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紅細胞計數(shù)(RBC)
▼
紅細胞計數(shù),是指單位體積血液中所含的紅細胞數(shù)目,對于提示累及紅細胞系統(tǒng)的疾病有重要意義。
正常值:
男性 (4.0~5.5)×10^12/L;
女性 (3.5~5.0)×10^12/L;
新生兒 (6.0~7.0)×10^12/L
上面這個正常值數(shù)據(jù),咋還男女有別呢 ?其實男女兩性的紅細胞計數(shù)在15-40歲期間差別明顯,主要是在此期間男性雄性激素水平較高,而睪酮有促進骨髓造血作用。
生理性增高:
1、高山地區(qū)的居民 :高海拔地區(qū)缺氧刺激紅細胞代償性增多
2、飲水過少,排汗過多 :暫時性的血液濃縮。
3、新生兒 : 在宮內(nèi)生理性缺氧狀態(tài),代償性增多,但在出生2周后就逐漸下降。
4、精神因素:感情沖動、興奮、恐懼 、冷水浴刺激均可使腎上腺素增多,導致紅細胞暫時增多。
生理性減低:
1、三個月到十五歲的人群 : 生長發(fā)育迅速所致的造血原料相對不足。
2、孕婦妊娠中后期 : 血漿容量明顯增加而引起血液稀釋。
3、老年人 :骨髓造血機能減低。(工廠產(chǎn)能不足)
病理性增多:
病理性水分丟失過多,導致血液濃縮:嚴重嘔吐,腹瀉,大面積出汗,大面積燒傷的病人,尿崩癥等。
組織缺氧,代償性增多: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肺氣腫及心力衰竭等 — 組織缺氧,血液中促紅細胞生成素增多而使紅細胞和血紅蛋白代償性增加。
某些腫瘤 :如腎癌,腎上腺腫瘤,肝細胞癌也可使促紅細胞生成素呈非代償性增加。
藥物因素 : 如雄激素及其衍生物,腎上腺皮質激素類等可引起紅細胞增多。
病理性降低:
骨髓造血功能異常: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引起的貧血。
慢性疾?。喝绺腥?、炎癥、惡性腫瘤、尿毒癥、肝病等造成或伴發(fā)的貧血。
造血物質缺乏或利用障礙造成的貧血:如缺鐵性貧血。
紅細胞破壞過多造成的貧血:如溶血性貧血等。
急性失血:大手術后,慢性失血等都是造成紅細胞和血紅蛋白降低的因素。
2、血紅蛋白濃度(Hb)
▼
血紅蛋白濃度指單位提及(L)血液內(nèi)所含的血紅蛋白的量,血紅蛋白又稱血色素,是紅細胞的主要組成部分,能與氧結合,運輸氧和二氧化碳。血紅蛋白是紅細胞內(nèi)的主要成分,病態(tài)下的 RBC和 Hb可出現(xiàn)分離。
正常值:
男性 120~160g/L
女性 110~150g/L
新生兒 170~200g/L
血紅蛋白增高:
降低的臨床意義基本和紅細胞計數(shù)的臨床意義相似,但血紅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貧血的程度。血紅蛋白增多有以下情況:
(1) 生理性增多:見于高原居民,胎兒和新生兒,劇烈活動,恐懼,冷水浴等;
(2) 病理性增多:見于嚴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患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聯(lián)癥,發(fā)紺型先天性心臟病,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肺動脈或肺靜脈瘺及攜氧能力低的異常血紅蛋白病等;也見于某些腫瘤或腎臟疾病,如腎癌,肝細胞癌,腎胚胎瘤及腎盂積水,多囊腎等
血紅蛋白減少:
(1)生理性減少:
3個月的嬰兒至15歲以前的兒童,主要因生長發(fā)育迅速而致的造血系統(tǒng)造血的相對不足,一般可較正常人的低10%-20%,妊娠中期和后期由于妊娠血容量增加而使血液被稀釋,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漸降低,可導致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含量減少,
(2)病理性減少:
一、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生成不足
(1)造血物質缺乏:如缺鐵性貧血(鐵缺乏)、巨幼細胞貧血(維生素B12、葉酸缺乏)、維生素B6缺乏性貧血、銅缺乏、維生素C缺乏、蛋白質缺乏等。
(2)骨髓造血功能障礙: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單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
(3)其他:感染性及炎癥性貧血,慢性腎病所致貧血,鉛中毒,癌癥性貧血等。
二、溶血性貧血
(1)紅細胞內(nèi)在異常:
①紅細胞膜結構缺陷: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遺傳性橢圓形紅細胞增多癥、棘狀紅細胞增多、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等;
②紅細胞酶缺乏:如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丙酮酸激酶(PK)缺乏癥等
③血紅蛋白合成或結構異常:如地中海貧血、血紅蛋白病等。
(2)紅細胞外在因素:
①免疫因素:體內(nèi)存在破壞紅細胞的抗體,如新生兒溶血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藥物所致的免疫性
溶血性貧血等;
②非免疫因素:如感染、物理化學因素、毒素、脾功能亢進、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等。
三、紅細胞丟失(失血)
包括急性失血和慢性失血引起的貧血。
3、白細胞計數(shù)(WBC)
▼
白細胞計數(shù),是指計數(shù)單位體積血液中所含的白細胞數(shù)目,是機體防御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常值:
成人(4.0~10.0)×10^9/L;
兒童(5.0~12.0 )×10^9/L;
6個月至2歲(11.0~12.0)×10^9/L
新生兒(15.0~20.0)×10^9/L。
白細胞計數(shù)增多:
見于急性感染,尿毒癥,嚴重燒傷,急性出血,組織損傷,大手術后,白血病等endprint
白細胞計數(shù)減少:
見于傷寒及副傷寒,瘧疾,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粒細胞缺乏癥,脾功能亢進,X線,放射性核素照射,使用某些抗癌藥物等。
4、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
▼
血液離心時表層為灰白色,這部分的細胞即稱為白細胞。它是一組形態(tài)、功能和在發(fā)育與分化階段不同的非均質性混合細胞的統(tǒng)稱,依據(jù)形態(tài)、功能和來源而分為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三類。僅以白細胞計數(shù)判定臨床意義有一定局限性,應結合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分析病情,較為確切。
正常值:
中性粒細胞:
桿狀核1%~5%(0.04~0.5)×10^9/L,
分葉核50%~70%(2~7)×10^9/L,
嗜酸粒細胞:0.5%~5.0% (0.05~0.5)×10^9/L;
嗜堿粒細胞:0%~1% (0~0.1)×10^9/L;
淋巴細胞:20%~40% (0.2~0.4)×10^9/L;
單核細胞:3%~8% (0.08~0.8)×10^9/L。
注:前面是分類百分占比,后面是絕對值
臨床意義:
(1) 中性粒細胞:
增多:見于急性和化膿性感染(癤癰、膿腫、肺炎、闌尾炎、丹毒、敗血癥、內(nèi)臟穿孔、猩紅熱等)、各種中毒(酸中毒、尿毒癥、鉛中毒、汞中毒等),組織損傷、惡性腫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
減少:見于傷寒、副傷寒、麻疹、流感等傳染病;化療、放療。某些血液?。ㄔ偕系K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癥、白細胞減少癥、骨髓增殖異常綜合征等)、脾功能亢進、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2 ) 嗜酸粒細胞:
增多:見于過敏性疾病、皮膚病、寄生蟲病、某些血液病,射線照射后、脾切除術后、傳染病恢復期等。
減少:見于傷寒、副傷寒、應用糖皮質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等。
(3) 淋巴細胞:
增多:見于某些傳染病(百日咳、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癥、水痘、麻疹、風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等)。
減少:見于多種傳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免疫缺陷病等。
(4) 單核細胞:
增多見于結核病、傷寒,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瘧疾、單核細胞白血病、黑熱病及傳染病的恢復期等,二歲以內(nèi)的兒童可以稍高。減少一般無臨床意義。
(5) 嗜堿粒細胞:
多見于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嗜堿粒細胞白血病、霍奇金病、脾切除術后等。
5、血小板計數(shù)
▼
血小板計數(shù),指單位體積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數(shù)目,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細胞,可保護毛細血管的完整性,有效的血小板質量和數(shù)量在集體正常止血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血小板止血兼有機械性的堵塞傷口和生物化學性的粘附聚合作用。
正常值:
(100~280)×10^9/L
男性 (108~273)×10^9/L
女性 (148~257)×10^9/L
平均值 190×10^9/L
(1) 生理變異:
健康人的血小板數(shù)比較穩(wěn)定,在一日之間沒有大的變動,亦無性別與年齡明顯差別,有些婦女血小板可呈周期性(月經(jīng)期)輕度下降。
血小板減少
見于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某些內(nèi)科疾患如膠原性疾患,脾功能亢進,尿毒癥,腫瘤骨髓轉移引起骨髓纖維化時可繼發(fā)血小板減少,某些造血系統(tǒng)疾患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均可伴有血小板減少,凡體內(nèi)血小板消耗過多,如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及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敗血癥,粟粒結核等血小板也往往減少。
血小板顯著增多
主要見于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以及腫瘤骨髓轉移(有溶骨性變化時),在脾切除手術后,血小板也能呈現(xiàn)一過性增多,此外,骨折,出血和手術后,血小板可反應性輕度增高。
血小板減少時必須防止出血。血小板顯著增多時,必須警惕血栓發(fā)生;但血小板增多亦可出血,因血小板質量差。
6、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RC)
▼
網(wǎng)織紅細胞是沒有完全成熟的紅細胞,該細胞內(nèi)殘存的核糖核酸經(jīng)特殊染色后成“網(wǎng)狀”結構。
正常值:
成人 0.5%~1.5%,絕對值(24~84)×109/L;
新生兒 2.0%~6.0%,絕對值(144~336)×109/L。
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增多
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見于溶血性貧血,出血性貧血,惡性貧血,以及缺鐵性貧血和巨幼細胞貧血治療有效時
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降低
見于再生障礙性貧血。
7、紅細胞壓積
▼
紅細胞比積又稱紅細胞壓積(PCV),是指一定量的抗凝血積壓后紅細胞占全血的容積比,是一種間接反映紅細胞數(shù)量、大小及體積的簡單方法。結合紅細胞計數(shù)和血紅蛋白含量,可計算紅細胞平均值,有助于貧血的形態(tài)學分類。
正常值:
男性:0.40~0.50 (40~50vol%)
女性:0.37~0.48 (37~48vol%)
新生兒:0.49~0.60 (49~60vol%)
(1) 紅細胞壓積增大:
①嚴重脫水(大量嘔吐、腹瀉、失水等)。
②大面積燒傷。
③真性紅細胞增多癥。
④繼發(fā)性紅細胞增多癥(新生兒、高原病、重癥肺源性心臟病等)。endprint
(2) 紅細胞壓積減少:
①貧血或妊娠稀血癥。
②繼發(fā)性纖維蛋白溶解癥。
③流行性出血熱并發(fā)高血容量綜合征。
④妊高癥。
8、平均紅細胞體積(MCV)
▼
平均紅細胞體積(MCV)是指人體單個紅細胞的平均體積,通常是間接計算得到,臨床方便的計算公式是:平均紅細胞體積(fL)=HCT/RBC×100。
正常值:
手工法 82~92fl
血細胞分析儀法 80~100fl
平均紅細胞體積對貧血進行形態(tài)學分類的敏感指標,比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臨床價值更大:
(1)體積增大:見于大細胞性貧血。
(2)體積縮?。阂娪谛〖毎缘蜕匦载氀?。
生理學改變:
① 升高:新生兒升高約12%,妊娠約高5%,飲酒約升高4%,吸煙約升高3%,口服避孕藥約升高1%。
② 降低:激烈的肌肉活動約降低4%,6個月以前的兒童約降低10%。
藥物影響:
①升高:可引起巨幼紅細胞貧血的藥物有巴比妥酸鹽,苯巴比妥(葉酸代謝障礙),格魯米特,苯妥英鈉,非那西丁(偶爾),氨苯喋啶,雌激素,苯乙雙胍(致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呋喃類,新霉素,異煙肼,環(huán)絲氨酸,氨基苯甲酸(誘致消化道吸收障礙所致),氨基水楊酸,甲氨蝶呤,秋水仙堿(伴維生素B12缺乏),其中抗驚厥藥約升高3%,
②降低:雙香豆素乙酯可發(fā)生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病理學改變:
①升高:見于營養(yǎng)不良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營養(yǎng)不良;吸收不良;胃切除術后,腸病,裂頭絳蟲等寄生蟲?。患皭盒载氀?,混合缺乏,葉酸,維生素B12缺乏;遺傳原因),酒精性肝硬化,胰外功能不全,獲得性溶血性貧血,出血性貧血再生之后和甲狀腺功能低下。
② 降低:見于小細胞低色素貧血(由癌或感染引起的繼發(fā)性貧血;高鐵血癥見于鐵粒幼紅細胞貧血和鉛中毒及CO中毒),全身性溶血性貧血(地中海貧血,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先天性丙酮酸激酶缺乏癥)等。
9、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MCH)
▼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系指每個紅細胞內(nèi)所含血紅蛋白的平均量,以皮克(pg)為單位,MCH=Hb含量/紅細胞百萬數(shù),臨床上用于對貧血進行形態(tài)學分類。
正常值:
手工法 27~31pg
血細胞分析儀法 27~34pg
新生兒:23-30 pg (1.5-2.0 fmol)
降低:
即為單純小細胞性貧血,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也見于缺鐵,慢性失血,口炎性腹瀉,胃酸缺乏,妊娠,地中海貧血,鐵粒幼紅細胞貧血,巨幼紅細胞貧血。
升高:
常為大細胞性貧血,見于惡性貧血,葉酸缺乏,長期饑餓,網(wǎng)織紅細胞增多癥,甲狀腺功能減退,再生障礙性貧血。
10、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
▼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即平均每1升血細胞中所含血紅蛋白克數(shù),以g/L表示,計算公式如下:
MCHC=每升血液中血紅蛋白克數(shù)(g/L)/每升血液中紅細胞比積(L/L)
正常值:
MCHC:32~36%(320~360g/L)
1、升高:高色素性貧血,嚴重嘔吐,頻繁腹瀉,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心力衰竭等。
2、降低: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11、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
▼
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為反映紅細胞體積大小異質性的參數(shù),常以所測得紅細胞體積大小的變異系數(shù)。
正常值:
<0.15(<15%),
RDW-CV 11.5%~14.5%。
1、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增大:見于缺鐵性貧血,尤其是MCV尚處于參考值范圍時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增大,更是早期缺鐵性貧血的特征,
2、缺血性貧血和輕型地中海性貧血均可見MCV下降,但前者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增大,而后者RDW正常,有助于鑒別
3、溶血性貧血和巨幼細胞性貧血,MCV及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均增大,而再生障礙性貧血MCV及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均無變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