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巧
(重慶市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 400031)
隨著高校擴招以及建筑物的增加,高校綠地面積日益減少。因此,利用建筑物與構(gòu)筑物進行垂直綠化已成為高校景觀建設的重要趨勢。利用攀援植物實施垂直綠化能提高校園綠化率,改善校園環(huán)境品質(zhì),滿足師生工作、學習的基本要求,也能陶冶他們的美好情操。本文就垂直綠化在高校校園中的應用作簡要介紹。
垂直綠化在校園中的應用主要有4方面的功能:提高校園綠化率,增加綠化面積。垂直綠化占地面積較少,能利用有限的空間,在立面空間拓展綠化。這不僅增加了綠化覆蓋率,也有限彌補了地面綠化的不足;軟化建筑,提高校園形象。將綠植覆蓋在建筑物或構(gòu)筑物的外立面,可極大柔化建筑物生硬的外部輪廓,也能軟化墻面線條。這樣能讓建筑與校園內(nèi)其它綠化景觀融為一體,進而提高校園整體綠化景觀效果;吸附煙塵,減弱噪音。垂直綠化后,植物可吸收空氣中的灰塵,還能有效削弱噪音;降溫增濕作用。研究顯示,夏季有“綠墻”的室內(nèi)溫度比沒有“綠墻”的室內(nèi)溫度要低3~4℃,而冬季前者比后者高出2~3℃,濕度能增加20%~30%[1]。
在選擇綠植時應充分利用重慶本土植物資源,適地適栽。根據(jù)功能要求、生態(tài)要求、觀賞要求以及綠化方式要求,并考慮植物攀援習性及攀援能力,合理選擇垂直綠化植物。
在利用攀援植物造景時,應盡量將不同種類的植物合理搭配,以延長觀賞期,營造出四季景觀。比如將絡石、爬山虎、常春藤合栽,常春藤或絡石生在爬山虎下,不僅滿足了其喜陰的生態(tài)特性,還能在冬季彌補爬山虎的不足。在進行種間搭配時,應著重考慮植物的生態(tài)特性,將速生與慢生、常綠與落葉、草本與木本、陰性與陽性等種類進行搭配,并要考慮觀賞期的有效銜接。速生植物常見的包括五葉地錦、爬山虎、常春藤等,年生長量超過3m。
在進行垂直綠化時,要注重植物的科學性、藝術(shù)性2個方面。在展示植物自然美的HIA要善于表現(xiàn)意蘊美。不少傳統(tǒng)的觀賞植物都極富意蘊美,讓植物承載著某種社會文化、價值觀,也是古今文人墨客所青睞的對象。在這方面比較典型的藤本植物包括迎春、木香、凌霄、紫藤、忍冬等。
學校樓房墻面都是白色,面積較大,利于綠化的實施。一般可選擇吸附類攀援植物,如凌霄、爬山虎、常春藤等。在植物配置時應考慮植物材料與被綠化色彩、形態(tài)、質(zhì)感方面的協(xié)調(diào)一致,并要考慮到校園內(nèi)其它建筑、園林綠化設施的風格、高度等。老式教學樓或辦公樓的墻面多是磚墻、水泥砂漿抹面的粗糙表面,因此,一般使用枝葉粗大的爬山虎、凌霄。若為馬賽克貼面的光滑墻面,可使用枝葉細小、吸附能力較強的常春藤、絡石等。
陽臺與窗臺屬于樓宇的半室外空間,也是學生在室內(nèi)與外界自然接觸的主要媒介。陽臺、窗臺上可擺設盆景或栽植一些花卉、藤本植物,既能給建筑綠色的點綴,而且也裝飾了門窗,讓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富有生機與美感。在校園垂直綠化中,可把綠色藤本植物引向上方陽臺、窗臺形成綠幕,也可往下垂掛形成綠色垂簾,或者依附于墻面形成綠壁。通常可使用下列植物:一至兩年生草本植物包括蔦蘿、牽牛;多年生植物包括葡萄、蔓薔薇等;花木、盆景的種類更多。不過在對窗臺、陽臺進行綠化時,都應挑選葉片茂盛、花美鮮艷的植物,讓植物與窗戶的顏色、質(zhì)感形成強烈對比,相互襯托,相得益彰。
路燈桿、電線桿、廊柱等立柱在校園內(nèi)隨處可見??梢?,對立柱的綠化與裝飾也屬于垂直綠化的主要內(nèi)容。吸附式攀援植物是用于立柱綠化造景的理想材料。由于大多立柱所在位置的土壤條件差,因此,應選擇適應性強、抗污染的植物,如爬山虎、常春藤。有的校園尤其是老校區(qū)內(nèi)存在老樹枯死的問題,可直接清除后補種樹木。這樣做在短期內(nèi)難以獲得理想的綠化效果,因此,我們可以將老樹樹干作為立柱進行綠化,這樣可給人老樹生花、枯木逢春的感覺,產(chǎn)生較好的景觀效果。
垂直綠化屬于校園景觀中的一部分,應將其融入到校園景觀建設整體規(guī)劃之中,為師生營造一個舒適、美麗的校園環(huán)境,滿足師生高尚精神追求,構(gòu)建起具有鮮明特色的校園環(huán)境。
[1]王謙.垂直綠化在校園景觀建設中的應用[J].綠色科技,2012,34(5):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