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與月
那天是2009年12月26日,我正在上班,有一對青年朋友出現(xiàn)到我的面前。他們給我遞上一張大紅的請柬。我展開一看,他們要結婚了。這真是值得恭喜恭喜的事。難怪他們手牽著手,依在一起,那么甜蜜。這對朋友對我說:“請你一定參加我們的婚禮?!蔽艺f:“你們的喜酒,我肯定是要喝的?!蔽沂强粗麄兊膼矍槌砷L起來的,早就鬧騰著,要喝他們的喜酒呢。
告辭的時候,這對朋友還告訴我,婚禮那天,他們請的證婚人是我想象不到的人。我參加過很多很多的婚禮,見識過很多很多的證婚人,歸納起來,都是單位的頭頭腦腦。他們可以不用花錢送人情,講幾句背得滾瓜爛熟的話,之后在一陣掌聲中還要坐上首席。從結婚的一對新人來說,有領導上臺證婚,那也是一件值得榮耀的事。所以,推波助瀾,愈演愈烈。還能創(chuàng)什么新?我說:“到了那天,我看你們的證婚人是怎么出彩的?!彼麄兿嘁曇恍Γo我留下一個懸念,離開了我的視線。
2010年1月6日,是這對朋友新婚喜慶的吉日。按請柬上指定的地方,我12點準時到了循禮門飯店。盛裝的新郎與著一襲婚紗的新娘在大廳口迎候來賓。我去的時候,早已賓朋滿座了。我給他們遞上一個紅包。由于和他們私交好,多年的耿朋友,這次我放的血比哪次都重——500元人民幣。我握住他們的手,用了很多的詞匯表達了我對他們的恭喜,比如,愛情甜蜜,婚姻美滿,家庭幸福。聽了之后,這對青年朋友不約而同地說:“你把我們日后的愛情、婚姻、家庭都全部祝福了。非常感謝你?!蔽艺嬲\地說:“作為朋友,我希望你們大吉大利,早生貴子?!毙吕尚履锏哪樕狭⒓词㈤_了笑容,如燦爛的鮮花,說:“托你吉言。托你吉言。”
說了半天,我竟然有了那么一點慚愧,我覺得,我說的這些話,一點新意也沒有,枉在期刊界混了這么多年。過了一會兒,前來祝福的人越來越多,我聽到,別人都是這樣說的。我就一點慚愧也沒有了。在這樣的時刻,說這樣的話皆大歡喜呀,賓朋好友說得順口,新郎新娘也喜歡聽。
我對婚典的那套程序太熟悉了,以至熟悉到了有點麻木的“境界”。這時,《結婚進行曲》開始回蕩到了大廳,著一襲潔白婚紗的新娘,挽著西裝革履的新郎,踏進了紅地毯。于是,婚宴大廳的掌聲一浪高過一浪,此起彼伏。最喜歡看熱鬧的賓朋好友,最感興趣的是夫妻對拜,以及親吻表演。這是一場婚禮的最高潮。
接下來,按既定程序,到了證婚的那一刻,司儀宣布:“請證婚人上臺給一對新人證婚!”
我心想,循著以前的慣例,該是男方或者女方單位的領導登臺亮相了。可是,出乎我想像的是,一對年邁的夫婦手拉手,蝦著腰,走上了臺前。那一瞬間,我還以為,這對老夫婦眼花耳聾,不小心走錯了地方。但是,在我的疑惑之中,司儀卻把麥克風遞給了這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案魑粊碣e,請允許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今天的證婚人,梁先生今年72歲,梁先生夫人今年70歲。50年前的今天,他們也是一對新郎新娘,站在來賓面前,接受祝福。風風雨雨走過了50年,這對老人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愛情。下面,請用最最熱烈的掌聲,歡迎這對老人給今天的新人證婚!”
此時此刻,我還在困惑不解:哪有這么大年歲的夫妻給一對新人證婚的?大廳突然靜了下來,很多來賓也是莫名其妙。然而,年事已高的丈夫西裝革履,滿頭銀發(fā)的妻子穿著一襲旗袍,像一對新人一樣甜甜蜜蜜。在來賓的等待中,老丈夫清了清嗓子,開始證婚——
“各位來賓,朋友們:
“今天,是這對新人大喜的日子。首先,請允許我和我的愛妻,代表大家向新郎新娘致以真誠的祝賀!”
其實,到這個時候,我只是覺得驚奇,并不理解一對老夫老妻給一對新郎新娘證婚的底蘊。找一個有頭有臉的人物證婚,婚禮那才叫風光!我暗暗有點責備:新郎新娘沒眼光。真是奇怪,這對老人既不是知名人士,也不是官商大腕,他們怎么“獨出心裁”,請了一對老人來證婚?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們怎么能證婚?之所以我們應邀做證婚人,一是因為我和我的愛妻,與新郎新娘雙方的父母是多年的朋友;二是因為我和我的愛妻風雨同舟,相互挽扶,走到了今天金婚的日子。所以,他們請我們來做他們孩子的證婚人,是有寓意的?!?/p>
當初,這對朋友對我說他們請的證婚人會讓我“無法想象”,的確是這樣。誰不渴望自己未來的婚姻天長地久,哪對父母不期盼兒女的婚姻白頭偕老?而且,往往父母和兒女會想到一塊。
“我知道,以前證婚人的,大多是新郎新娘雙方單位的領導,但,在這些證婚人中,確實有人在自己的婚姻以外,包‘二奶’,找情人。這些人做別人的證婚人,豈不是污染了新郎新娘神圣的愛情與婚姻嗎?一個沒把自己的愛情與婚姻經營好的人,是不具備給別人證婚的資格的?!?/p>
這段話,說得有點迂腐,聽起來有點不合時宜,也讓在座曾經“犯了事”的領導心里有點慌亂,然而,我又覺得,他多少有點概括力,說得有點深刻,有點新鮮。我還從來沒聽人這樣演說證婚詞的。我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了臺上。
“什么樣的人才配當證婚人?只有把自己的婚姻經營好了的人才配?!?/p>
這話已經游離于主題之外了??陕犉饋?,卻是那么的爽?。∧且豢?,聽從內心的召喚,我鼓起了掌。我以為,我的掌聲會是孤單的,殊不知,我的掌聲得到了積極的響應。頃刻之間,掌聲覆蓋了婚宴大廳。
“人們證婚的時候,一般都在這里用許多的感嘆號,還高聲說,新郎新娘是有愛情基礎的!我不想這樣來給一對可愛的孩子證婚。因為,有愛情基礎,這是以往的事,可以作為美好的回憶。而且,舉行婚禮,肯定領取了結婚證,合乎法律,是有效的。所以,我也不想用這樣的句子,給這對新郎新娘證婚?!?/p>
我開始被這樣“走題”的證婚詞打動了心。這對老人的心地是那么的淳樸,那么的天真,身居繁雜的城市,卻不套用模式化了的詞語。這樣的證婚,卻是一種創(chuàng)造!
老丈夫向他的愛妻深情地看了一眼,夫人心領神會,沿著他的話題繼續(xù)證婚——
“如何證婚?我覺得,愛情和婚姻都需要長時間的考驗,時間是最好的證婚,它可以見證未來,見證一切。對新人證婚,我要說的,就是讓一生的風雨來檢驗愛情。我和我的老伴走到現(xiàn)在,一道道坎走過來了,像戀人,也像親人,不離不棄,走過了五十年的歲月,靠什么?有一個詞叫相濡以沫。愛情和婚姻是需要用生命灌溉的。因此,我把‘相濡以沫’這個詞送給這對新人,衷心地祝愿,這對新人白頭偕老。”
賓客聽得入了迷,大廳非常安靜。突然間,響起了陣陣掌聲,大家用掌聲回應了精彩的證婚詞。講完之后,這對老人幾乎在同時對視了一下,那目光充滿著古老的愛情。
聽多了那千篇一律的證婚詞,忽然聆聽到這樣的聲音,我心里有一種陽光一樣的溫暖,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熱淚。盡管這聲音來自一對年邁夫妻的口中,但仍然是這么的清新、純凈、大氣。他們是在用真誠給一對新人證婚。我覺得,這是我聽到過的,最美也最經典的證婚詞。我久久地望著這對老人,他們的臉上和歲月里都寫著:相濡以沫。我想,這對老人正是用“相濡以沫”給自己證了婚后,才最合適當新人的證婚人。
婚宴上,酒杯在舒曼的音樂中連連舉起。我端著酒杯,走到一對證婚人的面前,用敬酒的方式表達我對他們的敬意。我說:“聽了你們的證婚詞,我心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