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
12月,走到哪里都是圣誕和新年的氣息,打開各大資訊媒體都有送禮特輯,各種意見領袖變著花樣地告訴你,年末了,該買什么物件善待自己,送什么禮物聊表心意。在看各種“禮物清單”的時候總會重復思考一個問題,送禮的意義是什么?
法國心理學家希爾薇·特朗勃曾在自己的書中寫道,在私人生活中,禮物象征著希望建立的情感聯(lián)系,在社交場合,禮物象征著我們必須遵守的禮儀。
我們??吹竭@樣的吐槽:我男友送了我一臺吸塵器,他當我是保潔員?我送了我最喜歡的書給男友,為什么他沒反饋?我跟男友說了我喜歡那條圍巾,為什么他不送?
大部分送禮人并沒有考慮到收禮人的心態(tài),送吸塵器的男友是居家宅男,送書的女友是想和男友分享她最愛的作家,不送圍巾的男友自己壓根不用圍巾。實際上這種禮物的出發(fā)點是,使自己高興,而不是使對方高興。他們名義上是送禮給別人,事實上只是送了自己的喜好給別人,不如說是送禮給自己了。
當然,他們大多也是無意識的,并非想把個人喜好強加在別人身上,禮物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送禮人想要建立的正面形象。送吸塵器的男人想建立起“居家男人”的個人形象,送書的女友想建立起“好的閱讀品味”的文藝形象。
禮物也不總是正面的,有時它包含著對收禮人某種不好直說的負面情緒。我們也會看到這樣的吐槽:我老公送我一條26碼的褲子,他難道不知道我現(xiàn)在穿28碼嘛!我老婆送我一把螺絲刀,我完全想不通為什么!給老婆買26碼褲子的信息是“羞辱”老婆日漸圓鼓的腰圍,送螺絲刀的老婆是對看不見家里洗衣機壞了的老公的憤怒。
大多數(shù)送禮人都會覺得,貴的就是好的,送貴重禮物準沒錯,收禮人往往也喜歡收到價格高的禮物,認為禮物的價格代表了自己在送禮人心中的價值。然而貴重禮物背后的信息其實很復雜。潛在的控制欲是貴重禮物背后需要警惕的信息。如果你的男友總是送你超出他經(jīng)濟能力的禮物,他很愛你是沒錯,同時也很可能潛在地想控制你,因為他試圖用禮物的價值“交換”你情感上的依賴。
如果你認為“禮物”僅僅是“送”這么簡單,那就大錯特錯了?!岸Y物”往往包含了三個維度:送禮、收禮和回禮。法國社會學家馬塞爾·莫斯曾稱“送禮”“收禮”和“回禮”之間存在一種強制性的自愿交換原則,只收不回勢必打破兩人的情感或社交關系平衡。從不回送禮物的女友值得警惕,除了“吝嗇”的解釋外,禮物代表了送禮人一部分的自我,不送禮物的女友事實上是在“隱藏自我”,這是親密關系中非常危險的訊號。
如何送出完美禮物?事實上,收起“自我”是送出完美禮物的第一步,不投射自我喜好送出的禮物代表了“我懂你并且尊重你”,相反,投射自我喜好的重災區(qū)是書籍、音樂、電影類禮物。多花時間準備也是必須的。這意味著我們要細致入微地觀察,記得對方流露出來的期待。在禮物包裝上多花時間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增加了拆禮物時的“儀式感”。
“為什么覺得我會喜歡?”“為什么是這顏色?”“你覺得這真的適合我嗎?”這些第一反應是在說“我不喜歡”,而“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怎么猜到的!”這些第一反應才是“我喜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