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祖義
那年到廈門旅游,有位學(xué)生聽說母校的老師來了,執(zhí)意請我們到廈門最有名的海鮮酒店吃海鮮。記得我們一共去了二十來人,學(xué)生和她的先生一起,在海鮮大酒店擺了兩桌,那才叫真正地吃海鮮,海蟹是用一個大盤盛的,海蠣子和海魚都是用大缽裝的。那天的餐桌上就上過海蠣煎,剛開始,我們還以為是煎雞蛋呢,乍一看,淺黃顏色的一大盤,湊近了看,里面像是有大塊肉丁,問過服務(wù)員,才知道那叫海蠣煎。
在廈門本地話里,海蠣煎稱為“蚵仔煎”,原來,閩南語稱牡蠣就叫“蚵仔”,福建沿海的飯店酒樓甚至路邊小店都有海蠣煎賣。廈門以外的做法是,在燒熱的鐵板上放上幾個新鮮的海蠣快速地煎炒,勾芡,加上些小白菜、豆芽菜,打一個雞蛋。而臺灣南部則在調(diào)成稀漿的紅薯粉里加進蚵仔、豬肉、香菇等原料,煎成一塊餅,兩者大體相同,又有明顯的差異。
海蠣煎又叫“蠔仔煎”,在我國臺灣,叫“蚵仔煎”之前曾經(jīng)叫過“煎食追”。民間傳說,當年,荷蘭軍隊占領(lǐng)了臺南,1661年,鄭成功從鹿耳門率兵反擊侵略者,打算收復(fù)失地,不料軍糧告急。情急之下,鄭成功命將士將蚵仔、紅薯粉加水調(diào)和在一起,煎成餅吃,味道挺美,解決了軍糧不足的問題,沒料到這種烹制法傳到后世,竟然成就了風靡全省的美食海蠣煎。
那天,擺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這樣一盤美食,雞蛋好像只起了黏結(jié)海蠣的作用,盤中更多的是海蠣,隨同海蠣一道端上來的還有一碟廈門特產(chǎn)的甜辣醬,海蠣的鮮味、雞蛋的香氣,再加上鮮紅欲滴的甜辣醬,搭配成完美和諧的組合。廈門的甜辣醬,顏色鮮紅,甜味略占上風,往小碟里一倒,格外引人注目,別說是煎的海蠣子,只說這一碟辣椒醬,就足以勾出任何人的饞蟲了!
如果你生活在海邊,很容易買到海蠣,可以做一盤色香味俱佳的海蠣煎。只要準備收拾利索的海蠣半斤多,另外準備3個雞蛋,其他配料是大蒜,既要大蒜瓣,又要大蒜苗,有人喜歡吃芹菜,亦可用芹菜代替蒜苗;鹽和雞精、五香粉當然不可少;最重要的,千萬別缺了紅薯粉,甜辣醬是上桌時才要的。
操作步驟:第一步,把海蠣子拾掇干凈,洗兩三遍即可,若洗的遍數(shù)多了,會破壞海蠣本身的甘甜味,洗凈后把水瀝干,備用。第二步,把大蒜苗切成碎末,把蒜瓣切成丁,備用。在雞蛋中加少許鹽,打成蛋液,備用。第三步,把海蠣、紅薯粉、味精、五香粉、蒜苗末拌成糊狀,加少許鹽,備用。第四步,把平底鍋燒熱,倒一勺油,油燒熱后,把海蠣和紅薯粉等拌成的漿倒進油鍋,用旺火煎熟,并反復(fù)翻動,直到海蠣煎的淀粉內(nèi)外都變成半透明狀態(tài)。第五步,把打好的蛋液環(huán)在煎熟的海蠣餅外圍,待蛋液煎成黃金色,那種讓人饞涎欲滴的海蠣煎就做好了。
關(guān)于廈門特有的甜辣醬是澆在海蠣煎上面還是另單放在一邊蘸著吃,就看各自的口味了。據(jù)說,地道的廈門人吃海蠣煎,一般都選廈門海堤牌甜辣醬,這個味道最正宗,酸甜辣度適中。海蠣不僅肉嫩味鮮,而且營養(yǎng)豐富,有“海中牛奶”之美譽,含有多種維生素、牛磺酸、肝糖及其他礦物質(zhì)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其含碘量及含鋅量亦是極高?!侗静菥V目》載海蠣肉“多食之,能細潔皮膚,補腎壯陽,并能治虛,解丹毒”。《湯液本草》謂牡蠣為“軟堅之劑。以柴胡引之,能去脅下硬……以地黃為使,能益精收澀,止小便。本腎經(jīng)血分之藥也”?!侗静菔斑z》謂“煮食主虛損,婦人血氣,調(diào)中……于姜醋中生食之,治丹毒,酒后煩熱,止渴”。不過海蠣雖好,但虛而有寒者忌食,患有急慢性皮膚病及對海產(chǎn)品服食后便溏腹瀉者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