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呈
念中學時,遇過一些有才的老師,印象很深的是位數(shù)學老師。他雖然“貴”為數(shù)學老師,但卻對語言和文學很有感覺,口才很好。他長得濃眉大眼,頭發(fā)灰白,本來應該有幾分威嚴,可一開口卻不知為什么自帶萌點。比如他抱怨我們的作業(yè)錯太多,說:“我對你們,是用心良苦,你們對我,是居心不良?!闭Z帶委屈,并用無辜的濃眉大眼望著我們,等我們笑完,才嘆息著總結:“我拿你們毫無辦法?!?/p>
事實上他拿我們太有辦法了,他的享受可能來源于掌控力。知道哪里會哄堂大笑,哪里會被震住,哪里會爭先恐后地沉默演算。他像一個樂隊指揮一樣享受其中的節(jié)奏感。但他甩包袱的姿勢十分隨意,都是隨手拈來,每個包袱都很無厘頭,簡直不堪我舉例的重任。比如講到函數(shù)的時候,因為發(fā)音古怪全班大笑,他便做謙遜狀:“其實我昨天晚上備課時,就料到你們會嘲笑我?!毕肓讼耄謭詮姷匮a充一句,“我不害怕,我有心理準備?!?/p>
另一位教歷史的老師也很幽默,不過他可能不是故意要幽默的。他語速很快,對教材非常熟悉,但整個人經(jīng)常不易覺察的心不在焉。他的口誤都很滑稽。比如講到紅軍中的“紅小鬼”,他總說成“小紅鬼”,后來他自己似乎也分不清到底該叫什么了。又比如,他原想提問:“列寧主義誕生的條件是什么?”可是話一出口卻變成:“列寧誕生的條件是什么?”——于是同學們七嘴八舌地搶答,“是列寧他爸和列寧他媽結婚了”……他的口誤仿佛是為了讓我們找碴,以便激起聽課熱情。老師還發(fā)明了一種“課題研究法”,讓我們組成小組,在他的歷史課上找感興趣的點來做研究。這導致班上產生了幾名狂熱的歷史研究者,畢業(yè)多年聚會,他們還意猶未盡地說,想起書里的某幾個年份,都覺得特別有感覺,可惜不用考試了。
類似這樣,對教學懷有實驗熱情的還有另一位語文老師,他推行自主閱讀的教學方法。有時候,他讓我們各自帶一本書來上課,隨便什么書都可以。我們把帶來的書放在桌面,語文老師背著手挨個巡視,臉上富足和愉快的表情無法掩飾。當他看到感興趣的書,會忘情地翻很久,然后說,這書借我看看。
至于我,一直不是好學生,這使我想起另一名老師的一件小事。當時我的成績有點不可描述,某次考完試之后,我向家里隱瞞了開家長會的信息。第二天,班主任一臉嚴肅地把我召到了辦公室,問我為什么沒通知家長開會,我梗著脖子說:“我覺得沒必要。老師不是經(jīng)常說學習是自己的事嗎?那干嗎還要請家長?”在吾鄉(xiāng),有個詞可以形容我當時的表現(xiàn),就是“突然有了個熱水壺膽”。我這回答想必也太無懈可擊了,班主任竟一時語塞。第二天他給我送來了兩本課外題練習冊,沒有批評,只說了些激勵的話。說來也奇怪,隨后我就考得不錯起來。至于請家長的事,也就沒有然后了。
(王傳生摘自騰訊大家)
【素材運用】什么樣的教師才是好教師呢?答案雖然千差萬別,但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幽默風趣、認真負責、善于激趣、大度包容、勇于改革,這樣的老師,總能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當時只道是尋?!?,好教師的言傳身教,看似無足輕重,卻足以改變孩子的命運,影響到國家民族的未來。
【速用名言】
1.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逃遥刻招兄?/p>
2.教育就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
【適用話題】教育;師愛;課改;包容?
(特約教師 劉學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