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璇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 青島 266555)
1.背景
中國人民在解放戰(zhàn)爭形成的戰(zhàn)線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文化和軍事戰(zhàn)線。但如果我們在革命的過程中僅僅依靠軍事路線,革命是不可能取得完全勝利的。所以我們還需要文化上的軍隊,正如毛澤東所說“這是團結自己、戰(zhàn)勝敵人必不可少的一支軍隊”[1]。正因為如此,中國共產黨在緊張的軍事斗爭環(huán)境之下,也沒有忽視根據地的文化建設。對此,毛澤東于1942年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做了講話。
2.內容
毛澤東指出,中國的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中國的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這里所說的人民大眾是“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包括工人、農民、士兵和城市小資產階級。這些人就是我們文藝服務的對象,是中國最廣大的人民大眾。”[2]文藝工作者要采取的就是將文藝和生活相結合的方法,學習工農兵的文化語言,發(fā)揮主要領導干部的宣傳帶頭作用,使他們能夠引導和教育廣大群眾。
3.意義
首先,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神貫穿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中,是毛主席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寫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教科書。其次,毛澤東同志在座談會中強調了文化領導權必須由無產階級掌握這一重要理論。通過文藝座談會,我們黨在在文化方面對革命隊伍進行了整合,使文藝工作者的思想得到了凈化。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繼續(xù)奪取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基石。
1.背景
當今的中國進入了高速發(fā)展的時期,我們面對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這需要發(fā)揮文藝工作者的先鋒作用。但是當下中國國內的文藝界,還存在著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使得當前的文化己經不能適應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需要。因此,要想打破當前文化的復雜形式,就迫切需要新的文藝工作來使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價值觀、文化觀,需要新的文藝作品來匯集中國力量,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
2.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xiàn)的主體?!盵3]因此,文藝工作者必須從人民群眾的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作出膾炙人口的優(yōu)秀文藝作品,使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此外,針對文藝界當前存在的種種不良的現(xiàn)象,習近平深刻的指出"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為什么人的問題上發(fā)生偏差,否則文藝就沒有生命力。"[4]因此,廣大文藝工作者應該繼續(xù)高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旗,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生動形象的在文藝作品中體現(xiàn)出來,文藝工作者應該努力創(chuàng)造更多的超卓的文藝作品。
3.意義
習近平的文藝工作座談會既給文藝的發(fā)展做出了正確的引導,批評了當前文藝界存在的一些問題:為中國文藝的進一步發(fā)展指明了方向,進一步總結了毛澤東同志《講話》的精神,習近平的文藝座談會成為了黨在新時期開展文藝工作的重要指針。
兩次文藝座談會是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關系。首先,在文藝的服務對象方面毛澤東提出了廣大人民群眾是文藝的服務對象的觀點。習近平也指出當前的文藝也要面向廣大人民群眾,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進的文化需要。其次,在文化的創(chuàng)作方法中,毛澤東建議文藝工作者應該深入人民群眾,到工農群眾中去。習近平也指出,文藝工作者要發(fā)揮自己的榜樣作用,和人民群眾心連心。最后,在文化建設上,毛澤東強調文藝工作者應該將自身創(chuàng)作和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相聯(lián)系,文藝工作者應該把文藝作品的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習近平同志在文藝座談會上也指出:“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也應該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tǒng)一的作品?!盵5]做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相協(xié)調,更注重社會效益,這是新時期文藝工作的價值取向。
毛澤東在文藝座談會中強調我們要學習馬克思主義,不是單純的在文學作品中寫哲學講義,“馬克思主義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文藝創(chuàng)作中的現(xiàn)實主義,教條主義的“馬克思主義”并不是馬克思主義,而是反馬克思主義的。對于無產階級文藝家,這些情緒應不應該破壞呢?我以為是應該的,應該徹底地破壞它們,而在破壞的同時,就可以建設起新東西來。”[6]歷史的發(fā)展告訴我們,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人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夠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毛澤東在文藝座談會上所發(fā)表的關于文化自信的觀點,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本質規(guī)律即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過程中諸要素、諸成分之間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lián)系。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中指出:“我們知識分子出身的文藝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為群眾所歡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來一個變化,來一番改造。沒有這個變化,沒有這個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泵珴蓶|的這一理論,使文藝深深地扎根于廣大人民群眾之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群眾生活中真真切切的發(fā)生作用,把口頭上的馬克思主義變成為實際生活里的馬克思主義。極大地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發(fā)展。
毛澤東提出“新民主主義文化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7]。新民主主義文化代表了五四以來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它順應了中國歷史發(fā)展的要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毛澤東的延安文藝座談會使文化真正為中國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服務并為他們所擁有,推動了新民主主義文化的發(fā)展。
縱觀世界發(fā)展,很多國家曾經擁有雄厚的實力,但是很少有國家的發(fā)展模式能夠長期被其他國家效仿。究其原因,在于其擁有的軟實力,正如習近平在文藝座談會中說的:“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盵8]通過歷史和實踐我們可以得知,在民族發(fā)展的過程中,只有構建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題思想和自信意識,才能使中國人較為全面的感知中國文化的特有優(yōu)勢和美好前景,從而使我們的文化自信心得到堅定,只有我們有了堅決的文化自信心,才能夠在國際文化競爭中保持優(yōu)勢,從而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全面深化改革是當今中國面臨的巨大的挑戰(zhàn)和任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需要我們把文化自信作為改革發(fā)展的來源根基。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中反復提到:“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更是支撐本國、本民族變革發(fā)展的穩(wěn)固精神支點、恒定心理基礎、強大精神動力與基本價值指引?!盵9]近年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一片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同時使文化發(fā)展與利益主體呈現(xiàn)多元化,尤其是社會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中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各項進程不斷推進,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了重要的時期。在這一過程中,不同利益之間的分化重組乃至對立十分突出,這就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對不同文化的整合與重塑能力,從而形成和確立文化自信。中國必須堅定文化自信這條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高舉旗幟,奮力開拓,從而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堅定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為全面深化改革劃定底線、勘定標準、發(fā)掘動源,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進行。
從改革開放到現(xiàn)在,我國社會利益關系結構進行了重大的調整,相關的利益主體開始顯現(xiàn)多元化、多極化的特點。因此,在這樣的社會中我們必須堅持文化自信,才能把握中華民族精神的靈魂地位。在座談會中,習近平從不同的方面闡述了文化自信對中國精神的重要作用?!拔乃噭?chuàng)作不僅要有當代生活的底蘊,而且要有文化傳統(tǒng)的血脈?!盵10]首先,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進程中,堅定文化自信,才創(chuàng)造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時代精神。其次,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精神積蓄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追求,蘊含著中華民族最基本的精神基因,成為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標志,我們唯有充滿自豪的的對待中華民族文化,堅持文化自信,才能夠鞏固中國精神的靈魂地位。在面對不同文化的差異性的時候,我們必須堅持中華文化自信,唯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才能夠在面對各種文化挑戰(zhàn)的時候脫穎而出。
參考文獻:
[1]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J].毛澤東選集第二卷,1991.
[2]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J].毛澤東選集第二卷,1991.
[3]習近平.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7.
[4]仲呈祥.文化自信的力量[J].求是,2011(7):48-49.
[5]劉士林.中華文化自信的主體考量與闡釋[J].江海學刊,2009(1):40-45.
[6]王澤應.倫理精神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和根本[J].道德與文明,2011(5):16-21.
[7]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J].毛澤東選集第三卷,1991.
[8]張雷聲.文化自覺、文化自信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1):9-10.
[9]張頤武.我們需要文化自信、自覺和自強[J].今日中國論壇,2011(12):42.
[10]張鑫,張小衛(wèi),汪娜.文化自信自覺自強的輕騎尖兵[J].曲藝,2016(1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