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學友
金某與徐女士系夫妻關系。2015年12月17日,金某向我借款6萬元,并出具借條一張,其妻徐女士在該借條上簽字后離去。徐女士走后,金某與我商量并經我同意再借錢2萬元,金某在獨自出具借條時,再三告誡我不讓徐女士知道。事后金某與徐女士沒有按照約定的期限還款,并且在鬧離婚。2017年1月,我將金某及徐女士訴至法院,要求二被告還款8萬元。法庭審理時,我如實講述借款,特別是金某獨自出具借條時告誡我不讓其妻子徐女士知道這一細節(jié)。根據我的陳述,法院最終判決金某和徐女士共同償還我6萬元,金某個人償還我2萬元。法院的判決有法律依據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婚姻法)的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情形的除外?!薄痘橐龇ā返谑艞l第三款規(guī)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本案中,金某第一次借款時,夫妻雙方均在借條上簽字予以確認,系具有夫妻共同合意的借款合同,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但是第二次借款,系徐女士離開之后,金某單獨提出的,且金某明確告誡你不能讓其配偶徐女士知曉此事,你亦認可金某的確明示過,這種情形屬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之情形。因此,這后一筆2萬元借款不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應由金某一人償還。法院的判決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