)有骨制刷柄出土。
研究者相信,這批出土的骨刷,便是遼金時期人們?nèi)粘J褂玫难浪?。如此說來,堂堂靈鷲宮,怎么可能沒為主人準備潔齒的牙刷?虛竹的拜把子兄弟蕭峰,后來當上了遼國的南院大王,過著契丹貴族生活,更是不可能沒有牙刷的。
明清小說中的牙刷
明代時,牙刷的使用范圍可能更大,因為不少晚明世俗小說都寫到了“刷牙”。到了清代中后期,牙刷在民間的使用,應該說已經(jīng)相當普遍了,因為更多的清代世俗小說都有對刷牙、牙刷的描述,如晚清《海上花列傳》第八回寫道:“趙家娒聽見子富起身,伺候洗臉、刷牙、漱口?!?/p>
古人不但有牙刷,還有牙膏
實際上,至遲從宋代開始,人們不但用牙刷潔齒,而且還有配合牙刷使用的牙膏、牙粉。宋代的一些官修醫(yī)書,如《圣濟總錄》《太平圣惠方》都收錄有揩齒藥方,這些方子制作出來的成品,為膏狀物。各種牙粉在清末時更為常見。我們從多部晚清小說中都可以看到牙粉的蹤影,如《官場現(xiàn)形記》十三回:“管家進去打洗臉水,拿漱口盂子、牙刷、牙粉,拿了這樣,又缺那樣?!薄抖昴慷弥脂F(xiàn)狀》九十九回:“吃飯中間,張大爺又教了賈沖多少說話,又叫他買點好牙粉,把牙齒刷白了?!?/p>
所以說,你不要擔心大俠們的口腔衛(wèi)生,他們平日是可以刷牙的——只要他們愿意,掏幾十文錢便可以從市場購買到牙刷、牙粉。金庸沒有寫他們“刷牙”,只偶爾說到“漱口”,恐怕是不了解牙刷的歷史吧。
繼續(xù)前進摘自《藍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