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釘子是門藝術(shù)。它不比陽春白雪曲高和寡,應(yīng)是下里巴人,卻又少有人知其中三昧。
一位有經(jīng)驗的木工說,釘釘子當有三昧:一曰“穩(wěn)”——釘尖的方向要確定不變;二曰“準”——目標要明確;三曰“深”——保持力度,入木三分。
靜下來細細思考,其實人生亦如釘釘子,亦當有三昧如斯。
人生要“穩(wěn)”。人一生的方向正確,即使路多坎坷曲折,也應(yīng)永向陽光,不因失敗而懊喪,不因挫折而低頭,不因利益而沉淪。
先前大火的反腐劇作《人民的名義》,使得反腐倡廉成為社會的共識,早先被捕的許多貪官,無不在法律面前供認不諱。從高官之位墜入囚牢,一步邁錯,天差地別。貪官在利益前站不住腳,將當初為官造福一方的初衷拋諸腦后,沒能把牢正確的方向,最終毀了自己。猶如釘子,一旦在半途折了方向,必然卡死在木頭之中。
人生要“準”。古往今來,無數(shù)賢者指出了目標的重要性,如燈塔,如準繩。唯有確定了人生的目標,方可找到前行的道路。
楚國浪漫詩人屈原,一生以振興楚國為大任,愿為君王導(dǎo)路,即使為統(tǒng)治階級所難容,被流放,心中仍放不下對楚國前路的擔(dān)憂。投身汨羅江的一抹殷紅,帶著一生不變的壯志,上下求索,名揚千古。
對于有著堅定目標的人來說,個人生死、榮辱已為目標讓路。欲“成一家之言”的司馬遷,在世人的譏諷之中,用一桿筆,寫下了史家之絕唱。
唯有堅定目標,人生才得以精彩,生命才得以有意義。
人生要“深”,為人處事,要有力度,敢拼敢搏,才有壯闊的篇章。
新東方創(chuàng)始人俞敏洪在就讀北大前,英語剛剛過關(guān)。在人才薈萃的北大,他的英語口語被誤以為是日語。俞敏洪痛下決心苦練英語,每天清晨到北大草地上聽英語廣播,對著視頻苦練發(fā)音口型,往往一練就是好幾個小時。
正是他的這種力度,使他的英語水平有了飛躍式的進步,在一次英語演講賽上震驚四座,獲得了滿堂喝彩!
俗話說“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只有拿出力度,狠狠錘打自己,才能看見不一樣的人生,到達不一樣的“深度”!
于方向穩(wěn),不存偏倚;于目標準,從一而終;于程度深,全力以赴,謂深知這三昧才能釘好釘子,走好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