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樹德
曾國藩(1811-1872),字伯涵,號滌生,湖南湘鄉(xiāng)(今雙峰)人。人們熟知他為清末中興將帥之首,是杰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文章大家,研究者認為他還是中國近代化事業(yè)的開啟者,湖南新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一千四百余萬字的《曾國藩全集》,其中就有數(shù)百萬字的曾氏親筆手跡,可謂蔚為大觀。他對于書法愛好之篤、臨池之勤、鉆研之深、創(chuàng)作之富,遠非他人可比,書法伴隨著曾氏人生立德、立功、立言之始終,他的書法造詣足以使他列于清代著名書法家之林。編選《曾國藩手跡》將使我們更好地領略曾國藩的翰墨情懷和藝術風采。
一、書法在曾國藩心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書法為明道之工具。曾國藩早年在致劉蓉信中寫到:“能文而不能知道者或有矣,烏有知道而不明文者乎?……故文字者,所以代口而傳之千百世者也?!乐⒘杏谌f事萬物者,亦略盡于文字中矣?!崛逅囈詫W圣賢者,亦借此文字以考古圣之行,以究其用心之所在……故國藩竊謂今日欲明先王之道,不得不以精研文字為要務。……故凡仆之鄙愿,茍于道有所見,不特見之,必實體行之,不特身行之,必求以文字傳之后世。雖曰不逮,志則如斯。”(道光二十三年)此處所說之“文”,包括文字與文章兩個方面。在文章方面,曾氏為桐城派之別支湘鄉(xiāng)派創(chuàng)始人,已成大家。在文字方面,又分為字音、字形、字義,曾氏都作全力研討,雖主宋學,而絕不輕視漢學,于戴、段、江、王之學終身服庸;僅就字形即書法之事而言,則曾氏于古今書法之源流了如指掌,甚至以早年書法不如人作為平生三恥之一。曾氏立志不僅要成為文學家,還要成為書法家,并以其作為明道之工具,可謂立意高遠。
書法為治事之利器。作為科舉正途出身的曾國藩,深刻認識到書法為讀書治學、治國理政的重要工具,因之日日講求,不僅求書藝之進步,而且求書寫之疾速。他在致兒子紀澤的信中說:“至于寫字,真行篆隸,爾頗好之,切不可間斷一日。既要求好,又要求快。余生平因作字遲鈍,吃虧不少。爾須力求敏捷,每日能作楷書一萬則幾矣。”(咸豐八年七月二十一日) 一月后又對他說:“作字時,先求圓勻,次求敏捷。若一日能作楷書一萬,少或七八千,愈多愈熟,則手腕毫不費力。將來以之為學,則手抄群書;以之為政,則案無留牘。無窮受用,皆自寫字之勻且捷生出?!保ㄏ特S八年八月二十日) 又快又好的書寫觀念并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更非一般人所能做到,在古代只有趙孟頫日書萬字,已屬不易,康里子山日書三萬字,史冊未載再有超過此數(shù)的。曾氏以此諭兒,更以此律己,明乎此,則曾氏一生壽僅六十,而能留下數(shù)量大得驚人的手跡,則其得力于此可知矣。
書法為怡情之良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技不熟,則不能進乎道;技若極熟,則樂在其中矣。在長期的書法實踐與書藝探究中,曾氏于書法大有所悟,他于《日記》中記載道:“看劉文清公《清愛堂帖》,略得其沖淡自然之趣,方悟文人技藝佳境有二:曰雄奇,曰淡遠。作文然,作詩然,作字亦然。若能含雄奇于淡遠之中,尤為可貴。”(咸豐十一年六月十七日) 因其寫字多、研之深、思之精,遂能悟書法沖淡自然之趣;能識名家法帖之趣,則自己于書法之道可得三味矣。此時曾氏已進入書法學習的極佳境界,有此境界,則可以借手中之筆抒胸中之塊壘,散郁結之懷抱,起到怡情暢快的效果。曾氏在《日記》中記載著這樣的感受:“本日作行書,能攄寫胸中跌宕俊偉之氣,稍為快意。大抵作字及作詩古文,胸中須有一段奇氣盤結于中,而達于筆墨者卻須遏抑掩蔽,不令過露,乃為深至。若存絲毫求知見好之心,則真氣渫泄,無足觀矣。不特技藝為然,即道德、事功,亦須將求知見好之心洗滌凈盡,乃有合處。故曰七均師無聲,五和常主淡也。”(咸豐十一年九月十二日)書法之目的為何?在其初固為治事之利器,在其上則為明道之工具,在其終則為怡情之良法,非為炫耀于人,而在自得其樂,曾氏可謂真正得到了書法之趣味。
二、第一流的書法鑒賞家和杰出的書法理論家
曾國藩卓越的書法鑒賞能力,在其早年評測何紹基書法的文字中足可說明:“蓋子貞(何紹基字)之學長于五事:一曰《儀禮》精,二曰《漢書》熟,三曰《說文》精,四曰各體詩好。此五事者,渠意皆欲有所傳于后,以余觀之,此三者余不甚精,不知深淺究竟如何。若字,則必傳千古無疑矣”。(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與諸弟家出) 此時何氏四十出頭,雖然學問確有根底,但是并未大顯,何氏欲五門學問都名垂青史,而曾氏則獨具慧眼,十分肯定何之書法為不朽之作,非深知書法、深知何氏者,孰能如此?曾氏自言在三十歲時已解用筆之意,此事正三十出頭,于書法已具極好的識見能力,被何氏稱之為真知大本大源之人。實際上,這段時期曾氏與何氏在京過從甚密,相與探討書法之事頗多,在前此兩月曾氏致諸弟家書中即有記載:“何子貞與予講字極相合,謂我真知大源,斷不可暴棄。予嘗謂天下萬事萬理皆出于乾坤二卦。即以作字論之:純以神行,大氣鼓蕩,脈絡周通,潛心內轉,此乾道也;結構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此坤道也。凡乾以神氣言,凡坤以形質言。禮樂不可須斯去身,即此道也。樂本于乾,禮本于坤,作字而優(yōu)游自得,真力彌滿者,即樂之意也。絲絲入扣,轉折合法,即禮之意也。偶與子貞言及此,子貞深以為然,謂其生平得力,盡于此矣?!保ǖ拦舛昃旁率巳眨?/p>
這即是曾氏根據(jù)《周易》乾坤陰陽之道的哲理推演出天下萬事之源,由此而得出其書法陰陽美學理論,這也即是何氏贊揚他懂得書法之大本大源之所在。在何氏,已于此理早得之于心,且其生平得力盡于此理;在曾氏,亦通過探討書法之源揭出此秘,故英雄所見略同,樂遇知音。此后曾氏更加推衍和完備其陰陽美學的具體內容。如十余年后的《日記》中記載:“日內思作字之道,剛健、婀娜缺一不可。余既奉歐陽率更、李北海、黃山谷三家以為剛健之宗,又當參以褚河南、董思白婀娜之致,庶為成體之書?!保ㄏ特S十一年十月初十日) 所謂“庶為成體之書”,即是曾氏按其所探求獲得的書法理論,吸取歷史上諸位書法大家陽剛、陰柔二美,融鑄而成曾體書法。次年《日記》中表達得更為具體:“偶思作字之法,亦有所謂陽德之美、陰德之美。余所得之意象為陽德之美者四端:曰直,曰觩,曰勒,曰努;為陰德之美者四端,曰骩,曰偃,曰綿,曰遠。兼此八者,庶幾為成體之書。在我者以八德自勖,又于古人中擇八家以為法,曰歐、虞、李、黃、鄧、劉、鄭、王。”(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可見,曾氏從青年到中晚年,對于所提書的書法理論是一以貫之,不斷加深和系統(tǒng)化的。endprint
在咸同之際,談書法理論者不可回避碑學與帖學問題。早于曾氏約半個世紀的阮元著《南北書派論》和《北碑南帖論》,指出“南派乃江左流風,北派則中原古法”,猛烈抨擊時俗之書館閣體。因阮氏學問博、地位高,所論精辟,應者云集。略與曾氏同時的包世臣著《藝舟雙楫》力倡北碑書風,推崇鄧石如的金石筆法,而貶斥劉墉等帖學書風。流風所及,“咸同碑學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壯,莫不口北碑,寫魏體,蓋俗尚成矣”。(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尊碑》) 曾氏認同南北書法源流之分,但并不主張獨尊北碑,因為南北書風雖有雄強、秀逸之別,而書法之道之最高境界為調和陰陽,兼具二美,純陽不生,純陰不成。他說:“趙文敏集古今之大成,于初唐四家內師虞永興,而參以鐘紹京,因此以上窺二王,下法山谷,此一徑也;于中唐師李北海,而參以顏魯公、徐季海之沉著,此一徑也;于晚唐師蘇靈芝,此又一徑也。由虞永興以溯二王及晉六朝諸賢,世所稱南派也;由李北海以溯歐、褚及魏、北齊諸賢,世所謂北派也。爾欲學書,須窺尋此兩派之所以分。南派以神韻勝,北派以魄力勝。宋四家,蘇黃近于南派,米蔡近于北派。趙子昂欲合二派而匯為一。爾從趙法入門,將來或趨南派,或趨北派,皆可不迷所往?!保ㄏ特S九年三月二十三日諭紀澤)曾氏在這里清晰地勾勒出南北書派的代表人物及藝術特征,極力推崇趙孟頫,因為趙氏集古今之大成,欲合二派而為一,與曾氏主張融合剛健、婀娜為一之想法甚為符合。曾氏反對純學北碑,認為明乎南北之分則可,至于選擇發(fā)展,則可依個人之性情、習書之實況,或近于南派,或近于北派皆可,要之須從兩派中吸取合理成分,改鑄成自己之體,方為最終目的。
筆者認為,曾氏的這種書法理論對于當今書法界仍有啟迪作用。當今書壇有過于看重碑學的不良傾向,以致于臨習無名鑿爛之某種北碑,故求魄力怪誕,以為人所未見,自名奇絕之作。殊不知,雖然咸同以來,金石碑版之出土頗豐,誠有古代書家所未見者,然而隋唐諸大書家,離北碑時代未遠,所見之碑何止百千,如歐、虞、褚、薛、顏、柳諸公,其書固已取法碑版頗多,其未敢取法者,實為碑版之糟粕;宋元諸家,亦何不如此。故自康有為大倡尊碑而卑唐以來,百有余年,其初固有其合理之處,今日看來則有偏頗之處,正須再而思之,融匯眾長方為書家之正道。
三、著名書法家和書法教育家
曾國藩書法取法宏富,確有根底。曾氏既能通曉古今書法大家的源流、派系及其個性特征,更能依自己探究之所得決定其抉擇去取。其主要路徑為:學習時賢,宗法唐宋,力追魏晉。他于咸豐十一年(1861)四月二十七日《日記》中寫道:“大約書法不外義獻父子。余以師義不可遽幾,則先師歐陽信本;師歐陽不可遽幾,則先師李北海;師獻不可遽幾,則先師虞永興;師虞不可遽幾,則先師黃山谷。二路并進,必有合處?!边@里清楚地表明其取法對象,由后代往前代分別為黃庭堅、虞世南、李邕、歐陽詢,而最高的追求是師法王義之、王獻之。同治六年十一月初十日《日記》中再次歸納為:“偶思作字之法可為師賢者,作二語云:時賢一石二水,古法二祖六宗。一石謂劉石庵,兩水謂李春湖、程春海;二祖謂義、獻,六宗謂歐、虞、褚、李、柳、黃也?!贝藶樵贤砟晗到y(tǒng)總結其主要師法取向,共十一人,晉代二人,唐代五人,宋代一人,清代三人。由近及遠,由易而難。他注意吸取時賢李宗瀚、程恩澤的藝術特色,特別推崇早于他百年左右的劉石庵,多次夢見與之談話,探討用筆之法;他著力臨摹歐、虞等唐宋名家法帖,以此作為上達魏晉的中途站,而其最后目的是以王義之、王獻之為不祧之祖。
曾國藩書法有著鮮明的藝術特色。通觀曾氏數(shù)十年手跡,可以看出其書法逐漸成熟的變化過程:其早年泛覽博采而無常規(guī),其中晚年立志專精,遂成定體;其大字端莊勁挺,嚴謹自然,其小字秀勁精麗,情韻怡然;特別是其中晚年行書,遍布其家書、日記、書信之中,用筆熟練老辣,棱角分明,結體穿插錯落,盤旋奇崛,氣象恢弘,勢走千里,令人稱絕。清末著名書法家符鑄評論道:“曾文正公平生用力至深,唐宋各家皆所嘗習,其書瘦勁挺拔,歐黃為多,而風格端整?!苯麜ㄔu論家馬宗霍評論道:“文正德業(yè),三代后一人,傳世無俟于書。顧平生于書,博習窮擅,未嘗少懈,每欲合剛健婀娜以成體,然秉性凝重,筆亦隨之,故終以剛健勝。至于氣骨之厚、血肉之潤,則衡岳之崔嵬、洞庭之爛漫,蓋鐘靈于山水者深矣。”其推崇之高,溢于言表。
曾國藩還是一位循循善誘的書法教育家。他認為寫字須在三十歲之前立定規(guī)模,教人珍惜寶貴的青春時光。他認為寫字只有用筆和結體兩端,學用筆須看古人墨跡,學結體須摹古帖。他在戎馬倥傯之中寫信教兒子用筆之道、換筆之法,并繪圖示意。他告誡兒子要博而專師一家,并以自己不專之弊加以警示。他寫信評點幾位老弟的書法習作,指出改進之方。他經常將其歷年書法探究所得寫于家書之中,供子弟們參考。在曾氏的熏陶下,其子弟們大多書法有成,尤以曾國荃、曾紀澤書法確能成家。因此,這位中興首帥亦為十分稱職的書法導師。
四、很有必要編選一本《曾國藩手跡》
三十年余前,岳麓書社重新整理出版《曾國藩全集》,被稱為爆炸了一顆文化上的原子彈。三十年來,以該社三十一卷修訂本《曾國藩全集》的成功編竣,標志著曾氏文獻收集大功告成。此間曾國藩研究熱潮一直不減,各種研究著作層見疊出,從各個方面探討曾氏立功、立德、立言之論文鱗次櫛比。筆者樂觀其始,欣逢其盛,并曾參與曾氏日記、批牘數(shù)冊的整理點校工作;而筆者供職的湖南圖書館正是曾氏文獻的主要收藏地,三十余年來耳濡目染,受益良多。
不過,研究出版曾氏的著述雖多,但編選其手跡之作尚為少見。臺灣學生書局曾編印有《曾文正公手書日記》,大陸間有影?。粚⒃霞視?、日記、書信、詩文各類文獻的書法手跡全面編選成書,尚付闕如。有感于此,筆者多年前已有編選曾氏手跡的構思,并已著手部分工作。既為手跡,則應盡量選取曾氏各個時期之作,以明手跡變化的歷史脈絡;而從書法藝術角度出發(fā),則盡量多選其代表作,充分表現(xiàn)曾氏書法的藝術特質;再則從文以載道觀點出發(fā),則所選內容應為頗富文采而兼具史料價值者。
讀其書想見其為人,讀曾氏手跡則其人之音容體貌如在眼前?!霸噯枺夯廾黠L雨之中,有矻矻一編日省月察、如公之進德修業(yè)者乎?有獨立不懼、鎮(zhèn)定從容,如公之動心忍性者乎?有之,而天下事期于若網(wǎng)在綱,有條而不紊;無之,而天下事如治絲而棼之矣?!保ā对恼謺沼洝诽莆闹涡颍?確實,透過曾氏的手跡,我們可以想見其讀書、治事、行軍、理政的從容狀態(tài);透過曾氏的手跡,我們可以想見其志于道、據(jù)于德、行于仁、游于藝的大儒風范。
2017年7月于湖南圖書館
(作者系湖南圖書館副館長、研究館員、書法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