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潔 任孟忠
隨著常規(guī)魚養(yǎng)殖高密度、集約化的發(fā)展,養(yǎng)殖單位在追求快生長、高產量的同時,由于過度投餌、盲目用藥引起水質惡化、污染蓄積,繼而導致魚體體質下降、引發(fā)一系列病害發(fā)生的現象較為普遍。青魚作為四大家魚中養(yǎng)殖效益較高的品種之一,近些年出現的肝膽綜合癥是養(yǎng)殖過程中常見且危害嚴重的病害,但是實際生產中,養(yǎng)殖單位往往由于診斷條件等的限制,不能準確診斷,如不及時采取防治,可引起青魚大面積死亡,造成損失。
在日常的漁業(yè)科技入戶走訪過程中,單位技術人員采用問詢、體表檢查、解剖檢查等常規(guī)手段診斷并防治了一例青魚肝膽綜合癥,總結幾處要點供參考。
養(yǎng)殖面積45畝,其中發(fā)病面積9畝,6月初剛開始時只有少量青魚死亡,每天死亡1~2尾,10~15天后死亡數量增至每天20尾以上,池塘水層肉眼觀察沒有發(fā)現大面積病魚活動。該基地在1月份投放規(guī)格為1500~2000g/尾的青魚魚種300尾/畝。在水溫達8℃以上時開始投喂全價配合飼料,剛開始投喂量25kg/天,后隨水溫升高陸續(xù)增加投喂量,20℃時投喂量增加至200~250kg/天。
現場撈取幾條比較新鮮的病魚進行體表觀察和解剖診斷。病魚體表及鰭條完好,部分鰭條末端發(fā)白,體表沒有特別明顯的病理癥狀。剪開鰓蓋,鰓絲外緣一圈發(fā)白,部分鰓絲末端腐爛成鋸齒狀缺口,黏液增多,有雜物和污泥黏附。鰓絲顏色發(fā)淡,變?yōu)榉奂t色。剪開體腔,腹腔內腥臭味重,有腹水流出。解剖時,內臟脂肪較多,充滿體腔,不易于肝胰臟、腸道等內臟器官的分離。肝胰臟為土黃色或部分變?yōu)榫G色,呈花斑狀和綠肝癥狀,輕觸即碎。膽囊腫大,為正常膽囊大小的2~3倍,部分膽囊破裂,膽汁呈墨綠色或青黑色。
采用特安科技有限公司MR-220A智能型水質分析儀和溶解氧檢測設備,現場對該池塘當天水樣進行水質檢測分析。6月19日,天氣多云,上午10:40測得水溫為30.1℃、pH值7.7、非離子氨0.016mg/L、硫化氫0.039mg/L、亞硝酸鹽0.931mg/L、溶解氧1.85mg/L。
結合問詢日常管理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推斷該病為青魚肝膽綜合癥,屬營養(yǎng)代謝性疾病。發(fā)病原因主要有:①春季水溫低時過量投喂,與魚的新陳代謝水平不適應,增加了肝胰臟、膽囊負擔。②青魚放養(yǎng)密度大,環(huán)境脅迫性較重。配合飼料投喂量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魚類排泄物多,加上水溫升高,水中有害物質增多。③池塘水質較差,亞硝酸鹽超標,溶解氧偏低,魚體質下降,誘發(fā)病害發(fā)生。
建議采取潑灑與內服相結合的辦法。①用亞硝速降每畝每米水深200g全池潑灑,降低亞硝酸鹽的濃度。②內服VC和肝膽寧合劑及三黃粉,每100kg飼料用含量10%的VC200~300g加中藥肝膽寧600~800g,三黃粉200g,與粘合劑充分拌勻粘合,連喂7~10天。有細菌感染癥狀的可添加含量10%的氟苯尼考或10%的恩諾沙星200g。
通過治療,5天后養(yǎng)殖單位反饋青魚停止死亡。為鞏固療效,建議再投喂兩天達一個療程后結束投喂。后期在整個養(yǎng)殖過程中未出現青魚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