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
周六晚上,我們7個訪問學者來到日本當?shù)匾粋€有名的飯店。終于完成了一周高強度的交流學習,大家都需要“放縱”下。一進門,來自巴基斯坦的老兄說:太好了,終于到了一個可以大聲說話的地方了,我們這一周過得太“安靜”了。因為位居使館區(qū),又提供傳統(tǒng)日本菜,這個飯店90%的客人都是“老外”,天婦羅加啤酒,一片歡騰的氣氛。
這樣的氣氛在東京并不多見,在酒店大堂、飯店、超市,所有這些“公共場所”都十分安靜。馬路上當然聽不到汽車喇叭聲,讓人懷疑是不是日本產(chǎn)的汽車忘了裝喇叭。此外,如果說在倫敦地鐵的一節(jié)車廂里至少能聽到5種語言,那么在同樣國際化著稱的東京,卻很難聽到各種語言了,因為大家都入鄉(xiāng)隨俗,盡力保持安靜。偶有小朋友的嬉笑聲,也會被父母制止了。
初到東京,撲面而來的都是這種安靜的氛圍,以及這種安靜背后那專注的一絲不茍的氣質(zhì)。
要說對于日本的第一印象,那就是在機場等行李時發(fā)現(xiàn)輸送帶上的箱子被擺放得整齊到邊角對齊的樣子。偌大的成田機場,沒用20分鐘就完成了入境的流程。在大巴車站,看著大約20出頭的穿著制服的檢票姑娘禮貌地用一系列標準的手勢指揮大家排隊等車上車,鞠躬目送大巴離開。這一系列的動作每5分鐘重復一次,她的眼神里居然沒有“懶得理你”的信息,職業(yè)而友好。
從機場到住處,需要坐大巴到一個酒店再打車,酒店的服務員趕緊迎上來幫忙拎行李,我不好意思地解釋,我不是住你們酒店的,只是來這里打車的。服務員并沒有轉(zhuǎn)身離開,而是跑到路上幫我叫了一輛車,又幫我把行李放好,還用她有限的英語幫我跟出租車司機翻譯,以確定不會找錯地方。
走路經(jīng)過日本的行政區(qū),各個國家機關的門口路兩側(cè)都有門衛(wèi),一旦有車輛要進出大院,門衛(wèi)趕緊分立兩側(cè)提醒路人。如果有兩輛車要排隊進出,那么門衛(wèi)也會很公平地指揮,一輛車通過之后,放行行人,再讓另一輛車通過。門衛(wèi)的每一個動作都像交警一樣地訓練有素,哪怕僅僅是提醒一個路人,那嚴肅且投入的神情跟我們在電視新聞里看到的部長參加國際會議時的神情并無二致。我在路邊看了好一會兒,門衛(wèi)臉上分明寫著:“我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p>
一絲不茍,卻又低調(diào)和細致。住處的旁邊就是一家米其林二星的餐廳,我路過多次,卻完全沒有在意,因為那個門頭實在太普通。有些飯店因為人氣旺,經(jīng)常排長隊,店家居然列出關于排隊的注意事項,強制排隊的人閱讀,提醒大家要排成隊列,讓開路口等等。超市里食品的保質(zhì)期也總是精確到某天的某個時刻。
一個在東盟工作的同學說,他最喜歡的合作伙伴是日本人,因為那會是超級自律的同事,會把工作分解成精細的步驟認真完成,而有時候別的國家的同事難免會假裝準備充分的樣子來應付。在項目開始的見面會上,工作人員友情提醒,在日本,如果說10點開會,那就是意味著10點會議就開始了。印尼的同學笑了,因為在印尼,如果你10點準時到了,那意味著發(fā)現(xiàn)一個空無一人的會場。
當然,一絲不茍意味著規(guī)矩,有時候也意味著繁瑣。有天我的電腦突然不能啟動了,先試圖請所住的文化會館的人幫忙修修看,可是被人家拒絕了,因為這責任重大,得由專業(yè)的電腦修理門店來才行。然后給我打印了一家附近電腦門店的資料,并幫我約好時間,確定有會英文的店員在。抱著電腦到這門店,我心里還盤算著大概幾分鐘之后就可以返回了。誰知道,等了十分鐘,再加上被店員詳細詢問了二十分鐘并填了表格之后,我被告知,預約較多,工程師第二天才有時間來檢查電腦有什么問題,第三天才會有會英文的店員在,到時再跟我商量到底要怎么維修。我問能不能幫我插個隊,答復當然是不能。
懷著對珠江路無比的思念,我抱著電腦又回來了。隔天就要做個報告,PPT還沒有做,無論如何不能等上兩天了。這個故事的結(jié)局是,晚上,一個同學用了5分鐘幫我把電池拿出來再放回去就修好了。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角度來觀察一個國家,每個人細微的行為也都代表著別人對你的國家的印象。機場的搬運工,大巴的售票員,酒店的服務員,大廈的門衛(wèi),電腦維修的店員,他們那么認真、一絲不茍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在他們的眼神里讀不到敷衍和疲倦。表面的安安靜靜和背后的一絲不茍,這是東京給我的第一印象。讓大家都很服氣日本人的工匠精神在哪里?這些或許就是答案。這種安安靜靜的背后是非常強烈的自律和職業(yè)化氣質(zhì),這種大部分人身上所擁有的氣質(zhì),就集聚成為了工匠精神的土壤。
(常朔摘自《南京日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