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良
汕頭市澄海區(qū)隆都鎮(zhèn)農業(yè)技術服務中心,廣東汕頭 515825
毫無疑問,果樹栽培技術對果實種植品質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在栽培果樹時選擇科學、合理的栽培技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果實的品質和數量。那么具體應該采取哪些栽培技術呢?具體而言,可以從樹體生長的環(huán)境、栽培時間、肥料施用、果樹負載量以及花朵的授粉等方面來對栽培技術進行改善,最終達到提高果實品質和數量的效果。
會對果實的品質產生影響的栽培技術主要包括:樹體生長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對果樹負載量進行合理調整以及做好輔助授粉工作這三個方面。當然,果樹的栽培技術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并且地區(qū)差異性很大,因此這三種栽培技術只是較為主要且通用,除此之外,在具體的果樹栽培中還有很多其他的栽培技術。
樹體所處的生長環(huán)境對樹體的具體生長是有著很大的影響的,一般情況下,為樹體生長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和群體結構對于果樹栽培而言,是極為重要的一項內容。樹體的生長環(huán)境包括土壤環(huán)境、水體環(huán)境、溫度環(huán)境、氣候環(huán)境等。群體結構指的就是包括果樹生長的枝葉的具體情況、枝葉的密度、枝葉的透光度等多種影響果樹生長因素在內的一種果樹生長結構。因為果樹的枝葉的具體情況會影響到果樹的光合作用的吸收情況,這樣就會影響果樹的生長質量。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將果樹的枝葉的具體情況調整到最佳的狀態(tài),可以促進果樹的光合作用,使果樹在最好的狀態(tài)下生長,最終提高果實的品質。此外,將果實生長的土壤條件、水體條件和溫度條件調整到最佳的狀態(tài),也對果實的品質有很大影響。
一般情況下,人們往往有一種錯誤認識,認為果樹上的果實長的越多越好,但其實并非如此,科學的果樹栽培技術要求我們在管理果樹的果實時,將果樹的負載量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圍之內。這是因為,一棵果樹實際能夠吸收的養(yǎng)分和所做的光合作用都是有限的,若是一棵樹上的果實過多,那么每一顆果實分到的養(yǎng)分就會相應減少,這樣就會出現(xiàn)一顆樹上的果實的營養(yǎng)養(yǎng)分普遍不達標的情況,而且還容易出現(xiàn)“頂端效應”。這里所謂的“頂端效應”指的就是一顆果實過多的果樹上,只有樹頂的果實長得好,其他的果實質量都不達標,這對果農的整體產量是有很大影響的。因此,果農在進行果樹栽培時,需要對果樹的負載量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合理調整。
花朵授粉對于果樹結果而言是極為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如果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差錯,嚴重時可能導致“顆粒”不收,因此,為了確保這個環(huán)節(jié)的穩(wěn)定性,技術人員也研發(fā)出了一些相應的栽培技術,如人工輔助授粉工作等。一般來說,人工輔助授粉相比較花朵自然授粉而言,不僅有確保坐果的功效,還對促進果樹增大、保證果實長勢大而端正等幾個方面有重要作用。如果通過人工,保證了花朵的充分授粉,就能夠提高授粉的質量,促進子房發(fā)育,增加幼果當中養(yǎng)分的含量,從而促進和保障果實發(fā)育,單果質量提高;此外,人工輔助授粉還能提高果實當中種子所占的比例,并且使種子均勻的分布在各果實的心室內[1]。但是,在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時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要盡可能地選擇優(yōu)質品種的父本來進行授粉。這是因為,在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時,所選擇的父本的質量會對最終所長出的果實的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會影響果實的大小、色澤、風味、營養(yǎng)成分等。因此,要選擇優(yōu)質品種的父本來進行授粉。
由于果樹栽培技術推廣普及度以及果農本身文化水平的原因,導致當前果農在果樹栽培上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由于果農在果樹栽培過程中大多還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栽培方法,并沒有將新型的栽培技術運用到栽培過程中去,在果樹管理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導致自然生長出來的果實大部分的品質都不是很好,只有少量地理環(huán)境及其優(yōu)越的地方能栽培出品質較好的果實,大部分地區(qū)的果農若僅采取傳統(tǒng)方法栽培果樹,最后的果實品質都較差。
當前,大多數農村的果農對栽培技術的認識還是較為片面的,對其重要性的認識也不夠。再加上果農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使得他們想要完全了解掌握果樹的栽培技術較為困難。此外,由于科技下鄉(xiāng)、科技育農等措施還沒有得到全面普及,使得有些較為偏遠的地區(qū)的新型的果樹栽培技術的普及度不是很高,果農沒有途徑和方法去了了解學習科學的栽培技術。
另外,果農在果樹栽培期間還存在的一個問題是選擇的果樹的栽種結構較為單一。一般情況下,果農會選擇某一種果樹來進行種植,而且種植的往往都是在果農看來在市面上比較受歡迎的水果,最后就發(fā)展為一個地區(qū)幾乎所有的果農都栽種的是一種果樹,這就造成了地區(qū)性的果樹栽種結構單一,這是不合理、不科學的,會對果實的產量和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最終會引發(fā)果樹的減產現(xiàn)象,影響果農的經濟收入。這種栽種結構單一的現(xiàn)象亟需根據地區(qū)具體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
上文中,對會對果實品質產生影響的三種主要的栽培技術進行了介紹,下面將在上述總的栽培技術的指導下,根據果樹和果實生長的不同階段,提出四種具體的提高果實品質的栽培措施,即在果樹生長期間做好果樹的日常管理工作、果實長出來之后的套袋工作、采摘果實前一個月左右的摘葉與轉果工作以及采摘果實時的延時采收與分期采收工作。
一般來說,在果樹栽種過程中做好果樹的日常管理是很重要的。在筆者看來,土壤管理、水分管理、農藥管理以及肥料管理等幾大方面的內容都是屬于果樹日常管理的范圍的。首先,就土壤管理而言,土壤是影響果樹生長極為重要的條件之一,我們要做好土壤管理可以從土壤的疏松程度、掩埋厚度等方面著手。其次,就水分管理而言,我們要使維持果樹生長的水分始終保持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既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這就需要果農對果樹的生長情況進行實時監(jiān)測和觀察,根據具體情況對果樹進行灌溉。再次,就農藥管理而言,在果樹生長期間,為了防止病蟲害對果實質量的影響,噴施合理的農藥是必要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農藥的使用一定要合理適量,過量的噴施農藥會對果實的品質產生影響,如導致果皮粗燥、果實形狀不均勻等。最后,就肥料管理而言,應該弄清楚肥料的施用順序以及具體的量,一般來說,是先施底肥,然后根據果實的生長情況考慮是否施用種肥,最后還要根據具體情況考慮追肥的施用。
果實套袋是保證果實品質的一項重要的栽培技術,不僅能有效提高果實質量,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果實表皮上的農藥殘留物。現(xiàn)今,較為普遍的使用套袋技術的是蘋果、梨等水果的種植。其中套袋種類當中有一種紙袋,紙袋根據果實的色澤、形狀、地區(qū)氣候以及防治病蟲害的種類等各個方面的要求可以分為多種類型;并且,果袋分為一層、兩層、三層,每一層紙上面的涂料以及其自身顏色都不相同,應該按照專家要求購買標準紙袋[2]。如果紙袋選擇不合理,不僅不能達到預期的套袋效果,可能還會大面積引發(fā)病蟲害。一般套袋開始的時間是果實的幼果時期;套袋摘除時期則要根據果實品種是否是著色品種來進行具體判斷,如果是著色品種,則在果實采摘前一個月左右摘除,如果是非著色品種,那么等到果實采摘之時摘除也是可以的。
摘葉與轉果也是果樹栽培中的一種重要技術。一般摘葉是在果實采摘前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應該將果實周圍的葉子進行摘除并去除果實表皮所覆蓋的一些雜質,以此保證果實的光照面積和著色度。轉果也是一種為了提高果實著色度的方法,如果果農覺得果實的著色度不夠好,可以進行轉果。
根據果實的具體生長情況,適當的對果實進行延時采收和分期采收是很有必要的,這種方法也能提高果實的品質。
總而言之,果樹栽培技術對果實品質和數量的影響是極為顯著的?,F(xiàn)代社會也開始提倡現(xiàn)代農業(yè),對傳統(tǒng)農業(yè)的種植方式進行了變革,改革了種植方式和種植技術。果樹種植也是如此,在農業(yè)專家的辛勤研究、培育下,現(xiàn)在的果樹種植技術越來越成熟、科學、合理,這對提高果樹種植的果實的質量和產量是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的。
[1] 林風昌.果樹栽培技術對提高果實品質的影響[J].農民致富之友,2017(2):104.
[2] 胡生萍.試論果樹栽培技術對提高果實品質的影響[J].農家科技旬刊,2015(6).