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東北鼢鼠對遼東地區(qū)林下參危害及化學藥劑控制技術初探

2018-01-12 10:02:12孫舒樂劉源森
防護林科技 2017年12期
關鍵詞:鼢鼠毒餌鼠類

孫舒樂,劉源森

(1.鳳城市鳳山林場,遼寧 丹東 118100;2丹東市青山保護局,遼寧 丹東 118000)

隨著集體林產(chǎn)權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和人參林下栽培技術的進步,各種投資主體種植林下參的積極性日趨高漲。在自然條件適宜的撫順、本溪和丹東地區(qū),林下參種植面積已超過15萬hm2,保存面積預計6萬hm2左右,每年產(chǎn)值超過30億元,是當?shù)剞r(nóng)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但近年來,林下參受到鼠害的危害呈增加趨勢,特別是東北鼢鼠已嚴重影響了林下參的產(chǎn)量和質量,特別是4a生以下林下參受東北鼢鼠危害較重。以桓仁縣為例,遭受東北鼢鼠危害的林下參總面積超過3 000hm2,占該縣種植面積的7%左右。2013年以來,筆者在遼寧省桓仁縣、寬甸縣等地,通過野外調查試驗,基本摸清了東北鼢鼠的生態(tài)特性、危害情況和化學控制方法。

1 生態(tài)特性及為害情況

東北鼢鼠(Myospalaxpsilurus),在遼東地區(qū)又名瞎老鼠、瞎摸鼠子、地排子。我國分布在河北、山東、內(nèi)蒙古、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等地。

1.1 形態(tài)特征

東北鼢鼠體長20cm左右,體型圓粗,頸、胸、腰無明顯區(qū)別。頭吻寬扁,利于掘推土壤。耳小隱于被毛之下,尾細短,前腳掌寬大,前指爪長明顯大于指長。爪呈鐮刀狀,適于打洞和洞穴內(nèi)行走。背毛黃褐色,毛尖鐵銹色,毛基深灰色。體側毛色漸淡,腹部淡灰色,吻鼻部與面部色淺。頭骨扁平,前窄后寬。骨質堅硬,骨塊間相接緊密。鼻骨寬平,前端1/3顯著擴大,后2/3部分平行。

1.2 繁殖方式

東北鼢鼠繁殖期主要在4—6月。在遼東地區(qū)每年繁殖1次,每次產(chǎn)仔2~5只,最多可產(chǎn)8只。幼鼠大多在出生2個月后與母鼠分居,7月份即可離巢獨立活動。在7月中下旬達到數(shù)量高峰期。

1.3 生活習性

東北鼢鼠棲息于坡度較緩、土質較松軟的開闊地區(qū)。在寬甸縣調查,闊葉林中的種群數(shù)量大于針葉林,林分郁閉度0.7以上時種群數(shù)量較少。東北鼢鼠不冬眠,冬季深居于洞內(nèi),除取食外基本不活動。季節(jié)活動明顯,4月中旬土壤未全部解凍前即開始活動,5—6月繁殖活動頻繁,9—10月主要是采食和儲糧活動。一天之內(nèi)以早、晚活動最盛。有怕光、怕風的習性。

東北鼢鼠常年棲居于地下生活,聽覺特別靈敏。地下洞道長達數(shù)10m,面積達100m2,可分為通道洞、儲糧洞、糞便洞、居住洞、朝天洞。打洞時,每隔一段即將洞內(nèi)挖出的余土堆成小土丘。洞道構造復雜,無顯著洞口,內(nèi)部分支極多。洞道直徑5~6cm,居住洞與儲糧洞距地面約100cm。

1.4 食性及為害情況

東北鼢鼠食性雜,食物主要以植物的地下部分為主,在挖掘洞道過程中取食植物的莖葉和地下害蟲,尤其喜食塊根、塊莖及植物的種子。

東北鼢鼠在遼東地區(qū),對落葉松、油松、樟子松及闊葉樹根部環(huán)剝?nèi)∈澄:^重,導致樹木樹勢衰弱或死亡。對林下參的為害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該鼠在挖掘洞道過程中,造成土壤松動透氣,導致林下參植株缺水萎蔫死亡,特別是4年生以下幼苗成片死亡;二是在該鼠取食林下參根莖導致營養(yǎng)供應不上整株死亡,或者部分截斷林下參植株后,造成林下參傷殘影響成品質量。

每年5—9月,該鼠將林下參根莖運輸?shù)絻Z洞儲備,其中以5—7月活動最為頻繁。1只東北鼢鼠的洞道占地可達1 000m2左右。在危害嚴重的地塊,1只東北鼢鼠每年平均可取食林下參0.1~0.7kg左右。

2 毒餌控制東北鼢鼠的方法

化學藥劑防治鼠類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之一。但鼠類與人類存在共生關系,是自然選擇和進化的結果。對鼠類的防治應避免出現(xiàn)越治越多的問題。因此,對東北鼢鼠的防治應采取控制的而不是消滅的策略。只有當東北鼢鼠對林下參的數(shù)量和質量造成毀滅性的影響時,才可以考慮采用化學的措施進行種群數(shù)量的控制。這也是本文提到的“控制”而非“防治”的原因,本文提到的控制方法就是采用降解較快、二次中毒危險性很小而非傳統(tǒng)劇毒化學藥劑。

2.1 化學藥劑的選擇

資料報道,溴敵隆為第二代抗凝血滅鼠劑。慢性毒性較殺鼠靈大2倍,急性毒力大10倍,0.05%可殺對第一代抗凝血滅鼠劑具有耐藥性的鼠類。在鼠體內(nèi)易降解,其體內(nèi)殘留量小于10%;在高濕條件下日光也能分解,二次中毒危險性很小。對林業(yè)害鼠有很好的控制效果。潛伏期平均6~7d,作用緩慢,不易引起鼠類驚覺。溴敵隆對人類眼睛有中度刺激作用,對皮膚無明顯刺激。中毒時,可引起皮膚和臟器出血。

2.2 毒餌的配置

取100mL的0.25%溴敵隆液劑兌水5kg,配置成溴敵隆稀酸液,將玉米50kg直接倒入溴敵隆稀釋液中,浸泡12h,攤開晾曬6h左右后即可使用。

2.3 毒餌的投放

每年5月中旬繁殖期和7月中旬種群數(shù)量高峰期各投放一次毒餌,能較好地控制林下參東北鼢鼠種群數(shù)量。

沿鼠道線路,在靠近鼠道洞口的樹根下,按10kg·hm-2的劑量,采取一次性均勻投放法投放毒餌,每堆10g左右。在種群數(shù)量大的情況下,可適當增加投放數(shù)量。

投放時間應在晴天的傍晚前,盡量避免雨天使用毒餌。毒餌投放3~7d后,每天清晨應安排人員巡護投放區(qū)域,對在投放區(qū)域死亡的東北鼢鼠要撿拾后集中掩埋,掩埋坑深度50cm以上。避免蛇類、猛禽等二次中毒。

2.4 控制效果

據(jù)2013—2015年在寬甸縣12年生林下參地的試驗,分對照區(qū)、5月中旬一次投放、7月中旬一次投放和分別在5月中旬和7月中旬各投放一次毒餌,對東北鼢鼠控制效果如下表1。

表1 溴敵隆毒餌控制東北鼢鼠效果

從表1可以看出,溴敵隆毒餌對東北鼢鼠種群數(shù)量有明顯的控制作用,可明顯減低林下參被害率,將被害率控制在5%以下,特別是5和7月都投放的區(qū)域,效果更好,林下參被害率僅為2.5%。

3 結論

3.1 東北鼢鼠是危害遼東地區(qū)林下參的主要鼠害,可導致林下參減產(chǎn)或影響參品質量。對東北鼢鼠的防治應采取控制的而不是消滅的策略。只有當東北鼢鼠對林下參的數(shù)量和質量造成毀滅性的影響時,才可以考慮采用化學的措施進行種群數(shù)量的控制。

3.2 使用毒餌,在5月中旬和7月中旬無雨水的傍晚各投放一次,可將林下參被害率控制在2.5%以內(nèi)。投放溴敵隆毒餌應注意避免蛇類、猛禽等二次中毒。

[1] 段君鋼.東北鼢鼠危害林下參及防治方法[J].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2008,19(5):473

[2] 鄭曉東.害鼠危害林下參的初步觀察及其防治[J].特種經(jīng)濟動植物,2009(3):52

[3] 國廷杰.東北鼢鼠綜合防治的研究[J].林業(yè)科技通訊,1999(5):12-14

[4] 侯坤龍.黑龍江省森林鼠害發(fā)生及防治對策[J].森林病蟲通訊,1995(4):43-45

[5] 任冬.東北鼢鼠的生活習性及其防治[J].內(nèi)蒙古林業(yè)調查設計,2007,30(6):68-70

猜你喜歡
鼢鼠毒餌鼠類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zokor genus Eospalax(Mammalia, Rodentia, Spalacidae) inferred from wholegenome analyses,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endemic to Hengduan Mountains
正寧縣中華鼢鼠的為害及有效防治措施
賀蘭山西坡鼠種內(nèi)臟重量與海拔梯度關系研究
中華鼢鼠的防治方法
中華鼢鼠的生活習性及防治探析
防護林科技(2019年7期)2019-03-25 10:59:43
天津七里海濕地鼠類十年變化
高置式大容量毒餌站對東北農(nóng)田害鼠的防治效果初探
植物保護(2018年1期)2018-05-14 12:17:22
淺談毒餌站滅鼠技術
RNA干擾沉默STAT3對膠原誘導大鼠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治療作用
不同材料毒餌站誘殺害鼠效果對比試驗初探
马龙县| 上林县| 利津县| 东兰县| 东源县| 新野县| 广灵县| 安西县| 珠海市| 台北县| 青铜峡市| 剑河县| 衡山县| 朔州市| 孝感市| 康乐县| 青冈县| 祁东县| 罗甸县| 南皮县| 驻马店市| 新安县| 嵩明县| 冕宁县| 威远县| 子长县| 阿勒泰市| 靖远县| 苗栗市| 高青县| 横山县| 上饶县| 延寿县| 巴塘县| 竹溪县| 呼伦贝尔市| 铁力市| 泌阳县| 阿坝县| 南宫市| 正镶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