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君
(凌源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遼寧 凌源 122500)
在工業(yè)社會的時代,很多蔬菜生產中都少不了各種農藥的施用,不同程度的遭到了大量使用農藥所帶來的惡果。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生活水平質量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農業(yè)生產技術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在這一背景下,已經告別了過去的那個僅僅“吃飽飯”的年代,相應的人們對于蔬菜的品質和安全性也有了更進一步的需求。所以近些年來無公害蔬菜的生產逐漸受到關注,相關的學者也針對這一方面做了不少的研究。
所謂的無公害產品,具體來說就是指其生產的過程和生產的環(huán)境都要達到相應的國家指定的標準,相應的生產出來的產品的質量也要達到國家部門所規(guī)定的標準[1]。具體到蔬菜,就是指生產出來的蔬菜具有優(yōu)質、安全和無污染的特點。蔬菜中所含有的硝酸鹽、重金屬以及殘留農藥成分都要在安全標準范圍之內。
無公害蔬菜的生產要求的不僅僅是在生產的過程中不使用過量的農藥,對其他方面的因素也有一定要求,比如生產基地的選擇、栽培品種的選擇以及病蟲害的防治等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只有生產過程、生產環(huán)境和生產出的產品質量3者都達到國家要求的標準的時候,才能夠真正的稱得上是無公害蔬菜。
用來進行無公害蔬菜生產的基地應該遠離污染嚴重的地區(qū),要求地塊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豐富,并且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要低于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最好附近擁有充足的水源,方便灌溉。
在選擇所要種植的蔬菜品種的時候,要綜合考慮品種的特性和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特點,做到因地制宜。一般要求選用抗病、優(yōu)質、豐產、抗逆性強的品種,這也是進行無公害生產對于品種的最基本的要求。還可以參考當?shù)氐氖袌鲂枨?,進行品種的選擇與搭配,方便后期的銷售。
2.3.1 合理輪作
選擇合適的蔬菜品種,合理輪作,使土地的肥力得到有效利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病蟲害的作用。不同的蔬菜品種對于土壤的肥力要求不盡相同,抗病性也會有所差異。
2.3.2 悶棚處理
對于病蟲害猖獗的地塊可以在夏季的時候進行悶棚處理,將大棚封閉,讓土壤經受高溫的處理,這一過程可以有效殺死土壤中潛伏的蟲卵及病菌等。
2.3.3 采用新型的灌溉技術手段
大棚灌溉可以使用滴灌、滲灌等相對先進的灌溉技術手段,可以提高對水資源的利用率,也可以有效的降低棚內空氣濕度,從而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幾率。
2.4.1 引入害蟲的天敵來消滅害蟲
比如可以在蔬菜大棚中引入七星瓢蟲,可以有效防止蚜蟲;引入青蟲菌,可以有效防治菜青蟲等。
2.4.2 有效的使用生物農藥進行病蟲害的防治
選擇使用硫酸鏈霉素,可以有效防治發(fā)生在蔬菜中的一些細菌性病害;在堆肥中混入酵素菌,可以幫助改善蔬菜種植的土壤結構,還可以起到處理土壤中污染物的效用。
2.4.3 合理使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物質
合理的使用一些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可以對植物的生長起到一定的調節(jié)作用,使得植株生長更加壯碩,從而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加強。比如在芹菜上施用少量的赤霉素,可以起到增產和提高芹菜抗病性的作用。
2.5.1 種子的消毒處理
播種前,可以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這樣可以有效降低蔬菜后期生長過程中病害發(fā)生幾率。
2.5.2 使用嫁接技術,抑制病害的發(fā)生
對于有些蔬菜來說,利用嫁接技術可以有效提高植株對于一些土傳病害的抵抗力,從而提高蔬菜的產量。
2.5.3 利用昆蟲的趨避性進行病蟲害的防治
比如可以利用蚜蟲和白粉虱的趨黃性,使用黃色沾蟲板對它們進行誘殺。
對于無公害蔬菜的需求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在今后的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人們對于該種類型的蔬菜的需求都不會停歇。需要相關的農業(yè)技術人員針對這一課題,繼續(xù)進行研究和探索,提高無公害蔬菜生產的效率和產量,以更好地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需求。
[1]何玉祥.無公害蔬菜栽培管理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