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川
倫勃朗年少成名,是荷蘭非常偉大的畫家之一。當時,荷蘭的貴族和富人流行請畫家為自己畫肖像畫。阿姆斯特丹火槍隊也找到倫勃朗,請他給火槍隊畫一幅團體肖像畫。
因為團體肖像畫的費用一般由畫中所有人平攤,所以畫家往往讓畫中人排排站立。但是,倫勃朗徹底改變了這種枯燥的構(gòu)圖。
1642年,以火槍隊巡邏為主題的巨幅肖像畫《夜巡》完成。整幅畫極具戲劇性,每個人的形象根據(jù)表現(xiàn)的需要輕重有別,將光影效果發(fā)揮到了極致。
火槍隊員們卻大為不滿,認為既然酬金是大伙兒均攤,每個人的分量就該一樣,要求倫勃朗對肖像畫進行修改。
思考了良久,倫勃朗決定堅持自己的想法,不再對作品進行修改。最后,火槍隊員們將倫勃朗告上法庭,并對他進行大肆攻擊,引起軒然大波。倫勃朗因此名譽掃地。
由于這次創(chuàng)作的“失手”,加之他仍堅持“戲劇性”的畫法,邀請倫勃朗畫肖像畫的訂單銳減,他的生活從此陷入困頓。1669年,63歲的倫勃朗在窮困潦倒中去世。
不過,歷史終還他以公正,他為繪畫藝術(shù)作出的卓越貢獻,歷史不會忘記。《夜巡》最終成為荷蘭的國寶,與《蒙娜麗莎》《宮娥》并稱為“世界三大名畫”。
經(jīng)典的創(chuàng)作總是能夠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量,從而成為跨越歷史的名作。在名利面前,堅持自己的想法和原則,追逐心中的夢想,即便在當時不被世人所理解和承認,時間和歷史也會給其公正的評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