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媛 蘭冬雪 程吉云
摘 要:在本文中,主要介紹NBS型抗病基因的進展,NBS型抗病基因的共線性非常低。 原因可能是NBS抗性基因之一在進化過程中導致基因丟失;NBS抗病基因進化太快,這可能導致植物病害抗性基因的很大程度的遺傳差異,NBS疾病抗性基因作為一個很大的基因,也是近幾年植物病害抗性基因和分子育種研究熱點。
關鍵詞:植物;禾本科;抗病基因;核苷酸結合位點
中圖分類號:S18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1233036
禾本科植物需要抵抗細菌,病毒,真菌等,可以起到保護自己的作用,有時還有其他動物攻擊,禾本科植物又不能移動,所以不能逃脫,禾本科植物為了適應這種環(huán)境,有必要抵抗性基因侵襲,植物抗病基因在預防疾病和動物入侵中起著非常大的作用,也是產品的長期存活。NBS-LRR抗性基因是其編碼蛋白質的特征之一,其特征在于含有對病毒,真菌,線蟲,細菌和昆蟲具有抗性的富含亮氨酸的重復序列(LRR)和核苷酸結合位點(NBS)的序列。
1 NBS型抗病基因介紹
抗病基因幾乎屬于NBS-LRR類型,在基因編碼蛋白N端附近存在NBS結構域,又叫做NB-ARC結構域,其功能是結合和水解ATP。在近C端則由LRR結構域組成,能夠對信號具有識別作用,有專家研究得出與病原無毒基因直接識別為LRR結構域[1]。通過與基因組對比,禾本科基因組估計約存在549個NBS-LRR基因,水稻基因組中約存在480個,楊樹基因組中約存在300個。NBS-LRR類基因在植物所有基因中占有1%~2%,屬于比較大的一類基因。NBS區(qū)域經常被廣泛地用于植物抗病基因的識別和分類,該區(qū)域包含一些非常保守的基序[2]。
2 NBS基因在禾本科植物基因組中的進化模式
根據(jù)NBS前端的結構不一樣,研究得出,NBS-LRR在植物中編碼的基因(簡稱NBS-LRR基因)主要分為2類,TIR-NBS-LRR型基因,簡稱TNL型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在N末端含有TIR區(qū)域,TNL型基因可能參與信號轉導并通過脂肪酶EDS1起到一定的作用。已發(fā)現(xiàn)的TNL基因主要存在于雙子葉植物中[3,4]。
3 NBS基因在禾本科植物中的快速進化
R基因在植物病害抗性和病原體應答中起重要作用。一些專家已經表明,在4個禾本科植物的NBS-LRR基因中,R位點的核苷酸甚至從一個位點的進化仍然是顯著的。其中,玉米基因組NBS-LRR基因甚少,對于水稻基因1/5,小于其他2個[5]。但玉米基因組(2,300Mb)明顯大于高粱(730MB)(distachyon(350Mb),表明基因組總數(shù)和NBS(或NBS-LRR)不是直接相關基因的擴增,另外NBS在整個基因組中-RRR的總數(shù)和編碼蛋白質的基因總數(shù)也不直接相關。玉米,高粱,短柄草和水稻基因組中已經測序了約32,504,35,899,32,25,37,544個基因。 NBS-LRR基因分別占4種預測蛋白的0.40%,0.68%,0.74%和1.35%,而LRK基因接近4種(0.65,0.65,0.61,0.82%)。這些結果表明,NBS編碼的蛋白質數(shù)量與預測蛋白質數(shù)量成正比,玉米基因組中NBS-LRRs的絕對和相對數(shù)量明顯低于其他2個物種[6]。
4 展望
根據(jù)目前抗病基因研究,一些專家認為,NBS-LRR抗病基因通過共同進化和分娩過程進化演變,抗病基因主要是這2種抗病機制。到目前為止,對單個物種進行了基因組水平的疾病抗性基因進化研究,還對水稻,高粱,小穗和玉米的4個基因進行了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并獲得了禾本科植物抗病基因的進化特征。
參考文獻
[1]金玲,金殿川,王莉,等.禾本科植物NBS-LRR型抗病基因的進化分析[J].分子植物育種,2015(11):2578-2583.
[2]羅莎.禾本科中NBS-LRR類抗病基因的進化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2.
[3]丁菁,NBS基因在禾本科植物基因組中的進化模式[D].南京大學,2012.
[4]陳德西.抗稻瘟病基因pi-d2導入水稻提高稻瘟病抗性和一份條斑和穎花異常水稻突變體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07.
[5]林勇翔.豆科和禾本科植物熱激轉錄因子基因家族的分子進化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13.
[6]陳秋玲,高建明,羅峰,等.分子標記技術在禾本科作物基因定位上的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10(9):42-48.
作者簡介:梁媛(1990-),女,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植物進化生態(tài)學;戚曉利(1971-),女,黑龍江佳木斯人,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