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毛
在人們的印象中,作家不外乎兩種人:一種是天才,文章從娘胎里帶來的,三歲即出口成章,五歲會作狀元文章;另一種是想像力豐富的人,腦子里天馬行空,筆下一派春光。
目前也正是這兩種人占居著作家隊伍的大多數(shù),給人造成的錯覺是,作家不需要什么寫作技巧,也不需要深入實際,只要關(guān)起門來感悟一番或隨便到哪個山野灘涂溜達一圈,然后把腦子里閃過的念頭記錄下來,就成了文章。
我以前嗜書如命,經(jīng)常買書,誰有名買誰的,書評上說哪本好買哪本??山Y(jié)果能把人氣暈,守著滿柜子的“巨著”犯愁:這一本本陳詞濫調(diào)、矯揉造作的“鴻篇巨制”,扔了吧,那可是血汗錢買的呀;賣了吧,估計難抵原價的百分之一;送人吧,自己被荼毒也罷,再去荼毒朋友就居心不良了。
在我看來,寫書是件很神圣的事,寫書的人應(yīng)具有起碼的道德感,得對得起讀者,買一本書和讀一本書都不容易,前者耗費金錢,后者耗費時間,糊弄讀者到頭來害的還是作者自己,因為讀者也在成長、成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