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椰子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真正有修養(yǎng)的人,會體會別人的苦衷、尊重別人的不同。
以前聽過這樣一件事情,A和B在一個公司實習,A就很看不慣B每天穿一身大牌來上班,心想你一個實習生穿這么好干嘛,后來才知道B是這家公司老板的女兒。
我一直認為沒有人有權(quán)利去評判別人的生活和選擇,你看不慣只能說明你見過的世面少。
真正見過世面的人,永遠都是內(nèi)心平和,會尊重不同的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
剛好朋友中有個可愛的女孩,前不久剛失戀,沉浸在悲天憫人的情緒中無法自拔。
我便跟她打了個招呼,將她的微信推給了男生,5分鐘后,男生發(fā)過來一句:“用這種微信頭像的女生,我還是不加了吧,感覺沒見過什么世面?!?/p>
我滿腦子問號,仔細地再看了一下的女孩頭像:那是她戴著一條白金項鏈的自拍,項鏈上掛著一個精致的小吊墜。
沒毛病啊?
男生繼續(xù)說:“像這種連頭像都要炫耀首飾的女生,一般都很虛榮。她們喜歡在朋友圈里發(fā)九宮格自拍;今天男友送了個名包,拍幾張照片感謝親愛的;明天去東南亞旅個游,從上飛機到上廁所都要全程直播;攢幾個月工資買條項鏈,說不定還會把購物小票都發(fā)上去求贊。我不喜歡這種沒見過世面又虛榮的女生,跟我肯定合不來?!?/p>
我看著這一大段文字,想到他在手機背后故作高深、滿臉嘲諷的表情,不禁心生悲涼。
首先,對于已成熟的農(nóng)作物需要注意及時搶收,在多冰雹發(fā)生地帶,需要大力開展植樹種林,不斷增加綠化面積,促進地貌條件的改善;其次,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破壞雹云的產(chǎn)生條件,在多冰雹發(fā)生季節(jié),農(nóng)民下地勞作時需要隨身攜帶防冰雹的工具;再次,氣象部門在做好冰雹災害發(fā)生的預報前提下需要做好人工消雹作業(yè),最大限度地降低冰雹災害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造成的一系列損失。
他不知道的是,那條項鏈是女生的外婆送給她的生日禮物。生前最疼愛她的外婆過世之后,她就再也沒換過微信頭像。
生活中總有這樣一類人,喜歡懷著惡意和揣測的目光去傷害別人:那個女人的妝化得那么濃,還一身的名牌,一定是被包養(yǎng);那個男人怎么娶了個比自己大那么多歲的老婆啊,一定是吃軟飯;找對象不能找單親家庭的,心理肯定不健康……
一個人最大的惡意,就是將自己的理解強加于別人,并一直認為自己是正確的。
列夫·托爾斯泰說:“你不是我,怎知我走過的路,心中的苦與樂?!闭埐灰獞{借著蛛絲馬跡、只言片語就去評價別人的人生。在你看不到的角落,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之前,有人在網(wǎng)上曬出一張在海關辦事窗口拍到的照片。照片上,一位女性工作人員正在里面辦公。她沒有穿上班的工裝,而是穿著一件黑色吊帶裙。
網(wǎng)友在發(fā)照片的同時還配上了一行略帶諷刺意味的文字。他認為,那個工作人員非常不專業(yè),穿成那樣坐在窗口里,實在有礙觀瞻。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那位工作人員當天已事先請過假。
她換好便服,正準備離開時,恰逢有人前來辦事。為了不耽誤對方,她推遲離開,臨時受理了業(yè)務。沒想到,本來是助人為樂,卻因著裝問題被拍照曬到了網(wǎng)上。
曾看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看不慣的東西、人和事越多,這個人的境界也就越低,格局也就越小。
有些人,在對別人指手畫腳的時候,總是一副萬事萬物了然于心的樣子。然而,往往卻總是沒了解過具體情況,就捕風捉影,急于表達自己、一吐為快,對著自己看不慣的人和事指指點點、肆意評價。然而,你沒經(jīng)歷過別人的生活,不了解人背后有什么樣的苦衷,憑什么就妄下結(jié)論、惡意揣測?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去過100個以上的國家是種什么樣的體驗?
點贊很高的回答是這樣的:We realize that there is no absolutely right or wrong.We should accept different values and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懂得了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正確,能夠接受別人有不同的三觀和其衍生出來的思考方式。)
真正見過世面的人,不會去評價別人沒見過世面。因為當一個人看過的人間冷暖越多,他對這個世界的偏見就會越小。
這個社會,給每個人設定了太多的條條框框:女人必須怎樣,男人必須怎樣。然而,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真正有修養(yǎng)的人,會體會別人的苦衷、尊重別人的不同。
很喜歡星河Shinho寫過的一篇文章。
她說,她在法國待過幾年,她在那里,感受到了尊重的意義。七十歲的老太太日常可以穿著粉紅色的香奈兒套裝,涂著大紅色的嘴唇,穿著亮閃閃的中跟鞋。青年人可以穿得特別邋遢,頭發(fā)用羊毛線編成一坨坨,看起來臟兮兮的,耳洞用專門的環(huán)子弄成瓶蓋大。你可以喂冰淇淋給你的狗吃,或者和你的狗分著吃,沒有人會特別看待你或者嘲諷你。
因為,那是別人的人生、是他們自己的路,我們究竟有什么資格對著人家說三道四呢?
“看你的微信頭像,就知道你沒見過世面?!薄翱茨愕奈⑿琶Q,我就猜到了你是個渣男?!薄翱茨愕呐笥讶Γ湍芊从吵瞿愫芎米??!?/p>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做“標簽效應”。
我們很容易以自己固有的知識經(jīng)驗,給別人貼上標簽、做出判斷。然而,太多人都是從自己的偏見出發(fā),選取自己想看的真相,歧視別人和自己不同的地方,站在道德制高點評價質(zhì)疑別人。
很喜歡一句話: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沒有誰有權(quán)利去評價、干涉他人的生活。
“不要冒然評價我,你只知道我的名字,卻不知道我的故事。你只聽聞我做了什么,卻不知道我經(jīng)歷過什么?!?/p>
愿你我能夠尊重不同,不帶著偏見的眼光去評價他人。
也愿你我不被他人輕易定下標簽,勇敢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