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編輯部“塵衣之約”公眾號
塵衣:
惠特曼說,一個民族的最高檢驗標準,是自己所生產的詩歌。
中國向來被稱為“詩歌的國度”。從遠古民歌到先秦名篇,到晚清詩界革命,一大批能夠站上群山之巔的作品相繼產生,其勢綿延不絕,而創(chuàng)造它們的詩人,群星閃耀。
詞則由詩衍化而來。其用韻、平仄、字數(shù)、句數(shù)與近體詩一樣,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并且詞是歌唱的文學,因而詞有詞調,詞牌即詞調的名稱。
少年時,我便以“溫婉、文靜”被人形容甚至稱羨。一個人的氣質,與其所讀詩書不無關聯(lián)。那時,我對詞極度喜愛,或許正是受其浸染的緣故吧。
不久前,又翻到了初中時的整本宋詞摘抄,字色未褪。
我喜歡婉約、靈動、深情的詞作,豪放倒在其次。這些特征,宋詞自不必說,清代納蘭性德的作品,更是突出。
人稱“清詞三大家”之一的納蘭性德,原名納蘭成德,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更名,字容若,號楞伽山人,1655年1月19日出生,葉赫那拉氏,滿洲正黃旗人,系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檢索可知,這位清初詞人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17歲入國子監(jiān),18歲考中舉人,次年成為貢士。因病錯過殿試,后補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他于兩年中主持編纂了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深受康熙賞識,為今后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康熙十三年(1674年),納蘭與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成婚??滴跏?,盧氏難產不幸去世,納蘭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飲水詞》成為拔地而起的高峰,連他自己也再難超越。納蘭性德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后人將《側帽集》和《飲水詞》增遺補缺,共349首,合為《納蘭詞》)。其詞以“真”取勝,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在當時即享有盛譽,影響力之大,從評價可見:“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可以說,不獨清代,在整個中國文壇,納蘭性德亦擁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之地。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納蘭性德溘然而逝,年僅30歲。個人覺得,失去夫人后,其詞尤為悲切,心理狀況似乎不佳。這,是影響其身體健康的一個不利因素嗎?
納蘭性德交友,“皆一時俊異,于世所稱落落難合者”。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為江南布衣文人,如顧貞觀、嚴繩孫、朱彝尊、陳維崧、姜宸英等。詞品與人品合一,也是納蘭性德受人喜愛的原因。他對朋友極為真誠,敬重他們的品格與才華。
愛家人,愛友人,愛山水,愛世界……納蘭其詞其人,無處不深情。
天妒英才,才30歲的納蘭性德就去世了,如光芒劃過天際的流星,為中國文壇的天空增添一片絢爛。
后人無從得知其形貌,若據(jù)其作品度測,大略是翩翩公子,溫文爾雅。
納蘭性德的詞作,友誼愛情、邊塞江南、詠物詠史都有涉及,雖然不見得有多么寬闊的眼界,但多見真性情,佳品不少。在《蕙風詞話》中,清代詞人況周頤稱他為“國初第一詞手”,身后,他更是被譽為“滿清第一詞人”“第一學人”。
從詞風來看,納蘭性德受李煜、晏幾道和《花間集》影響較大。不過,他曾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貴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致。”可見,他本人更欣賞李煜之作。
納蘭詞中,水與荷深得其寵。水多代表柔性,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看來,水是有生命的物質,是有德的“君子”。水既滋潤萬物,川流不息,又以柔克剛,力透河山。納蘭性德尤為看重水,水被其從物質性理的角度賦予哲學的內涵。上善若水,納蘭又何嘗不是一個善良的人。而荷,出污泥而不染,文人雅士們崇尚的境界就在于此。納蘭心性甚高,也似荷般超凡脫俗。納蘭號楞伽山人,當有禪緣。荷的高潔,跟佛亦有關聯(lián)。凡此種種,都造就了納蘭的品性與精神,水與荷共生,成為其內心圖騰,與其精神同在。
納蘭的作品中,美無處不在。“山一程,水一程”,“風一更,雪一更”,既可見躍然紙上的唯美畫面,又可見直面生活的堅強力量;“夜深千丈燈”,“故園無此聲”,既描述壯美意境,又反映委婉心地……從美學的角度來看,納蘭深得當時及后世的推崇與喜愛,是不無道理的。
(彭新華)
已經記不清是哪一天遇見“納蘭容若”這個溫潤的名字了,正奇怪他和“納蘭性德”的關系,心中卻隱隱有了一種悲劇意識:魯迅說過,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沒錯,當他因“成德”避諱改名“性德”時,似乎就已埋下了悲劇的種子。終其一生,他都得為他所生活的時代興觀群怨,不能自已。
當初《紅樓夢》賺取了多少觀眾的淚水,幾曲《紅樓》插曲,纏綿悱惻,令人動了無限愁思。納蘭,可是那多愁善感的寶玉的化身?
出身高貴,才情橫溢,感情真摯,在繆斯的國度里,他就是一代君王。
長亭更短亭,情深意綿綿。多少佳詞美句,令多少人神搖意動。作為少年郎,隔著時空,從字里行間感受他當時的種種心情,無由地心生傷感:心中有夢,卻不能實現(xiàn),是何等的悲傷!他仿佛告訴我們:不要說你生于富貴,不要說你飽含才華,當你心中的夢想追逐不到時,你會發(fā)現(xiàn),人生是多么的沒有意義!
終其一生,納蘭都在功名與文藝之中搖擺,在遵父命與求己心之中搖擺,在對美好的無限向往和現(xiàn)實如琉璃被打碎的傷感中搖擺……如此種種,導致積郁成疾。最終,年僅30歲,他便去往另一個世界,只留下諸多美妙的詩句和動人的故事于世間,供后人不斷吟詠、思索、感慨!
(曹立志)
納蘭性德的詞,清麗婉約,哀感頑艷。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這首簡樸至極、渾然天成而毫無雕琢之處的《長相思》。
初讀《長相思》,覺得頗似唐朝的“邊塞詩”,境界開闊,雄渾壯麗。赴榆關途中的山水,正如那孤城外的萬仞山、落日下的長河;而那夜中點亮的千帳燈火,是否也映照著“大雪滿弓刀”及“美人帳下猶歌舞”?
但納蘭性德終究不是唐朝那些萬里覓封侯的意氣書生。他出身高貴,年少成名,很早就身居高位,常伴康熙皇帝左右。他仕途的起點,是很多文人騷客窮其一生也不能達到的終點。然而,納蘭性德內心深處,早已厭倦官場和皇帝侍從的生活,他向往的是詩酒相伴,兒女情長。
納蘭性德18歲與大家閨秀盧氏成婚,琴瑟和諧,不幸的是,三年后愛妻難產離世。有考證認為,納蘭性德是曹雪芹所著《紅樓夢》中賈寶玉的原型。也許納蘭府中,也有這么一座“大觀園”,怡紅快綠,春色滿園,他沉醉其中,過著“富貴閑人”般的生活。但對家族的責任和帝王對其才華的欣賞,卻使他不得不違背初心,成為一名宦游人。他隨皇帝南巡北狩,游歷四方。直至而立之年英年早逝,他再也沒能回歸故園。
也許在《長相思》誕生的風雪之夜,那個在帳篷中輾轉反側不能成眠的青年貴族無心再推敲華麗的辭藻,他想到的,只是故園春色和那個舉案齊眉的知己紅顏。
(學 理)
塵衣:
“人生若只如初見”“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里憶平生”“驀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然諾重,君須記”……性情之人才寫得出這般打動人心的句子。它們,放到今時,仍然流行。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今古河山無定據(jù)。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shù)。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朔風吹散三更雪,倩魂猶戀桃花月。夢好莫催醒,由他好處行。
無端聽畫角,枕畔紅冰薄。塞馬一聲嘶,殘星拂大旗。
山色江聲共寂寥,十三陵樹晚蕭蕭。
中原事業(yè)如江左,芳草何須怨六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里憶平生。
正是轆轤金井,滿砌落花紅冷。
驀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
誰省,誰省。從此簟紋燈影。
風絲裊,水浸碧天清曉。一鏡濕云青未了,雨晴春草草。
夢里輕螺誰掃,簾外落花紅小。獨睡起來情悄悄,寄愁何處好。
相風微動九門開,南陌離宮萬柳栽。
草色橫粘下馬泊,水光平占晾鷹臺。
錦韉欲射波間去,玉輦疑從島上回。
自是軟紅驚十丈,天教到此洗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