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梵凈山:棲心皈凈土,推云步梵天

2018-01-07 04:21:56越聲
小演奏家 2018年11期
關(guān)鍵詞:儺戲梵凈山山歌

越聲

2018年7月2日,在巴林首都麥納麥召開的第42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上,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將梵凈山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梵凈山成為我國第53處世界遺產(chǎn),這也是貴州省首個獨立申報的世界自然遺產(chǎn)項目。

梵天凈土,桃源銅仁

梵凈山位于貴州省東北部的銅仁市,得名于“梵天凈土”。銅仁市東鄰湖南省懷化市,北接重慶市,是連接中南地區(qū)與西南邊陲的紐帶,享有“黔東門戶”之美譽。作為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山,梵凈山與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并稱為“中國五大佛教名山”。

梵凈山是云貴高原向湘西丘陵過渡斜坡上的第一高峰,它不僅是烏江與沅江的分水嶺,還是橫亙于貴州、重慶、湖南、湖北四?。▍^(qū))的武陵山脈的最高主峰,也是武陵山脈的標(biāo)志,主峰紅云金頂海拔2336米,最高峰鳳凰山海拔2572米。

梵凈山的棉絮嶺海拔2000米,這里是觀看梵凈山萬米睡佛的最佳地段。山中云霧繚繞,放眼望去,隱約可見遠處群山之中一尊睡佛的輪廓,該佛像呈東北至西南走向,以一組雄偉的造山之勢莽莽起伏,蜿蜒伸展。臥佛寬額大眼闊鼻四方嘴,神態(tài)栩栩如生,據(jù)悉,這尊臥佛長達萬米,為世界之最,難怪千百年來當(dāng)?shù)匕傩斩及谚髢羯椒Q為“大佛山”。

紅云金頂?shù)男圩艘嗖蝗蒎e過,只見一座山峰拔地而起,垂直聳立,上半部分一分為二,由天橋連接,其兩邊各建有一座廟,一邊供奉釋迦佛,一邊供奉彌勒佛,象征著現(xiàn)代佛(釋迦牟尼)向未來佛(彌勒佛)的過渡。晨間紅云繚繞,其狀若飛天游龍,又似佛手二指禪,更像人類的生命圖騰,非常奇妙,故人稱“紅云金頂”,諧音“鴻運金頂”。

棧道上下皆是懸崖峭壁,攀鐵索而上,一路可見摩崖石刻,有明萬歷時期的《道院》、清康熙時期的《天橋功德碑》等。中途經(jīng)過靈宮殿、龍頭石,便到達了觀音洞。觀音洞是絕壁上的一處石穴,依山懸空建成石屋,供奉有觀音菩薩,石屋下則是萬丈深谷。觀音洞外有一塊石頭稱“報恩石”,其上刻有“無德不報”四個大字。離開觀音洞繼續(xù)往上走就會看到金刀峽,就是這道狹長的峽谷將金頂一分為二。峭壁上還有一眼泉水,名叫“定心水”。

從西線攀登梵凈山到達山頂草甸層后,立于山頭的一塊蘑菇石尤其引人注目,這塊巨石形如其名,上大下小,酷似蘑菇,該石高約10米,亭亭玉立,看似一觸即傾,其實巋然不動。蘑菇石是一座舉世無雙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經(jīng)典雕塑,許多畫家、攝影家都曾以它為題材,創(chuàng)作出數(shù)不勝數(shù)的藝術(shù)杰作,如今它已成為梵凈山的形象大使走向世界。

此外,梵凈山還因擁有黔金絲猴、珙桐等珍稀動植物而名聲大振,成為全國生態(tài)旅游的重要地區(qū)。

道骨仙風(fēng),萬壽齊福

明清時期,大批贛籍軍民來到貴州,軍人原為屯兵,而后安家落戶,與當(dāng)?shù)鼐用袢诤稀kS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江西客商也來到銅仁從事貿(mào)易活動,后來他們集資修建了江西會館,供贛籍人士在當(dāng)?shù)鼐蹠蚣木佑?,石阡萬壽宮由此誕生。

石阡萬壽宮始建于公元1588年,后幾度重修,1767年改修,將原坐北向南廟基改為坐東向西(唯山門未改動),最終形成了如今的規(guī)模。以此宮為首,接序毗連的廟宇有禹王宮、玉皇閣、黑神廟、忠烈宮等,全長180余米?,F(xiàn)存部分為明代建筑,主要祭祀江西的地方保護神——俗稱“福主”的許真君。

走近石阡萬壽宮,可以看到三座山門巧妙地將牌坊、大門、山墻融為一體,并以青磚仿木雕刻壘砌,既美觀實用又省工省料,還有防火的功能,山門周圍還有灰塑、泥塑、磚雕的神話故事,栩栩如生。建筑依地就勢而建,由西向東漸次升高,為二進封火山墻四合院式院落。整座建筑由東、西兩部分組成,大門、戲樓及長廊構(gòu)成了萬壽宮西部的建筑群,西廊正中有一間寶頂鱉角、飛檐垂脊、六棱三疊斗拱彩繪的戲樓,頗為吸人眼球。石阡萬壽宮東部則分三路建筑,即北路的紫云宮,中路的過廳、正殿和南路的圣帝宮,形成了院中帶院、宮中套宮、墻內(nèi)有墻這種獨特的平面格局,金碧輝煌的戲樓與三宮殿遙遙相對,這般疏落有致、主次分明、裝飾華貴的建筑空間,體現(xiàn)出我國古人的慧心巧思和博大智慧。

據(jù)介紹,辛亥革命后特別是民國年間,兵匪交集,石阡萬壽宮建筑幾次遭到破壞,但亦有修葺。1934年,國民黨軍隊曾用此宮關(guān)押紅六軍團西征時負(fù)傷、被俘的戰(zhàn)士,1936年,紅軍二、六軍團部分官兵也曾駐扎于此,并在戲樓上進行演出、宣講等活動。

石阡萬壽宮具有歷史、民族、革命文物等多方面文化價值,作為明代古建筑,被國務(wù)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因其布局之嚴(yán)謹(jǐn)、工程之宏偉、構(gòu)思之奇特、設(shè)計之精巧、建筑之考究,名列貴州省同類建筑榜首。

巴人巴風(fēng),踏歌而行

據(jù)文獻記載,巴文化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就已出現(xiàn),土家族是巴人后裔,春秋戰(zhàn)國后,土家族被冠以“土蠻”、“土夷”、“土民”等名稱。新中國成立后,土家族被確定為單一民族,1987年11月,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成立。

梵凈山腳下的沿河土家族有句口頭彈:“山里人愛唱歌,不唱山歌不快活?!蓖良易迳礁枋峭良易迦嗽陂L期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于特定的自然環(huán)境中形成并傳唱的以傳遞土家族歷史記憶、社會發(fā)展、軍事戰(zhàn)爭、宗教信仰、民族情感、民風(fēng)習(xí)俗、生產(chǎn)生活等信息為內(nèi)容的歌曲。

土家山歌的歷史淵源與土家族的起源及演變過程息息相關(guān)。以能歌善舞著稱的土家族和土家族山歌是巴文化的組成部分,土家族先民巴人的歌唱才能在東晉常璩的《華陽國志·巴志》中是這樣記載的:“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著乎《尚書》。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稱之曰‘武王伐紂,前歌后舞也?!卑腿嗽趹?zhàn)爭中用歌舞沖鋒開道,使敵人聞歌喪膽、舉手投降,這在中外戰(zhàn)爭史上都是聞所未聞的。

沿河土家族山歌曲調(diào)優(yōu)美動聽,旋律質(zhì)樸無華,情感真摯熱烈,內(nèi)容豐富,取材多樣,構(gòu)思精巧,幾乎涵蓋了當(dāng)?shù)厣a(chǎn)生活的所有內(nèi)容。山歌中運用了大量方言土語,使得歌曲更加生動活潑,充滿生活與山野氣息。土家族歌詞多采用七字句,如“晚風(fēng)輕輕搖樹梢,月亮靜靜上樓角,幺妹輕輕往外走,金竹林里會阿哥”。五句子歌也是土家族一種獨具特色的山歌,如“男在高上打一望,妹在河里洗衣裳,男向妹子把手招,妹在河里抬頭看,棒槌捶在石頭上”。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決定了土家族山歌的多樣性,多樣化的題材不僅本身成為其風(fēng)格的一大特點,而且反映在作為音樂形態(tài)主體的曲調(diào)之中,對土家族音樂藝術(shù)風(fēng)格的形成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土家族山歌不像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歌曲一旦完成即已定型,它是口頭傳承的民間藝術(shù),是在不斷的口耳相傳中演變與完善的,其藝術(shù)風(fēng)格也是在這種傳承過程中得以形成的。土家族人既是創(chuàng)作者、歌唱者、演奏者、表演者,又是欣賞者,同時也是批評者,這種六位一體的土家族音樂藝術(shù)風(fēng)格的形成和傳承,是在一定的歷史階段、地理環(huán)境、生產(chǎn)方式、社會生活、宗教信仰、民風(fēng)民俗等自然與文化背景中完成的,而其中對土家族音樂藝術(shù)影響最為明顯的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條件—— 地理環(huán)境、生產(chǎn)方式與民風(fēng)民俗。一代代口傳心授,一輩輩發(fā)展傳遞,并由口頭語與符號的操作方式傳承,其中音樂語言的口頭傳承主要由師傅所授,習(xí)學(xué)者從其音響去感悟,體驗音樂語言中的美及音高的準(zhǔn)確;從氣口、氣息、語氣、句法中獲取柔中有剛、剛中有柔的強弱關(guān)系,把握音響變量;從方言音色、發(fā)聲方法上操作,掌握土家族音樂特點,他們與聽眾直接從聲音交感,而聽眾也具有一種開放性的態(tài)度,他們不以某種固定性或封閉性的情緒期待、創(chuàng)作與欣賞行為方式約定,而使一切合乎情理。

多彩侗鄉(xiāng),魅力民俗

貴州銅仁少數(shù)民族眾多,約占當(dāng)?shù)乜側(cè)丝诘?0%,除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外,玉屏侗族自治縣也早已名聲在外。朝陽是玉屏侗族自治縣的一個普通村莊,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靈,是全縣北侗文化習(xí)俗保持最完整的一個村莊。

朝陽每逢重陽節(jié)都要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屆時,方圓百里數(shù)千群眾朝山赴會,歌手云集,商賈紛至,人潮涌動。我們來到這里有幸體驗了侗家的待客之禮:喝攔路酒,坐花轎,聽山歌,品侗族美食。

慶典活動規(guī)模宏大,有舞獅、賽馬、斗牛、斗雞、斗鳥,也有儺戲、山歌、吉語表演,還有籃球賽等體育活動。獅是吉祥的象征,人們常說“龍獅歡舞歌盛世”。舞獅有南北派之分,北獅的代表是河北滄州,南獅的代表則是廣東佛山,可沒想到在偏僻的玉屏縣,北侗的舞獅表演同樣令人熱血沸騰。舞獅人身披障泥,背負(fù)巨大仰蓮圓盆,前胸和臀部綁有束帶,波浪卷頭發(fā)披垂頸部,昂首怒目,仰天怒吼,“趁拍鸞飛鏡,回身燕漾空”,其身手之敏捷,動作之矯健,令人嘆為觀止。接著上場表演的是當(dāng)?shù)氐谋倍备柰?,他嗓門奇大,音調(diào)極高,還能用木葉吹奏出優(yōu)美的吉語(吉慶的祝福語言),可謂技藝精湛。緊接著上場的節(jié)目充滿著神秘色彩,表演者身穿奇特的服飾,動作沉重,言語古怪,類似于原始社會的某種儀式,原來這是侗鄉(xiāng)一門古老技藝——儺戲。儺戲源于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被稱為 “中國戲劇活化石”,是我國最古老的文化之一,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和意蘊。儺戲的表演者古稱“巫覡”、“祭師”,表演時大多頭戴面具,早期的儺戲角色便是靠面具來區(qū)分角色行當(dāng)?shù)?。面具又稱“臉子”或“臉殼子”,多為木質(zhì),也有絲質(zhì),所繪花紋及色彩各地大同小異,不同角色的面具造型不同,從而直觀地表現(xiàn)出角色性格。儺戲演出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即開壇、開洞、閉壇,開壇和閉壇是迎神送神的法事,打開洞門后就演出儺戲劇目。

總而言之,節(jié)目形式多種多樣,表演內(nèi)容精彩紛呈,我們見識到了濃縮版的北侗民俗文化。來到貴州銅仁,我們不僅領(lǐng)略到優(yōu)美的自然風(fēng)光,更感受到多彩的民族文化,這里山美水美歌更美,令人流連忘返。

猜你喜歡
儺戲梵凈山山歌
山歌還要妹起頭
非遺瑰寶·儺戲 王雪寧 絕版木刻 60cm x 90cm 2021年
山歌
黃河之聲(2021年7期)2021-06-21 13:59:22
軟陶儺戲面具
三百山山歌
心聲歌刊(2019年3期)2019-06-06 02:52:32
梵凈山
創(chuàng)建梵凈山學(xué)派 培育梵凈山學(xué)
我與梵凈山茶
貴茶(2018年6期)2018-05-30 09:53:52
苗山歌
民族音樂(2018年2期)2018-05-26 03:04:34
看雪——銅仁梵凈山
汶川县| 濉溪县| 广东省| 马鞍山市| 仪陇县| 湖北省| 孟州市| 兴化市| 桃园市| 来安县| 民权县| 罗城| 灵石县| 芜湖市| 城步| 濮阳县| 得荣县| 张家口市| 阳江市| 闻喜县| 铜山县| 涞源县| 慈溪市| 遂昌县| 龙江县| 安平县| 冕宁县| 伊春市| 银川市| 安吉县| 尼木县| 枣庄市| 盖州市| 东安县| 报价| 湖北省| 渭源县| 太仆寺旗| 大港区| 曲沃县| 交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