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經文
儒學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凝聚之學、兼容之學、經世之學、致用之學。在儒學與孔子熱的背景下,過度演繹孔子故事與傳奇已讓孔子面貌有些失真。中學歷史教育有責任和義務基于家國情懷向學生傳播一個真實的孔子,讓孔子回歸成一位可敬可愛、可親可近、可圈可點、溫柔敦厚的思想家、政治理論家、教育家,讓學生感悟“至圣”也是在困厄與磨礪中產生與成熟的。把孔子定位于“人”而不是“圣”“神”來講好孔子的故事,這是中學歷史課堂對他最崇高的致敬,也是最有養(yǎng)育效果的家國情懷。
一、支點位移:讓學生在驅離神壇中親近歷史
孔子不是神,也不是不可觸摸的高高在上的“圣”,他之所以在后世能成“圣”,是因為他比普通人多努力了一點,多了一些專注與勤奮。如果我們的歷史課堂能在立足于“人”的基礎上,講好孔子是“三種人”的故事的話,一個有血有肉、豐富豐滿的孔子就相對全面、客觀、公正了許多。這“三種人”是:1. “自然人”孔子。講述他的出身、長相、身高、屬相、星座、愛好、興趣、特長等基本情況。2. “社會人”孔子。講述孔子是如何社會化的,他的文化知識是誰教的,他的老師是誰,他的求學過程,他是一個怎樣的“社會人”,他在當時的社會上干了哪些工作,他的事業(yè)是什么,獲得哪些成就,是不是成功人士,遭遇到哪些困難和不幸,他為什么是個思想家,又為什么是政治理論家而不是政治家,為什么是偉大的教育家,相對家庭而言他是個好丈夫嗎,是個成功的父親嗎,是個成功的爺爺嗎,等等。3. “歷史人”孔子。講他是如何由先師變成至圣的,是如何由人變神的,他死后遭受了哪兩次劫難,又是如何由神變鬼的,如何改變中國影響世界的,等等。
如果歷史教學能夠首先從孔子是自然人這一視角來研究和講述他的故事,讓學生理解他同樣是在自然條件下誕生的人,是眾多自然人中的一個,他的出身、身高與長相與其他自然人雖然有些差距與不同,但本質上沒有區(qū)別,是一個活生生的、實實在在的“自然人”,甚至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他就能走下被頂禮膜拜的神壇,變成一個溫暖可敬的人,讓學生有興趣親近他和研究他,并讓孔子這一偉大歷史人物不斷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上佳的養(yǎng)育素養(yǎng)的“營養(yǎng)液”。
二、探尋孔子:讓學生在神入情境中感悟歷史
關注孔子的出身、身高和長相,是因為他與我們是一樣的自然人與普通人,是千千萬萬自然人中的一個。正是基于他平凡人的身份與取得的不平凡成績,他才成為一個影響歷史發(fā)展的人。從探尋孔子“自然人”的興趣點入手,讓學生親近歷史,神入歷史,重返歷史現場,并進而感悟歷史。
1. 關于孔子的家庭出身
孔子的出身,其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美好,表面上是含著金鑰匙,但實際上是困厄重重。
孔子祖上是宋國貴族。周初三監(jiān)之亂后,為了安撫商朝的貴族及后裔,命封商紂王的庶兄微子啟于商丘建立宋國,奉殷商祀。微子啟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六世祖得孔氏,稱孔父嘉??赘讣问撬螄蠓?,曾為大司馬,封地位于宋國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后來在宮廷內亂中被太宰華督所殺。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的孫子叔梁紇即是孔子的父親,叔梁紇為避宋國戰(zhàn)亂逃到魯國的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定居,其官職為陬邑大夫。由此看來,孔子出生在一個沒落的貴族即“官二代”家庭中。
孔子的母親顏徵在嫁給叔梁紇時,不滿二十歲,而叔梁紇已經六十六歲,年齡相差懸殊,老夫少妻。關于孔子出生年月有兩種記載,相差一年,一般依《 史記· 孔子世家》說,于陬邑昌平鄉(xiāng)誕生,由于正妻施氏一直不同意立嫡長,孔子不但是野合而生,而且還是非嫡庶子。
魯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三歲的時候,叔梁紇病逝,葬于防。叔梁紇死后,生母顏徵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紇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帶孔子庶兄孟皮與孔子至曲阜闕里,過著清貧的生活。
2. 關于孔子的相貌
在當今這個重顏值的時代,學生可能還未來得及了解孔子的成就與貢獻,便想知道“孔子長得帥不帥”,想知道平凡的自己有沒有可能向孔子靠近一點點。實際上,沒有任何一本和孔子同時代的文獻記載孔子的相貌,更沒有孔子的畫像、塑像流傳下來,我們現在看見的孔子像,都是唐朝以后的人畫的,唐代著名畫家吳道子畫的《孔子行教圖》,流行較廣,影響較大。下列幾個輔助性的證據,可以證明孔子可能長得并不帥。
《史記》的記載。比孔子晚出生400年的大史學家司馬遷,經過大量的文獻考證,在《史記·孔子世家》中對孔子的外貌有些描述:一是說他“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所謂的圩頂,根據司馬貞《索引》的解釋,就是“頂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旁高也”。即孔子的頭頂骨是中間低而四邊高,這種頭型的人,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還沒有看到過?!犊讌沧印芬舱f孔子的面孔是長眼高顴骨的“河目隆顙”,有點類似于現代醫(yī)學所說的“奔顱頭”。二是通過故事從側面描述了孔子外貌??鬃舆m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弊迂曇詫嵏婵鬃???鬃有廊恍υ唬骸靶螤睿┮?。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民間傳說孔子出生后,曾因相貌丑遭到母親嫌棄。由孔子弟子撰寫的《論語·述而》,更側重描述孔子的氣質,用10個字概括: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按今人的思維,外形不帥而贊美其氣質是弟子們情商高的表現,可能恰恰也證明了孔子真的不帥。
綜合上述幾個輔助性的證據表明:孔子的外貌有六個方面的特征:一是頭部凹頂,突額。二是眼睛大。三是耳輪大而后翻。四是暴牙。五是長嘴,面黑,貌惡。六是身材個高背駝,上長下短,粗壯有力,如同莽漢武夫??鬃诱撸笕艘?,雖不能確切這一說法,至少可以說
不帥。
2006年9月23日,在孔子誕辰2557年紀念日前夕,中國孔子基金會在孔子故里山東曲阜向全球正式發(fā)布了孔子標準像定稿??鬃拥臉藴氏?,是在原吳道子版孔子像即《孔子行教圖》的基礎上進行修改的。形象、服飾、姿勢均以此為依據,年齡60歲至70歲之間,面部表情“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慈祥,寬鼻、闊嘴、濃眉、長髯,國字形臉,眼神溫和,是一個具有山東人相貌特征的忠厚長者。標準版的孔子像重在表現他的形象、精神和氣質,注重體現孔子“仁”和“禮”的思想內涵,表現他的博大儒雅。endprint
當然,這幅孔子的標準像并不一定就是孔子本人的長相,是幾百代后人多方想象、對孔子進行大量整容的結果。
3. 關于孔子的身高
孔子到底有多高?主要資料源自《史記》?!妒酚洝分猿蔀樾攀?,是因為后人相信司馬遷的史識與史德?!妒酚洝飞险f,孔子成年后“長九尺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九尺六寸”如果有三種推算方法的話,則是這樣的:
一是現代標準計算,“九尺六寸”即320厘米,這種方法顯然是錯誤的。
二是按孔子時代的標準計算,根據吳承洛先生《中國古代度量衡史》的推定,周尺一尺合今19.91公分,那么孔子的身高就當有今天的1.91米還要多一點。春秋時代不同國家長度標準不一樣,這就增加了孔子身高的不確定性。
三是按西漢時代的標準計算,按西漢尺23.1厘米計算,是221.76厘米,與姚明個子差不多。
根據《史記》的記載,我們能得出一個基本的結論:孔子是一個比當時男人高的男子,個子高得讓人驚訝。具體是多高?現在已無法得出科學準確的結論了。顧頡剛先生在《春秋時代的孔子和漢代的孔子》一文中指出:“到了漢朝,真是鬧得不成樣子了。我們只要把緯書翻出一看,真是笑歪了嘴。他們說,孔子母徵在游於大澤之陂,睡,夢黑帝使請己。往,夢交,語曰:‘汝乳必於空桑之中。覺則若感,生丘於空桑。他們說他的頭像屋宇之反,中低而四方高。身長九尺六寸,人皆稱他為長人……”這些基本上是漢初方士化的儒生們臆想附會的“杰作”。
三、真史育人:讓學生在拒絕虛假中踐行歷史
孔子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最重要的標志性符號之一,孔子在《論語》中闡述的那些在他那個動蕩殺伐的時代難以接受的思想觀念,卻在死后乃至今天成為建構中華民族核心價值觀最重要的資源?;跁r代精神和現實的迫切需要,我們要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即歷史的眼光去傳播、傳遞和傳承真實的孔子。從真史育人的宗旨出發(fā),讓學生在拒絕虛假中踐行歷史,是中學歷史課堂保留、傳承、弘揚與發(fā)展以儒學為主要內容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基因的必由之路。
1. 真史養(yǎng)心
關注歷史人物的外貌,是青少年學習過程中自然而生的興趣,教師引導學生研究與探尋孔子的出身、身高和長相,探尋一個平凡的孔子,實際上是關心學生的內心需求,讓學生在過程中感悟歷史人物的貢獻大小與個人的自身條件并沒有關系,出身咋樣、身高多少、長相帥否等外在因素并不會影響他的巨大貢獻與歷史地位,從而讓學生親近歷史名人,以歷史名人為人生楷模。
脫離學生實際來宣傳歷史名人、偉人,以期學生認同祖國的歷史文化并傳承傳統(tǒng)文化,是當下歷史教學的誤區(qū)。圣化孔子是古代帝王教化天下的需要,樹孔子精神是當下中華文化傳承的需要,而回歸一個真實、平凡的孔子,則是讓孔子走進學生內心世界的需要??鬃拥降子卸喔呋驇洸粠?,這只是個歷史細節(jié),我們不能因為他是偉人而拔高他的身高或長相,也不能因為他殺少正卯而降低他的身高或長相。我們應該尊重歷史,糾正對歷史人物不全面不準確的判斷和認識,還原歷史真實。既不能夸大、縮小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缺點,也不能夸大或縮小其優(yōu)點,必須在彰顯多元的基礎上深化我們對歷史的認識。只有當每一件歷史大事或每一個歷史細節(jié)都是真實無誤時,孔子是偉人的這個結論才能真實可靠。
求真是我們在課堂上講好孔子故事的“生命底線”。家國情懷之核心素養(yǎng)養(yǎng)育只有建立在真實歷史的基礎上才是神圣而崇高的,虛假的史實一定培養(yǎng)不出誠實的人。
2. 真史啟智
為什么史書的記載或民間傳說給人的印象是“名人都不帥,偉人都難看”?在中國古代,官方、民間甚至是史書都喜歡對皇帝、偉人、名人的相貌進行夸張描述,說其有“異相”,從源頭上解釋“為什么就是他”,這種天人感應式的唯心主義世界觀貫穿了中國古代寫史過程。基本的環(huán)節(jié)大約都是:母親異孕、生下異相、少時異行、最后成為異人或帝王將相。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史籍記錄及傳說探究孔子的外貌,實是讓學生理解這一歷史文化現象,理解對孔子外貌描述的變化亦是孔子文化化、歷史化過程中的有機組成部分。
孔子的身高、長相沒有確切的歷史記載,所有的歷史記錄都只是接近歷史真實,無論是吳道子的孔子畫像還是中國孔子基金會發(fā)布的孔子標準像,都是對孔子這個“自然人”的一種歷史解釋。學生在探尋關于孔子外貌的記錄過程中,理解了歷史是一門關于解釋的學科,理解了歷史解釋的主觀性、時代性,進一步認識了歷史學科的性質,培養(yǎng)了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
總之,對孔子的任何歷史解釋,包括孔子出身、身高、長相等,并不影響對孔子的歷史評價。我們既不能因為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政治理論家、教育家和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把孔子變成一份勝利者的宣言書、功成名就的化身,神化、圣化、美化、正統(tǒng)化、維新化、妖媚化孔子,把他捧得縮地戡天(這樣的神化與圣化,無法讓青年一代真正接受、認同孔子),也不能因為孔子與他所處的那個時代格格不入、是一個孤獨的遠行者、不成功的家長、“喪家之犬”,而把他變成一個失敗者的墓志銘,丑化、矮化、僵化、妖魔化孔子,把他罵得天誅地滅??鬃泳褪强鬃?,他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既有偉人所具有的優(yōu)點和特色、特長和特點,也有普通人不可避免的缺點和錯誤。我們應該立足于當代社會需要,置身孔子當時所處的歷史情境,思考歷史事件與歷史現象的重要性。通過對孔子“自然人”的屬性進行實事求是地闡釋與評判,形成我們自己對孔子的正確評判,把對孔子的本質性認識演繹成歷史教學的靈魂與學生成長所需要的人文素養(yǎng)。
責任編輯:肖佳曉
xiaojx@zgjszz.cn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