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全海
【摘 要】近幾年來,隨著輪滑運動在我國的發(fā)展,由輪滑運動所引起的各類損傷也不斷增加。如何安全、有效地進行輪滑運動,增強輪滑運動者的身體素質(zhì),是輪滑教育的重點。本文在輪滑運動常見損傷類型和部位的基礎上,全面分析輪滑運動出現(xiàn)損傷的原因,并提出輪滑損傷的預防和恢復措施。
【關鍵詞】輪滑運動;常見損傷;類型和部位;原因;有效預防和恢復措施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3-0149-02
輪滑運動是一種集娛樂、健身、趣味、休閑、技巧和驚險于一體的競技性體育項目,它可以有效地改善運動者的中樞神經(jīng)功能,提升運動者的消化功能與呼吸功能,同時它對培養(yǎng)青少年的頑強意志力、準確判斷力和靈敏反應力也有較大作用。但輪滑項目的運動損傷,極大地影響了輪滑運動的發(fā)展。
一、輪滑運動中的常見損傷類型和部位
通常就損傷部類型來講,輪滑運動中的常見損傷可分為扭傷、擦傷、拉傷、劃傷、挫傷、關節(jié)脫臼和骨折等類型。其中發(fā)生頻率位于前三位的依次是擦傷、扭傷和挫傷,而輪滑運動者們最擔心的嚴重骨折,在實際運動中較少。而就損傷部位來講,根據(jù)國外權威部門調(diào)查顯示,在輪滑運動中,最常見的損傷部位是手腕、臉和下巴位置,其次才是下肢和腳踝位置,而發(fā)生在運動者肘部、膝蓋、頭部和身體其它部位的損傷則較少[1]。
二、引起輪滑運動常見損傷的各種原因
(一)沒有熟練掌握正確的輪滑運動技巧。輪滑運動是一項驚險刺激的趣味性體育項目,它對運動者的體能耐力、身體靈敏性和輪滑動作技巧都有較高要求。我國輪滑教育普遍起步較晚,專業(yè)的輪滑教師并不充足,許多輪滑學校的輪滑教師都不是科班出身,他們在為學生講解輪滑動作時經(jīng)常抓不住重點,演示也不到位,進而造成學生的輪滑動作誤區(qū),產(chǎn)生運動損傷。同時因許多初學輪滑的青少年,好高騖遠,不專心練習老師傳授的輪滑基本動作要領,反而過于追求一些難度較大的輪滑動作,這樣就非常容易在日常的動作訓練中出現(xiàn)損傷。
(二)輪滑教學中,缺乏合理的教學組織和嚴格的課堂紀律性。輪滑運動必須進行一些熱身跑和身體柔韌性訓練等準備活動,以將運動者的全身關節(jié)舒展開,防止運動損傷。但在實際的輪滑教學中,很多輪滑教師都不注重開展課前準備活動,經(jīng)常直接讓學生進入訓練狀態(tài),進而引起學生運動損傷。有些輪滑教師教學組織經(jīng)驗不足,將輪滑教學時間設置得過長,安排的運動量過大,進而引起學生身體疲勞,大腦注意力不集中,為發(fā)生運動損傷埋下隱患。還有些輪滑教學,課堂紀律渙散,許多學生不按教師要求進行練習,而是私自展開橫穿逆行,低頭滑行等隨意練習動作,一不留心就會引起運動損傷[2] 。
(三)輪滑運動場地不安全,輪滑器械和防護裝備性能不佳。輪滑運動作為一項競速體育運動,對輪滑運動場地、輪滑器材和輪滑防護裝備等都有一定的專業(yè)要求。目前,因為經(jīng)濟因素的制約,我國許多輪滑學校并沒有配建專門的輪滑運動場地,很多青少年都只能在社區(qū)廣場、大型公園或者學校操場上學習輪滑。這些非專業(yè)的輪滑運動場地,不但容易磨損輪滑鞋,還容易引發(fā)輪滑運動損傷。在輪滑運動中,科學佩戴性能良好的輪滑器械和防護裝備,能夠明顯降低輪滑運動損傷。但我國許多的農(nóng)村孩子,因為家庭經(jīng)濟條件有限,不但很難穿上型號合適的輪滑鞋,而且家長也沒有安全意識,很少為他們佩戴相關的輪滑護具,以致他們經(jīng)常出現(xiàn)不同類型的輪滑運動損傷。
(四)輪滑運動者自我安全防護意識差。輪滑運動者自我安全防護意識差也是造成輪滑運動損傷的又一重要原因。當前許多輪滑教師為了有效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會仔細地將輪滑運動的正確運作逐一講解給學生,并不斷提醒他們增強自我安全防護意識。但是教師很難在一些動作細節(jié)上,講解得盡善盡美。這樣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盲目進行訓練時,就容易出現(xiàn)運動損傷。而且許多學生的輪滑水平提高后,由于對自我能力估計太高,安全防護意識不足,即使教師有硬性規(guī)定,也經(jīng)常會偷偷摘掉輪滑護具,有時損傷就在一瞬間發(fā)生了[3] 。
三、輪滑運動常見損傷的有效預防和恢復措施
(一)向?qū)W生講解正確的輪滑技術和專業(yè)的損傷預防技巧。輪滑教師在教學時向?qū)W生講解正確的輪滑技術和專業(yè)的損傷預防技巧,及時糾正學生的各種錯誤、不到位動作,是有效預防輪滑運動損傷的基本措施和重要途徑。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輪滑教師一方面必須對各項輪滑動作分步講解,演示到位,同時依據(jù)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實際認識能力和接受能力,科學指導學生練習輪滑技術基本要領,從而最大化地避免輪滑運動損傷。另一方面,教師還必須傳授給學生一些專業(yè)的損傷預防技巧。比如在向前摔倒時,要盡快屈膝下蹲,同時雙手撐地,起到緩沖作用。并且在摔倒的瞬間,護住尾骨,使身體臀部位置先著地,這樣就可以有效防止身體重要部位產(chǎn)生損傷。
(二)提高輪滑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制定嚴格的教學紀律。在輪滑課堂上,如果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不強,安排的教學內(nèi)容過多,運動量過大,學生就容易陷入疲勞狀態(tài),很難再集中精力學習輪滑動作要領,有時還會產(chǎn)生運動損傷。所以輪滑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組織能力,制定科學的教學任務,并依據(jù)學生的體能狀況安排合適的教學內(nèi)容。同時在每次訓練開始前,做好課前熱身活動,使學生從平靜期到輪滑運動劇烈期有一個和緩過渡。另外在輪滑教學課堂上,輪滑教師要制定嚴格的教學紀律,嚴禁學生在輪滑訓練中私自進行違規(guī)動作或者相互打鬧,時刻關注學生的舉動,一旦發(fā)現(xiàn)課堂違規(guī)行為,及時加以勸阻和教育,努力避免輪滑運動中意外損傷。
(三)選擇專業(yè)的輪滑場地,配備性能優(yōu)良的輪滑器械和輪滑護具。為了有效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防止學生在輪滑運動中產(chǎn)生運動損傷,輪滑學校應該為學生興建專業(yè)的輪滑運動場地,并派專人定期對輪滑運動場地進行檢查和維修,及時處理掉那些性能不佳的輪滑器材,最大化地避免運動損傷。同時輪滑教師在教學中制定硬性規(guī)定,要求學生腳穿合適的輪滑鞋,并配置專業(yè)的輪滑護具。并經(jīng)常提醒學生相互檢查彼此的輪滑護具佩戴狀況,輪滑鞋磨損狀況。這些都有助于有效預防輪滑運動損傷。
(四)加強輪滑學生的安全教育,增強他們的自我安全防護意識。學生是進行輪滑運動的主體,其在輪滑運動課堂上的表現(xiàn),不僅受課堂紀律的制約,更受自身主觀意識的支配。所以在輪滑訓練中,輪滑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多樣化的教育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安全防護意識。比如,在日常的輪滑教學中,輪滑教師可通過一些海報宣傳、多媒體展示等方式,反復對學生進行自我安全教育,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安全防護意識。并且在日常的教學內(nèi)容中,輪滑教師要將運動損傷的類型、輪滑運動損傷的原因、輪滑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以及損傷后的正確自救知識等穿插在教學內(nèi)容中,逐一仔細地傳授給學生,進而使學生對輪滑運動的了解更加深入,增強他們在輪滑運動中的損傷預防技能和損傷后的自救技能[4] 。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輪滑運動作為一項集娛樂、健身、趣味、休閑、技巧和驚險于一體的競技性體育項目,和其它體育項目一樣也存在著一定的運動風險,受各種不因素的不良影響,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運動損傷。相關輪滑運動教學人員必須深入地了解輪滑運動的損傷類型和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指導學生做好輪滑運動的損傷預防和科學恢復工作,以便其安全、順利地進行輪滑訓練。
參考文獻:
[1]周洪濱.輪滑運動常見損傷的調(diào)查分析[J].科技信息,2013,(14):324-325.
[2]劉佳.淺談輪滑運動常見的損傷及預防恢復措施[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7,6(6):159-160.
[3]蘭李淋,王鵬,關尚一等.小學生輪滑運動損傷干預的實驗研究——以廣州市海珠區(qū)曉港灣小學為例[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2,32(5):108-112.
[4]楊斌.速度輪滑運動損傷致因與傷后處理[J].當代體育科技,2016,6(18):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