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筱顏
米蘭·昆德拉說:“生命是一顆長滿可能的樹”。這本身就是一句充滿無限可能的話。從誕生開始,每一個細枝末節(jié)都會左右你未來的道路,也就是說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你的人生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無數(shù)個可能,也將面臨無數(shù)個可能。而所謂成長,就是在自己行進的旅途中,能盡可能實現(xiàn)最為理想的可能。
而作為一個教師,不斷發(fā)展自身是非常必要的。學海無涯,不斷閱讀不斷進步,才能不斷成長。首先,閱讀成全自己,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不斷完善自己的方法,不限于任何職業(yè)。其次,讀書也是一群人的事業(yè),作為教師,帶領(lǐng)自己的學生們閱讀,讓他們熱愛上閱讀并能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也是教師引以為傲的事業(yè)。只有教師先閱讀,并且過濾書籍,才能更好的帶領(lǐng)學生投入到高質(zhì)量的閱讀中,也才能更好的引導閱讀。
成長,是一個不斷激發(fā)具有創(chuàng)意的點子的過程,而故事恰好具有這樣的啟發(fā)性。
閱讀故事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時候是我講給大家聽,我會選擇一些故事簡單但是有深意的故事,諸如伊索寓言或者安徒生童話這類故事。如果是精彩的繪本,我還會把書投影出來,和大家一起翻看,在這過程中,也會滲透一些閱讀的方式方法。聽我講故事是孩子們最期待和開心的時刻,每每聽我講故事,他們總是坐得格外端莊,小耳朵豎得高高的,一雙雙大眼睛閃爍著期待的光芒。但是這可不是睡前故事,聽完了我可是要提問的。或問問他們這個故事中你最喜歡誰?為什么?或問問他們故事里學到了什么。有時候問的問題有不同意見,我們還會展開討論。例如有一次,我給大家講了《老頭子做事總不會錯》這個故事,故事里老頭子用一匹馬換了一頭牛,又用牛換了羊……最后只帶回來一堆爛蘋果。聽完我這個故事,我感覺到了孩子們一些疑問,于是我就問:“老頭子做的到底對不對?”這下班級里炸開了鍋,有的說不對,有的說對,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不待他們討論出答案,我又問:“為什么老婆子認為老頭子沒有錯呢?”班級里繼續(xù)議論紛紛,我乘勝追擊又問:“老頭子最后吃虧了嗎?”班里有人喊道:“當然!他可是用馬換了一袋爛蘋果!”立馬有同學起來回擊他說:“可是他得到了一袋金幣呀!”這三個問題,我都沒有給他們答案,但是我相信他們一定真正讀懂了這個故事。
故事,確實是小學階段閱讀教學很好的載體。用故事教育,既能用情節(jié)引起學生興趣,又能在其中隱喻式的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教育方式,很值得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合理運用。故事的深度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做出相應(yīng)的調(diào)整,閱讀的方法也可以多種多樣各種形式,故事的側(cè)重點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發(fā)生的故事,一方面是教學經(jīng)驗的積累,也是一種教學投入的標志。
閱讀本身就是充滿魅力的事情。如果能在陽光明媚的午后,一張舒適的椅子,一杯咖啡,一本書,或者在小雨淅瀝的清晨,一扇明凈的窗戶,一杯奶茶,一本書。這應(yīng)該是幸福的最高級別了吧。
卡夫卡說,“書必須是用來鑿破人們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書是具有力量的東西,但是我們讀書到底讀什么?我們雖然讀的是別人的東西,但是我們要通過閱讀把別人的東西反饋到自己的身上。閱讀的目的,一是學習,二是反思。學習,并不是說把別人的東西完全變成自己的想法理念,你也不可能這樣做到,當你讀的內(nèi)容更為廣泛愈加全面,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東西是辯證存在的,你需要做到的學習是把這些理念和信息進行合理的理解和消化,融合到自己的理念中。這是你的思想不斷成熟的過程。而所謂反思,就是在閱讀中明白了別人的想法,反觀自己的想法,這不一定是一個否定的過程,這是思辨的過程。如果說閱讀是成長的證據(jù),那么閱讀中的反思就是成長的捷徑。如果能對自己進行及時的反思,你將會獲得比他人更快的成長速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