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曉蘭
活動目標
1. 通過觀察,樂意用水墨表現(xiàn)小籠包(當?shù)厝怂追Q小籠)的外形特征。
2. 喜歡家鄉(xiāng)的特產,進一步萌發(fā)對家鄉(xiāng)南翔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1. 大背景、南翔小籠包PPT。
2. 幼兒繪畫材料:宣紙、黑墨、紅墨、藍墨、毛筆、調色盤、印章、印泥、擦手紙若干等。
活動過程
一、小籠包味道我來說(通過回憶有關南翔小籠的經驗,調動幼兒對小籠包外形的關注,為后續(xù)繪畫奠定基礎)
師:孩子們,這是什么?你們吃過小籠嗎,請你來介紹一下吃過的小籠是什么樣子的?
小結:南翔小籠是我們南翔鎮(zhèn)的特產,它的肚子圓圓的,頭上戴了一頂小小廚師帽,味道老嗲的。
二、了解小籠包的特征(通過情境導入,調動幼兒繪畫表現(xiàn)的積極性,讓幼兒在觀察、比較、試畫中感知小籠的外形特征)
1. 情境激趣。
①出示一只小籠圖片。
②兒歌解讀畫小籠包。
左半圓、右半圓,小籠皮薄身體胖,小小帽子頭上戴,細細褶子有風度,濃濃香味飄萬里,歡迎大家品小籠,熱氣騰騰味道嗲。
2. 要點提示。細細半圓畫身體、波浪線畫出廚師帽、中鋒來畫細褶子、中鋒畫出曲線香味、中鋒畫出小籠的眼睛、用紅墨添畫小籠嘴巴、用藍墨暈染小籠的身體。
3. 幼兒試畫。①幼兒個別操作。②集體講評突出問題。
4. 欣賞討論。
師:熱氣騰騰的小籠出籠了,你喜歡幾號小籠,說說你的理由?
追問:你想跟誰分享?
小結:你們是懂得分享的孩子。
要點:①情感的分享。②畫面的布局。
三、我來嘗試做小籠包(通過上兩個環(huán)節(jié)的鋪墊,幼兒自己嘗試表現(xiàn)小籠外形特征并引導幼兒畫面的布局,使畫面更為生動)
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重點:①觀察幼兒表現(xiàn)小籠的外形特征的情況。
②鼓勵幼兒用細線表現(xiàn)小籠的形象。
③引導幼兒注意畫面布局。
④用小毛筆添畫表情、簽名、印章落款。
四、小籠包齊分享(用 “分享”的形式開展自評、互評,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
師:你畫的小籠,想與誰分享,并說出理由?你最喜歡誰畫的小籠?
小結:今天我們畫的小籠老嗲的,小籠皮薄身體胖,頭上戴帽真神氣,細細褶子顯風度。你們還想到了味美的小籠分享給自己的家人、朋友,為你們點贊!
幼兒操作過程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