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生
記不得,這是第幾次走進上湘村了,但每一次去的前夕,心中都會帶著一份別樣的牽掛,又仿佛冥冥中的舊夢,帶著五味雜陳。
上湘是一個百年古村。村莊整體建在一片河灣之洲,在方圓不足百畝的土地上,簇擁著百十棟獨具特色、純木結(jié)構(gòu)的干欄式吊腳樓,居住著五六百侗族原著民。遠遠看去,村莊三面臨水,背靠黛色青山。村莊內(nèi)外十幾株千年古樹,撒下一片片濃蔭,透著寧靜、幽遠的氣息。臨空跨越溪流的風雨橋、雕梁畫棟的鼓樓,與錯落有致的吊腳樓群渾然一體,顯得鐘靈毓秀,古樸而厚重。一灣清澈見底的小溪,蜿蜒穿行于一個四面環(huán)山的小盆地里,在陽光下波光粼粼。岸芷汀蘭的碧野,金燦燦的油菜花,在三月晴朗的天空下,彌漫著芳香與熱烈。村莊與山巒的空間布局,迂回而曲折,寧靜而安詳。清脆的雞啼鳥鳴,輕幔低垂的炊煙,融合著遠山的晴嵐。懸掛在藍天底下飄渺的霧,猶如白云跌落在明鏡般的湖面。呢喃的飛燕,在天地間翻飛,勾勒惹眼的線條。清風中婀娜的翠柳,發(fā)出柳梢與春光碰撞的弦外之音。
這般的人間仙境,卻在二○一二年三月九日,橫招無情災(zāi)禍。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給這方山水帶來無限的痛楚和悲情。一夜之間,四十七棟房屋被燒毀,受災(zāi)人數(shù)達三百余人。昔日寧靜和諧,雞犬不驚的古老村莊,完全被焦土瓦礫所取代,剩下的只有殘垣斷壁,一片狼藉。整個村莊籠罩在悲戚慟泣的絕望之中,空氣中彌漫著無限悲情。
我曾受命于危難,見證和參與災(zāi)后安置和災(zāi)后重建工作。當時,我們工作隊一行人來到受災(zāi)現(xiàn)場,目睹災(zāi)情慘狀和無奈的災(zāi)民,沉重的心久久難以平靜。我們一行人一路悲淚揮灑,一路哀情。沒有平常的噓寒問暖,沒有平常的家長里短。在且行且安慰的同時,感覺此時此刻的慘狀,完全抹去了昔日美好而舒心的記憶。
火災(zāi)現(xiàn)場,幾百群眾在默默地躬身忙碌著。冒著縷縷青煙的瓦礫中,偶爾能夠翻找出能用的物件。尚未燒盡的谷物和燒焦的家畜尸體,散發(fā)出陣陣刺鼻的氣味。一張張表情凝重的臉,一雙雙含淚凄凄的目光,訴說著萬般的無奈和揪心的悲愴。一雙雙漆黑的手不停地哆嗦,一張張漆黑的臉毫無表情??吹轿覀兊絹淼乃查g,部分群眾聚集攏來,一個個淚眼汪汪地注視著我們,默默無語。突然間,一個老人號啕大哭,黑色的汗水與渾濁眼淚交織著布滿了他的臉龐。我喉嚨里像塞進了一團棉絮,哽咽著說不出話來。什么都不說,什么都不用說,一切了然于心。
大災(zāi)面前,中華民族那種親幫親、鄰幫鄰,互幫、互愛、互助的精神,在此刻顯得是那樣的淋漓盡致和彌足珍貴。在這種精神的支撐下,災(zāi)民的基本安置工作進行異常順利。救災(zāi)工作隊只利用短短幾天時間,全部妥善地安排好了災(zāi)民的吃住,穩(wěn)定了災(zāi)民的情緒。工作隊即刻啟動了災(zāi)后重建規(guī)劃,進入實質(zhì)性的重建新村工作。
災(zāi)后重建是一項艱難復(fù)雜的工作,涉及到規(guī)劃設(shè)計、土地歸集、公共設(shè)施布局、征地拆遷、安置補償、房屋分配預(yù)案、資金籌集等等問題。要實現(xiàn)“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建設(shè),統(tǒng)一分配”的原則,一系列工作均涉及到受災(zāi)戶和未受災(zāi)戶的切身利益。雖然工作隊的成員在處理這些方面工作都是行家里手,但處于這種繁雜而特殊情況下,大家心里都沒有底。無奈之下,工作隊只好將災(zāi)后重建方案和一系列問題,一并提交全體村民大會研究。
全體村民會上,災(zāi)后重建方案和將會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的辦法、措施被一并擺在了桌案上。幾百人參加的會議,長時間鴉雀無聲,整個會場彌漫著一股嗆人的旱煙味。良久,一個老人干咳了幾聲,站起來緩緩地嘆了一口氣,接著說:“大家都有難處,在這個時候,我們還有什么講的,大家還會有更好的辦法嗎?我首先表態(tài),無論規(guī)劃牽涉到我的房屋還是田土,我按照政府的要求辦,不講半句多話?!崩先嗽捯魟偮?,村黨支部書記和村主任要大家都發(fā)表意見,我也連忙站起來說:“按照村民自治原則,這種大事需要大家表決通過,大家有什么意見盡管提出來?!钡珪鲆黄季贸聊N矣行钠饋?,要是大家意見不能統(tǒng)一,接下來的事情就很難辦了。于是我接著又說:“如果大家沒有什么意見的話,我們就按照程序進行投票表決?!蔽矣浀梅浅G宄l(fā)出表決票二百八十九張,收回二百八十九張。最后投票結(jié)果,沒有一個反對和棄權(quán),幾百人的會議一致通過重建方案。這是我們所沒有想到的,幾個工作人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由得會心地笑了。
在災(zāi)后重建過程中,所有村民不計報酬,夜以繼日,廢寢忘食。村里在外務(wù)工的村民得知村里受災(zāi)后,放棄優(yōu)厚的報酬,紛紛請假回來,義務(wù)參與災(zāi)后重建工作。
不到半年時間,一個新的、規(guī)劃有序的村莊就已基本成型。災(zāi)后重建的新村依然秉承了傳統(tǒng)的建筑風格,依然顯得寧靜、古樸。不同的是,重建后的房屋比災(zāi)前更加方便適用,村莊內(nèi)的布局更加顯得井然有序。青磚木構(gòu)瓦房之間,平整的石板路網(wǎng)科學合理,寬敞而顯得大氣雅致,配套齊全的水池、小廣場、綠化小品等附屬設(shè)施一應(yīng)俱全。整體風貌更具山村特點,民族特色,現(xiàn)代氣息。
時光如過隙白駒,歷歷在目的記憶,彈指間即成往昔。
透過車窗,遠遠看到那片熟悉的、歷盡滄桑的古樹林,正悠然自得地在春風中搖曳著粗壯的枝丫,是在娓娓訴說著歲月的幕幕往事,還是在感懷世事變遷的不老時光?
不知不覺中,我們已來到村口。在村口那片古樹茵下,一群耄耋老人在清掃枯枝敗葉。我緊趕慢趕湊過去,一眼就認出了吳大爺、黃大爺他們那幾張蒼老而慈祥的面孔。
我便招呼道:“吳大爺、黃大爺,您們在忙呀?快過來抽支煙?!?/p>
隔著幾丈之遙的距離,四五位老人蹣跚著走了過來。這一瞬間,我心里涌起一種莫名的沖動,恍惚就像平時回家見到家里的老人一樣,有一種無比親切而溫馨的感覺。我給老人一一敬上煙,問他們身體可好?家里可好?他們異口同聲地都說:“好!好!”我一邊與老人拉著家常,一邊問村里其他人的情況。老人們爭相回答著:“李家娶了媳婦”“王家有所變故”“錢大爺?shù)群脦孜焕先硕茧x世了”等等。話茬子一打開,就有道不完的家長里短。
在吳大爺?shù)葞讉€老人的帶領(lǐng)下,我們邁著緩緩的腳步進村。整潔干凈的石板路上,不時有孩童嬉戲奔跑而過,撒落一路歡悅的童真。鼓樓里坐著一群穿著休閑而時髦的城里人,正和老鄉(xiāng)們悠閑地聊著天。認識的和不認識的人都頻頻向我們招呼問好。村寨中央池塘邊,菁柳悄悄發(fā)出的嫩枝芽,在微風中吹拂中,在水面上點起一道道細細的漣漪。池塘里的魚兒在柳絲的倒影間徜徉,演繹著“青柳垂碧波,魚銜嫩梢頭”的雅趣。小廣場的青石板上,一群小雞嘰嘰喳喳地跟在母雞身后覓食,兩只喜鵲也亦步亦趨地參與其中,一切都顯得那么和諧,那么自然。
不知不覺時間就到了中午,來到一戶掛著“四星農(nóng)家賓館”牌子門前,老人們駐足停下,說:“進去喝杯茶吧!”我努力檢索著腦中的記憶,這家主人姓甚名誰?一時還不得答案。我正處在迷茫中時,黃大爺笑呵呵地迎出來,將我們引進客廳??蛷d的茶幾上擺了水果,茶杯已經(jīng)滿上了香茗。女主人正在廚房忙碌著,聽到有客人進來,便從廚房出來招呼。
“大嫂忙呀!”
女主一眼就認出了我,說:“好久不見,你越來越年輕了?!?/p>
我迎合著說:“老啦!老啦!你們才越活越滋潤,越活越年輕嘞!”
看到大嫂忙里忙外,廚房里已經(jīng)做好了幾道菜,我估摸著他們家一定有客人。如果我們不知趣,賴在這里會耽誤他們家做生意,讓他們?yōu)殡y。想到這里,我便急忙跟老人們說:“感謝幾位老人家為我們當導游,我們還有事就先告辭啦,下次再來看你們?!?/p>
這時,幾個老人站了起來,說:“怎么?你們想走?這可不行!”
我對黃大爺說:“您家不是有游客吃飯嗎?我們下次再來?!睅讉€老人聽后一愣,接著都咧著嘴笑了。這一笑,倒使我摸不著頭腦,一臉疑惑。
黃大爺接著說:“客人是有的,但被我介紹到另一家去了,你們才是今天我家真正的客人。你看菜都快上桌了,你們能讓這桌菜浪費掉嗎?”這時,我才明白,原來黃大爺提前回村,是回家為我們安排飯菜。
黃大爺接著說:“你們今天來,我們沒有告訴村干部,我們也不打算請他們來陪你們,就我們幾個老人家陪你們吃餐飯?!秉S大爺接著又自言自語地說:“我們都老啦,不中用了。我們年齡最大的八十四歲,最小的也有七十二歲了,除了平時為村里義務(wù)掃掃地,維持一下治安什么的,什么也幫不上。今天,就由我們幾個老人家陪你們吃餐便飯,你們不會介意吧?”
我有些受寵若驚,又無法推辭。
大嫂一個人自顧忙碌著,一桌熱氣騰騰的飯菜很快端上了桌。開席時,黃大爺舉杯祝詞:“當年,你們?yōu)槲覀冏隽四敲炊嗍?,沒喝過我們一滴水。吃過我們一餐飯,那是因為當時我們沒條件。今天,就讓我代表我們年長的幾位老哥哥,為你們補上一杯歉意酒吧?!?/p>
我們一行人連忙站起來,說:“不敢當!不敢當!老人家敬酒會折我們陽壽的哦!”
老人們笑呵呵地說:“不會折壽,只會為你們添福添壽吶……”話說到這份上,如果我們再推辭就卻之不恭了。
在濃濃且溫馨的氛圍中,我們都記不得到底喝了多少酒。反正只覺得醇醇的米酒,親人般的熱情,讓我們即便是醉酒也欲罷不能。
是三月的上湘古村,讓我靜聽歲月流逝的聲音。在這早春的融融詩意里,在遍野的似錦繁花中,我收獲生命中的得與失,感懷人世間的滄桑與情誼。
責任編輯:易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